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854篇
化学   5045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4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688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对氯苯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氯苯肼盐酸盐;工业合成;对氯苯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952.
顺磁共振和紫外光谱法研究SDS-PEO体系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更疏水的自旋探针4 羰基 2,2,6,6 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 2,4 二硝基苯腙.用顺磁共振(ESR)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0.5 %(w,质量分数)聚氧乙烯(PEO)体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ESR结果表明,此水溶液体系的微极性随SDS浓度增大而减小,并且SDS与PEO聚集体具有更加紧密的堆积结构使其结合处具有较大的微粘性, SDS与PEO间的相互作用导致PEO分子链伸展. UV表明自旋探针分子可能靠近胶束的表面存在, 2,4 二硝基苯肼基团可能位于靠近SDS的硫酸根基团,定向于SDS胶束的表面,氮氧自由基基团短距离渗透到SDS胶束的碳氢核.  相似文献   
953.
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甲苯、甲醇苯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在改性ZSM-5沸石催化剂上,甲苯、甲醇苯环烷基化制备对二甲苯反应的研究状况。经过改性的XSM-5型沸石具有合适的孔径和适当强度及数量的表面酸中心,有利于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提高。参考文献145篇。  相似文献   
954.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镍基催化剂并以苯加氢反应及二硫化碳中毒为手段考查了MoO3对Ni基催化剂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钼的加入能增加Ni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抗二硫化碳毒性,原因是钼的加入增加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数量和镍的分散度,改变了催化剂与反应物所形成中间体的活化焓及熵。根据过渡态理论,钼对Ni基催化剂的影响即有电子效应又有几何效应,但以电子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以TiCl4 为前体 ,采用沉淀法、气相沉积法和溶胶 凝胶法分别制备了TiO2 光催化剂 ,比较了它们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光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以日光灯作光源时 ,气相沉积法获得的催化剂效果最好 ;以 5 0 0W紫外线高压汞灯作光源时 ,沉淀法获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10 0ml初始化学需氧量 (COD)为381mg/L的SDBS溶液 ,在 0 .1g催化剂作用下 ,室温光照 8h ,COD去除率可达 98 8%。在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上 ,SDBS溶液的催化光解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956.
乙酸叔丁酯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醋酸钠存在下,由叔丁醇和乙酸酐回流酯化10h合成了乙酸叔丁酯,收率78.5%。,经元分析和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57.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羧酸烯丙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亮中  俞善信  张鲁西 《合成化学》2001,9(5):457-458,472
硫酸氢钠能够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利用-水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了甲酸烯丙酯、乙酸烯丙酯、丙酸烯丙酯、丁酸烯丙酯和戊酸烯丙酯,产物用折射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硫酸氢钠用量对丙酸烯丙酯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8.
钯纳米微粒的微波高压液相合成及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柠檬酸钠作为制备钯纳米微粒晶种的还原剂,聚丙烯酰胺作为晶种生长的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液相钯纳米粒子。TEM表明,钯纳米粒子呈球形,通过改变柠檬酸钠浓度可获得粒径为6-76nm的钯纳米粒子。柠檬酸在216nm处有一个吸收峰。聚丙烯酰胺在205nm处有一个吸收峰。钯纳米粒子体系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无吸收峰,随着波长的降低其吸收增大。粒径为6-76nm的低浓度钯纳米粒子均在470nm、510nm、400nm、800nm和940nm产生五个共振散射峰。  相似文献   
959.
高表面电荷密度单分散苯乙烯磺酸钠纳米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 ,在苯乙烯 (St)的反应体系中引入适量的苯乙烯磺酸钠 (NaSS)参加共聚合 ,在聚合过程中分两阶段加料 ,第一阶段中NaSS浓度是决定乳胶粒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关键因素。当反应达到较高转化率 ( >90 % )时加入第二阶段单体混合物 ,此阶段中NaSS与St的比例决定了最终胶粒的表面电荷密度。利用上述两阶段无皂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小于 10 0nm、单分散性指数小于 1.0 5以及表面电荷密度大于 3 0 μC·cm-2 的一系列乳胶粒  相似文献   
960.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羧酸苄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讨论了一水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苄酯的条件。羧酸、苄醇和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3∶2∶0 .1 45 ,以环己烷为溶剂 ,进行回流分水 ,合成了甲酸苄酯、乙酸苄酯、丙酸苄酯和丁酸苄酯 ,其收率为 68.5 %~ 84.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