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275篇
综合类   18篇
物理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铁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心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氧化型、还原型及非活性形式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活性中心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和比较。在HF方法及LANL2DZ基组水平上获得了分子轨道能量、电荷分布以及原子轨道对前沿分子轨道贡献的信息。结果表明, Fe-SOD酶的活性形式的活性中心易于接受超氧自由基(O2- )的进攻而完成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2.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介绍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模拟化学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及作者的研究成果. 讨论了模型配合物对SOD活性中心的模拟、咪唑桥行为的模拟及铜(Ⅱ)中心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报道了SOD模拟物歧化超氧离子的动力学和生物学效能的研究现状. 根据模拟物与SOD的结构和功能的比较,对优良的模拟物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The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laccases in aqueous solutions were found to undergo reversible changes in the presence of O2. It was suggested that dioxygen is coordinated in the active center of the completely oxidized native enzyme. Abnormal behavior of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s upon variation of the laccase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by pulse radiolysis. Published in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eriya Khimicheskaya, No. 8, pp. 1471–1474, August, 2000.  相似文献   
74.
崔宝秋  赵东霞  杨忠志 《化学学报》2007,65(23):2687-2692
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计算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电荷分布和Fukui函数. 结果表明,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心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时, 金属离子电荷转移在0.1 e~0.3 e之间, 而配体原子等的电荷转移却很小; 同时金属离子的Fukui函数大于配位原子的Fukui函数.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心与抑制剂作用失活后, 金属离子的Fukui函数小于抑制剂中配位原子的Fukui函数. 电荷转移和Fukui函数表明, Mn, Fe和Cu离子分别是含锰、铁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中心部位, 该预测不仅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一致, 而且与实验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75.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EC.1.15.1.1)]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天然清除剂,在机体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对SOD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SOD的存在与生物体抗衰老、抗肿瘤、营养状况、免疫性疾病、炎症及辐射防护[1]有关。许多动植  相似文献   
76.
温度对红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在100℃时。加热不同的时间2,6。15,21,30h。测定其红外漫反射光谱。图谱表明。加热可能使红花中某些化学成分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比较加热前后红花水提物及乙醇提取物对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进一步表明,加热使红花某些活性成分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使其抗氧化活性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7.
邻苯三酚自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了邻苯三酚在HCl-Tris(pH8.30)缓冲液中自氧化机理和其氧化产物的电化学行为,其自氧化产物在-0.18V,-0.96V和-1.45V(SCE)有三个还原波,并讨论了中药中部分有效成份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8.
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一种新的极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天鸣  黎瑞珍 《分析化学》1998,26(11):1342-1345
报道一种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生的新极谱分析方法,在0.125mol/LNH3.H2O-0.75MOL/l nh4cL-2.5%,Na2SO3-0.5%,吐温-80-的介质中,SOD在-0.52V处产生一氧极谱催化波。SOD在1.0×10^3U/L-4.0×10^3U/L的活性含量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2U/L。  相似文献   
79.
杨新林  王自强  黄成  姚璐  宋高广 《有机化学》2008,28(6):1061-1064
自由基清除是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一种重要特性. 首次制备了1种二加成亚甲基富勒烯[60]膦酸酯衍生物(bis-methanophosphonate [60]fullerene, BMPF)的纳米颗粒水悬液(n-BMPF), 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合分光光度法, 测定了n-BMPF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结果显示, 制备的n-BMPF溶液较稳定, 适合生物学实验. 同时, 它表现出很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 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当n-BMPF的终浓度为12 μmol/L时, 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1.96%. n-BMPF的活性远大于已报道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富勒醇. 这些数据表明n-BMPF可能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xistence of a substrate adduct of a nickel superoxide dismutase (NiSOD) model, based on the first nine residues from the N terminus of the active form of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NiSOD, has been proven and the adduct has been isolated. This adduct is based on the cyanide anion (CN?), as a substrate analogue of the superoxide anion (O2.?), and the nickel metallopeptide H‐HCDLPCGVY‐NH2‐Ni. Spectroscopic studies, including IR, UV/Vis, and liquid‐ and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 show a single nickel‐bound cyanide anion, which is embedded in the metallopeptide structure. This complex sheds new light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mode of action of the NiSOD enzyme is an inner‐ or outer‐sphere mechanism. Whereas discussion was previously biased in favor of an outer‐sphere electron‐transfer mechanism due to the fact that binding of cyanide or azide moieties to the nickel active site had never been observed, our results are a clear indication in favor of the inner‐sphere electron‐transfer mechanism for the disproportionation of the O2.? ion, whereby the substrate is attached to the Ni atom in the active site of the NiS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