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3篇
  免费   2303篇
  国内免费   4895篇
化学   8871篇
晶体学   655篇
力学   706篇
综合类   188篇
数学   384篇
物理学   4247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452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872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816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731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736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有机/无机异质结薄膜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LED)自从Burrou吵es等于1990年首次报导PPV的电致发光[‘]以来,由于聚合物半导体具有热和化学性能的稳定,克眼了有机小分子材料容易晶化的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必将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投身到这一领域来.众所周知,要想实现LED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92.
The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thium-ion in LiCoO2 cathode material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capacity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CITT) at different voltages and at different charge/discharge cycles. By SEM, XRD and FTIR techniques,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was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further discussed. CIT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CoO2 is about 10-12 cm2·s-1. During the whole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within the voltage of 4.0~4.3 V,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相似文献   
93.
将ZnO助剂加到由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Ag/SiO2催化剂中,发现ZnO助剂能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XRD和TEM表征首次得到:ZnO是结构型助剂,它能使银很好地分散在SiO2表面上,并可有效地抑制反应过程中银粒子的烧结.  相似文献   
94.
Pt对Mo基催化剂还原-硫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硫化、连续硫化、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及程序降温电导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贵金属Pt对MoO3催化剂还原-流化过程的影响及Pt对MOS2配位不饱和活性中心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t担载或在MoO3上可以促进MoO3的还原-硫化,使MoO3的还原-硫化温度大大降低Pt担载在MoSw上可促进MoS2的部分还原形成配位不饱和的钼中心  相似文献   
95.
电镀烧结法制备Ti/SnO2-Sb2O4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东  李宁  彭永臻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1):1173-1176
The Ti/SnO2-Sb2O4 electrode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electroplate-sinter method. The effect of SbCl3 adding amount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its electrode lifetime and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DX, SEM and XRD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de appeared the best performance when the SbCl3 adding amounts was 0.2g an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550℃. In optimized conditions Ti substrate was entirely covered by SnO2-Sb2O4 and the combinations among them were tight. Due to the use of electroplate method,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and the electrode lifetime were increased, so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prepared electrode were found to be superior.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开展了醋酸乙烯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分别运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和可见光引发两种方式进行了聚合反应,运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等多种手段对所得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通过比较AIBN引发与光引发所获得聚合物端基结构的异同,加深了学生对RAFT聚合方法原理的理解。同时,运用该方法实现了聚合物两端端基结构的高度功能化,深入体会聚合物合成设计概念。本综合实验教学不仅通过对比法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创新研究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大型仪器使用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衰减全反射法(ATR)的光学测定原理、衰减全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方法(ATR-UV)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一些典型的工业过程溶液,如高浓度和含有大量固体颗粒和微乳液聚合等体系检测的应用进行了综述.ATR-UV光谱技术适宜实时地反馈工业过程溶液的组分改变和浓度变化,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该过程的进展.这些优良的特性能帮助我们开发在线的传感器,因此可用于监测许多典型的工业过程溶液.其方法简单、迅速,一般无需对试样进行预处理或稀释.ATR-UV作为光谱学测定的重要波段,其技术开发将在化工过程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以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Nasicon型的Li_3Fe_2(PO_4)_3电极材料。XRD结果显示850℃烧结得到的Li_3Fe_2(PO_4)_3结晶性最好。为了优化Li_3Fe_2(PO_4)_3电极的性能,使用行星球磨将制备得到的Li_3Fe_2(PO_4)_3与乙炔炭黑混合均匀,得到了Li_3Fe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球磨后活性材料的颗粒尺寸明显减小,而且更加均匀。对于Fe~(3 )/Fe~(2 )的氧化还原电对,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伏安循环法揭示Li_3Fe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再放电过程中在2.8和2.7V具有两个电压平台。样品球磨后,与800℃和900℃烧结得到的Li_3Fe_2(PO_4)_3相比,850℃烧结得到的材料具有更好的可逆性和更高的容量保持性,而且它的比容量在初始循环以C/20的倍率放电可以达到92 mAhg~(-1)以及在结束时的循环以C/10的倍率放电还具有62 mAhg~(-1)。  相似文献   
99.
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和程序升温还原(TPR)以及过渡应答(TR)等动态手段研究Ni/Al_2O_3催化剂表面上CO氢化反应的活性位状况。结果表明, 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类型的活性位。其中A位来自表面上的聚晶体Ni, B位来自Ni与载体Al_2O_3强相互作用形成的Ni-Al化合物。实验结果还表明, CO在两个活性位都有吸附, 但在有H_2参与的条件下, 会影响二个活性位上的CO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0.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二甲基紫脲酸加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甲基紫脲酸加氢反应;nicob/白炭黑催化剂;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