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5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2805篇
化学   6115篇
晶体学   442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69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ompounds [Sm(m-CIBA)3phen]2.2H20 and [Sm(p-CIBA)3phen]2·2H20(m-CIBA=m-chlorobenzoate, pClBA=p-chlorobenzoate, phen=l,10-phenanthroline) were prepared. The dehydration processes and kinetic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studi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DSC curves using a method of processing the data of thermal analysis kinetics. The Arrhenius equation for the dehydration process can be expressed as lnk=-38.65-243.90×l0^3/RT for [Sm(m-CIBA)3phen]2·2H2O, and lnk=38.70-172.22×103/RT for [Sm(p-CIBA)3phen]2·2H2O. The values of △H^1, △G^1, and △S^1 of dehydration reaction for the title comnonnds a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2.
钌锡比对Ru-Ir-Sn氧化物阳极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钌锡摩尔比氧化物阳极涂层.SEM,EDX,强化电解寿命,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表明,钌锡摩尔比对阳极涂层的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钌含量的增加涂层的强化电解寿命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析氯电位呈先降低后增加;电流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与其对应的循环伏安电量以及双电层电容值亦呈先增加后减小变化.  相似文献   
993.
报道了一种准确度高、分析步骤简单的锡酸铅TDI还原型催化剂中锡和铅含量的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XRF).设计制备了标准样品,研究了仪器测试条件下元素峰位的选择和背景扣除方法.结果表明:X荧光光谱法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完成对二氧化锡和铅含量的同时测定,重复实验10次,Pb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37%;SnO2实验相对标准偏差0.61%。  相似文献   
994.
以葡萄糖酸内酯的碱性水解为模型反应, 依据葡萄糖酸内酯及其碱性水解产物的特征圆二色谱峰, 利用停留圆二色光谱技术研究了水解动力学. 同时, 结合理论计算, 对葡萄糖酸内酯218 nm处的圆二色谱峰起源给予了初步的解释. 利用手性拉曼光谱, 从分子振动的角度讨论了葡萄糖酸内酯水解前后的手性变化行为. 结果表明, 水解反应引起葡萄糖酸内酯发生开环反应, 主要影响了内酯中羰基基团附近的手性结构, 归属于C1=O伸缩振动模式的手性拉曼谱峰消失. 同时, 水解开环微扰了环中C2, C3, C4和C5周围的环境, 导致手性拉曼谱图中相关谱峰的位移以及峰强度的改变. 水解前后C2, C3, C4和C5各自的立体化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手性拉曼谱图中表现为谱峰的正负号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结果表明手性拉曼光谱相比圆二色光谱, 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手性分子的结构信息, 同时, 由于其不受发色团的限制, 表现出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5.
于波  张平  张磊  陈靖  徐景明 《中国科学B辑》2008,38(6):550-556
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是近年来国际上核能制氢计划的研究热点课题,除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A)发明的碘硫(IS)循环和东京大学发明的UT-3循环外,作为最简单的热化学循环制氢体系,氧化物体系热化学分解水制氢近年来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铁酸盐,经高温煅烧使其形成了初始分解温度仅为839Y3的高活性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δ),设计并开发了两步骤热化学循环制氢反应试验装置.利用XRD,DTA—TG,AAS和GC等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对制备出的氧缺位铁酸铜样品的结构、性质、化学组成及氧缺位程度占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CuFe2O4-δ分解水制氢过程和循环性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邻甲苯胺(POT)膜电极,再以浸泡吸附法在此膜中嵌入Cu2+,制成POT-Cu2+膜电极.研究了POT-Cu2+膜电极对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的电氧化行为,并讨论了影响电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50℃下,在含有0.5mol.L-1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的1.5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POT-Cu2+膜电极具有高的电氧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将该电极用于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电解氧化脱羧制备乙基香兰素,在0.55V(vsSCE)下恒电位电解1h,乙基香兰素的产率可达89%以上,电流效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997.
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酐和正戊醇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固体酸SO4^2-/SiO2、SO4^2-/Fe2O3、SO4^2-/SnO2及SO4^2-/TiO2作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AP),分别考察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固体酸催化剂的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DAP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优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为:苯酐0.1mol,固体酸催化剂SO4^2-/SiO2 1.7g,醇酐比2.4:1,带水剂二甲苯20mL,反应时间3.5h,其产品收率达91.3%以上。SO4^2-/S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多次重复使用、产物易纯化分离且产品色泽浅等优点,可望代替传统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应用于DAP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铌酸为催化剂,探索了该催化剂对苯甲醛与甲醇缩合反应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的量的5mol%,甲醇10mL(兼作溶剂),回流状态下反应2h,反应的产率和转化率分别达到94%、98.0%.该催化剂同样适用于其他醛(酮)与甲醇的缩合反应,可得到34%~89%的产率.所述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选择性好而且对环境友好,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很容易回收,并能有效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99.
毕成良  郭爱红  唐雪娇  高敏  张宝贵 《化学学报》2008,66(12):1441-1445
选取氯代二异丙基膦(C6H14PCl)为原料, 利用电化学氟化方法, 得到全氟烷基膦酸[(C3F7)2PF3], (C3F7)2PF3与氟化锂(LiF)反应得到全氟烷基膦酸锂(Li[(C3F7)2PF4]), 将其溶于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质量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得到电解液, 考察电解液的电导率、抗水性及氧化分解电位. 以LiCoO2为正极, 锂片为负极组装两电极模拟电池体系, 测试得到电池的放电平台为3.7 V; 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7 mA•h•g-1; 当循环放电40次后, 容量衰减较快, 电池循环50周后, 效率仍保持102%. 交流阻抗图谱表明电解液放电时的阻抗约为140 Ω. 研究结果表明, 全氟烷基膦酸锂有望成为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盐.  相似文献   
1000.
镧掺杂锶铁氧体-聚吡咯复合物的制备及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玲玲  王育萍  李良超  刘徽  徐烽 《化学学报》2008,66(13):1559-1564
用溶胶-凝胶法和溶液原位合成法分别制备镧掺杂锶铁氧体(Sr1-xLaxFe11.5Ni0.5O19, x=0.0, 0.1, 0.2, 0.3, 0.4)粉末及其吡咯相对质量分数为60%和80%的聚吡咯-铁氧体复合物微粒PPY (Polypyrrole)/Sr0.8La0.2Fe11.5Ni0.5O19. 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分析手段表征了铁氧体粉末和复合物微粒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 结果表明, 包覆的聚吡咯外层对复合物微粒的形貌和磁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 复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吡咯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当吡咯含量等于0%, 60%和80%时, 对应的MS分别为59.4, 18.7和10.3 em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