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1999篇
化学   3465篇
晶体学   83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95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钯及其合金膜由于具有透氢性好和耐高温的特点,除了用作氢气分离和纯化器外,还可以用作脱氢、制氢等反应的反应器,以实现反应和分离的一体化,并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本文综述了钯基复合膜的原理、制备及表征,并重点介绍了本研究组的光催化镀膜工艺.  相似文献   
122.
叙述M1Ni4.5Al0.5贮氢合金分离氢中氪、氙的基本原理,分了分离时氢中氪、浓度与分离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T为298K时,贮氢合金N1Ni4.5Al0.5与TiFe0.86Mn0.1的分离性能基本相似,分离浓度与放氢体积符合N=ae^-br方程。  相似文献   
123.
混合稀土对ZL108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稀土处理前后的ZL108合金进行了机械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 表明稀土处理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塑性和强度. 对稀土处理前后合金中氢总量进行了分析, 未加稀土的合金内氢总量与稀土处理后的合金相当, 结合性能与断口形态, 从侧面表明稀土改变了氢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24.
硝基芳环和硝基杂芳环中氢的替代亲核取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氢的替代亲核取代反应(VNS)是与硝基芳环的亲电反应、亲核反应不同的一种新反应. 将VNS与硝基芳环的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做比较, 阐述了VNS的定义; 通过对竞比实验、速控步骤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分析, 解释了VNS的反应机理; 分别从硝基芳环的结构、亲核试剂的类型和反应条件三方面讨论了影响VNS定位效应的因素; 介绍了VNS反应的应用, 尤其是VNS胺化反应在军事化学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5.
环糊精诱导室温Ling光法中两种新型简便快速的防氧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海容  魏雁声 《分析化学》1996,24(11):1253-1257
在环糊精诱导室温Ling光法中除氧技术是重要的实验条件。本文首次成功地建立了在反应体系中以Zn(s)+HCl产生H2和Na2CO3+HCl产生CO2作除氧剂,α-氯代萘作模型化合物的CD-RTP法。  相似文献   
126.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the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e 3H2+CO) were investigated in a membrane reactor (MR) with a hydrogen permeable membrane. The studies used a novel silica-based membrane prepared by using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technique with a permeance for H2 of 6.0×l0-8 mol·m-2·s-1·Pa-1 at 923 K. The results in a packed-bed reactor (PBR)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membrane reactor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773-923 K) and pressures (1-20 atm, 101.3-2026.5 kPa) using a commercial Ni/MgAl2O4 catalyst.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e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R by the countercurrent removal of hydrogen at all temperatures and allowed product yields higher than the equilibrium to be obtained. Pressur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hydrogen yield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permeance of hydrogen. The yield of hydrogen increased with pressure and reached a value of 73×10-6 mol·g-1·s-1 at 2026.5 kPa and 923 K which was higher by 108% than the value of 35×10-6 mol·g-1·s-1 obtained for the equilibrium yield.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silica-based membrane we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with various other membranes a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27.
本文提出了一个硫酸中间盐子循环用以代替分解水制氢的KNO_3-I_2混合循环中的电解反应,从而使原混合循环变为一个纯热化学循环。  相似文献   
128.
微量热法研究γ-Mo2N催化剂表面氢的微分吸附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fferential heats of H 2 adsorption on γ-Mo2N catalysts were studied by using microcalorimetry. Samples with high and medium surface areas (90 and 17 m2•g -1 ) present a homogeneous energetic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ites, which corresponds with the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of their (200) planes. Molybdenum nitride with low surface area (8 m2•g -1 ) displays a heterogeneous energetic distribution of H 2 adsorption sites. The higher initial differential heat of hydrogen adsorption observed for the low surface Mo nitride was attributed to species adsorbed on surface sites associated with the (111) plane.  相似文献   
129.
张慧  曹卫国  任仲皎 《有机化学》2007,27(8):1018-1021
四氢苯并吡喃衍生物在药物和农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基于合成这类化合物的传统方法所用溶剂多为对环境不利的极性溶剂, 且合成需分步进行, 在提倡绿色化学和发展节约型经济的今天, 如何改良这类反应已成为一个热点. 本工作通过选择不同的碱尝试反应最佳条件, 发现用价廉易得的碳酸钾为碱, 对不同官能团取代的底物芳醛采用研磨的手段, 在无溶剂条件下, 一锅法可成功合成四氢苯并吡喃衍生物. 该法条件温和, 收率高, 易于操作, 对环境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0.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自制的盐酸2-氯甲基-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缩合得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硫}-1H-苯并咪唑,再经氧化、成盐反应生成产物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钠,总收率66%.此产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表征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