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7篇
  免费   1928篇
  国内免费   2847篇
化学   4673篇
晶体学   733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107篇
数学   51篇
物理学   376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化学光谱法测定5N氧化钆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化学光谱法测定5N高纯氧化钆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在P507萃淋树脂色层柱上分离氧化钆中稀土杂质元素,分别采用定量分离La-Sm及Tb-Lu+Y和部份分离Eu的方法,并相应地采用碳粉吸附法和碳粉粉末法进行光谱测定。分离时间为3.5h,测定下限为1.2μg/g(RE)。  相似文献   
112.
以十四酸根阴离子柱撑Zn-Al水滑石Zn0.77Al0.22(OH)2.0.22C13H27COO.0.81 H2O(记为ZnAl-14A)为预撑前体,在水溶液中用离子交换法将以2∶17缺位杂多酸根离子(P2Mo16VO61)11-记为(P Mo V)为配体的稀土杂多配阴离子Ce(P2Mo16VO61)219-(记为Ce(PMoV)2)插层组装到水滑石层板间,合成了一种具有大的层间距(3.37 nm)的超分子插层材料Zn0.77Al0.23(OH)2.0.0105[Ce(P1.9Mo15.7V1.1O61)2].0.011C13H27COO.0.83H2O(记为ZnAl-Ce(PMoV)2)。用ICP,IR,XRD和DTA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产物中Ce(PMoV)2配阴离子沿其长轴垂直于层板的方向分布于水滑石层间;产物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和热稳定性;产物对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二甘醇的脱水-环化反应和H2O2氧化环己烷的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H~3L),以改进的合成方法得到此配体与镧系元素形成的九种新配合物.经分析确定其组成[Ln(H~2L)~2NO~3],(Ln=La、Pr、Nd、Sm、Gd、Dy、Ho、Er、Yb.以热重-差执分析、紫外、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等表征,证明Schiff碱具有稳定的分子内氢键并以三卤形式同镧系离子形成稳定的共轭双六元螯合环.经研究表明,此系列配合物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4.
Ni,Pd/Al2O3对丙酮加氢一步合成甲基异丁基酮性能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Al2O3负载Ni、Pd催化剂上丙酮加氢一步合成甲基异丁基酮的反应活性。考察了不同Ni含量和不同Pd含量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体Al2O3中加入不同含量的SiO2后,会改善载体的性能,Ni/Al2O3催化剂中添加稀土元素La或Ce后可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5.
用钼酸盐和罗丹明B连续光度法测定铈和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乙烯醇存在下,铈或钪钼杂多酸与罗丹明B(RB)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均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6×10^6和5.62×10^5L.mol^-1.cm^-1,cm^-1,0-1.2μg/25mLCe和0-2.0μg/mLSc服从比耳定律,检测限1.5ng/mLCe(n=10)和1.1ng/mLSc(n=9)。缔合物的摩尔比为Ce:mO:RB=1:6:3和 Sc:Mo:RB=1:1  相似文献   
116.
用Li+部分替代MTiO3(M=Ca、Sr)催化剂中的Ti4+,明显地提高了乙烷氧化脱氢(ODHE)反应中乙烯的选择性。在CaTi0.9Li0.1O3-δ催化剂上,反应温度为850℃时,乙烯选择性为77.4%,乙烷转化率为81.7%。Li掺杂的作用是增加了催化剂的P型半导性和未充分还原的氧物种数目。  相似文献   
117.
用CALPHAD技术优化计算了稀土卤化物熔盐TbCl3-ACl(A=Li,Na,K,Rb,Cs)五个二元系相图以及其热力学性质。优化采用了短程有序-扩展似化学模型,得到了热力学性质和相图自洽一致的结果,并与相应的实验相图进行了比较,对其中差异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和修正。讨论了热力学优化结果,并探讨了过剩热力学性质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8.
二磺酸掺杂高热稳定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二磺酸作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二磺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苯胺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率、产物的导电率与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测试有机二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有机二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升温速率快,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复升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9.
Er~(3 ),Ho~(3 )和Tm~(3 )在硫氧化钆中的余辉发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放射性长余辉磷光粉作为美化和清洁光源在发光陶瓷、交通安全标志、紧急突发事件的照明设施、工艺美术涂料等众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引起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稀土长余辉磷光体的激活离子主要有铕离子(Eu3+和Eu2+[1-4]、三价铈离子(Ce3+)[5]、三价铽离子(Tb3+)[6]、三价镨离子(Pr3+)[7]、三价钐离子(Sm3+)[8].Ho3+,Er3+,Tm3+等稀土离子作为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激活离子[9~12],而关于它们的长余辉发光的报道极少.最近,雷炳富等在Tm3+离子[13]激活的硫氧化钇体系中发现了长余辉发光.在此,我们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r3+,Ho3+和Tm3+掺杂的硫氧化钆长余辉磷光粉,观察到该体系中迄今未见文献报道的Er3+,Ho3+和Tm3+离子的长余辉发光.  相似文献   
120.
共沉淀法合成铈锆复合氧化物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Ce0.8Zr0.2O2复合氧化物. 样品经BET法比表面积测定, XRD, SEM和粒度分布等表征, 结果显示500 ℃时(Ce-Zr)O2即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 SBET可达到135 m2*g-1, D50为7.17 μm, 经900 ℃老化6 h后, 仍保持相结构不变, SBET还大于40 m2*g-1, 显示了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