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1095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97篇
数学   445篇
物理学   8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猕猴桃及其皮渣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雪  韩琳 《化学通报》1995,(6):45-47
猕猴桃及其皮渣香气成分的研究陈雪,韩琳(贵州省轻工科研所,贵阳550002)关于猕猴桃的香气成分,国外已有报道 ̄[1-3],但国内有关研究报道甚少。基于果源的不同,猕猴桃香气及特征有所差异。本文对贵州猕猴桃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同时对生产中...  相似文献   
82.
微乳液在中药黄酮类成分薄层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漩  宋粉云  钟兆健 《色谱》2006,24(3):324-324
微乳液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水等组分在适当配比下自发生成的无色透明、各相同性、低粘度的热力学稳定体系,与有机溶剂相似而有增溶作用。康纯等首次将微乳液应用到了薄层色谱技术中。本文以微乳液为流动相,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对几种典型的含黄酮类成分的中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离。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法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毒性小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83.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蜂胶中的12种活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熠  赵静  薛晓锋  周金慧 《色谱》2007,25(6):857-86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蜂胶中类黄酮、阿魏酸、咖啡酸苯乙酯等12种活性成分。蜂胶样品用甲醇稀释,超声波提取,样液过滤后以Acquity BEH C18柱(100 mm×2.1 mm,1.7 μm)为分离柱,0.4%磷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整个分离过程在9.5 min内完成。以加标蜂胶样品做添加回收测定,12种化合物的回收率为90.1%~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2.12%~4.90%。该方法为评价蜂胶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已应用于实际蜂胶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罗布麻活性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罗布麻活性成分槲皮素(QUE)、芸香苷(RUT)和儿茶素(CAT)的结合机理. 在QUE与蛋白质浓度比小于3.5时, 其荧光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灭, 在药物浓度较高时动态猝灭所占的比例增加; RUT在整个实验浓度范围内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 CAT与蛋白质之间不能形成复合物, 其荧光猝灭主要由动态猝灭产生. QUE和RUT分别与蛋白质形成1∶1的复合物, 结合常数分别为(1.51±0.13)×105和(0.81±0.08)×105 L•mol-1. 由于激发态质子转移,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引起QUE和RUT内源荧光发射峰强度的明显增加, 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 与蛋白质的结合也引起了QUE紫外吸收带的明显红移, 说明药物分子中的酚羟基发生了解离, 以离子形式与蛋白质发生作用. RUT的紫外吸收谱带没有明显移动, 说明它主要以中性状态与蛋白质结合. 应用与蛋白质作用后药物分子紫外吸收光谱的二阶导数谱, 对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5.
湘西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GC/MS/DS联用仪对湘西金角花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鉴定出40种组分。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环氧芳樟醇、α-萜品醇、顺-3-已 烯醇、顺芷酸-3、己烯酯、香叶醇、氧化芳樟醇、法尼醇、顺-苯酮、法尼烯、大根香叶烯、橙花醇等。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约占精油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86.
黑色直液笔是一种新型书写工具,目前对该种笔墨迹的相关研究较少。为给文件检验工作中墨迹的分析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本实验使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了30支不同品牌、型号的黑色直液笔墨迹光谱数据,进行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处理后,依据光谱图的拉曼位移及拉曼谱峰差异对墨迹进行初步分析。设置聚类方法为组间联接,区间距离测量方式为平方欧式距离,对采集的光谱数据进行群分析,将30支黑色直液笔墨迹样本分成了3类,并与品牌建立了相关联系;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验证了群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表明,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结合群分析方法可实现对黑色直液笔墨迹的无损分析及有效鉴别,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法庭科学文件检验。  相似文献   
87.
刘芳  王伟群  吴星 《化学教育》2022,43(21):43-47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厘清试题难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从问题表征、问题解决和结果输出等3个维度上建立了影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编写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测试题进行实证研究,建立影响因素常见呈现类型的难易赋值规则。选用机器学习的线性回归方法建构试题难度分析模型,并使用高考化学江苏卷部分试题的实测难度数据进行校验,模型难度预测值和高考难度实测值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甘肃地区松针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究不同品种松针中无机元素的差异,采用HNO3(65%)对松针样品进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甘肃两地区6种松针中2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松针地区差异进行判别;结果显示松针中无机元素含量丰富,其中Na、Mg、Al、K、Ca、Fe、Zn、Mn、Sr等元素在不同品种松针中均有较高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有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2.58%,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两地区6种松针在地区上可被明显分开,其中Mg、Fe、Zn、Mn、Sr、K 6种元素为造成地区差异的主要元素。实验结果表明松针中元素种类丰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且不同地区松针在地区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9.
黑火药是爆炸案件中最常见的炸药之一,其检验对于打击犯罪有重要意义。尽管黑火药的检验方法已相对成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微量黑火药爆炸残留物的高灵敏度检验,以及黑火药的来源推断等。基于黑火药的成分组成、生产工艺,围绕爆炸前后的黑火药成分分析以及来源推断这两个检验目的,系统总结了黑火药中的分子(KNO_(3)、硫磺、木炭等)、离子(K^(+)、NO_(3)^(-)、S^(2-)等)以及元素(氮、氧、碳等)的检验方法,包括传统检验法、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并对黑火药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黑火药的研究和案件侦办提供参考(引用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90.
利用血球计数法测定藻密度,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铈铵诱导子对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经不同浓度诱导子处理后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的含量。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岩藻黄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转录差异,并利用SAS9.0统计软件对荧光定量PCR结果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硫酸铈铵(0.2~1.6 mg·L-1)抑制三角褐指藻细胞的生长。HPLC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铈铵浓度的增加,岩藻黄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硫酸铈铵浓度为0.2 mg·L-1时,岩藻黄素含量最高,达1.28 mg·g-1DW,比对照组提高了60%。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铈铵浓度在0.2 mg·L-1时,岩藻黄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玉米黄素环氧酶基因(zep)、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ys)、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胡萝卜素异构酶基因(rtiso)和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与岩藻黄素含量变化相一致。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岩藻黄素生物合成显著相关,其中,lcyb基因和pds基因对岩藻黄素生物合成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