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2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7篇
物理学   9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非结构化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组合导航系统中存在的时变或非高斯噪声,将秩滤波器(rank Kalman filter,RKF)与交互式多模型算法(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 filter,IMM)相结合,提出一种交互式多模型秩滤波算法(IMM-RKF)。秩滤波根据秩统计量相关原理确定采样点和权值,可适用于具有非高斯噪声的非线性系统;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是解决结构和参数易发生变化系统中状态估计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抑制组合导航系统中时变噪声引起的导航参数估计误差。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交互式多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IMM-EKF)和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IMM-UKF),提出的IMM-RKF算法能够提高组合导航系统姿态、速度和位置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02.
为保证手术安全及操作精度,基于磁共振图像导航的手术机器人系统需具备磁共振设备兼容性.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磁共振图像质量评价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磁共振设备兼容性分析方法,扩展了图像数据集,并结合图像信噪比、图像变化因数、磁共振图像畸变量等评价参数,逐一分析机器人系统组件通电、机器人系统运动对磁共振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建立图像质量评价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该质量评价方法可充分分析手术机器人及其系统组件的磁共振兼容性,且可为医疗手术机器人系统组件的磁共振兼容性分析提供测试方法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轨迹规划是移动焊接机器人轨迹控制的基础,是该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多关节移动焊接机器人轨迹规划的效率和精确性,同时考虑到多关节焊接机器人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梯度下降法和二分法结合的轨迹规划方法。移动焊接机器人由机械杆和机器人移动平台组成,由于移动平台提供移动性使得移动焊接机器人相对固定的机械臂有更大的工作空间。近年来,此类系统的研究已在经学术界和工业界迅猛发展。论文首先建立移动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且阐述梯度下降法和二分法结合算法的设计步骤。然后,采用典型的正弦波形作为焊缝轨迹,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陈雅辉  谭跃刚  李彰 《应用声学》2016,24(7):262-267, 271
为实现四足机器人在凹凸地形上稳定运动并能选择最大步长的目的,提出了基于稳定裕度的步态规划方法。基于研究对象,建立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及逆运动学方程,将机器人足端的位置映射为各关节的关节变量;提出工作空间矩阵的概念,将所需克服的地形高度反映到工作空间矩阵中,并选择最优步态区域;依据四足机器人的立足点在质心坐标系下的空间坐标,以纵向稳定裕度为约束条件,在工作空间矩阵中计算机器人摆动腿的最大步长并规划机械腿的运动轨迹;针对所提出的方法,分别利用MATLAB和ADAMS进行仿真验证。在MATLAB环境中计算并验证质心的水平投影是否在立足点形成支撑多变形内,而ADAMS平台分析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上的位移变化及姿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的质心始终在支撑多边形内,机器人的躯干姿态基本保持不变且运动速度匀速,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保证机器人稳定行走,为四足机器人的稳定运动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随着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任务种类多样化,单机器人执行任务受到任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限制,使用多个机器人协作完成任务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复杂机器人控制系统中,不同的任务往往需要不同的机器人去执行,这些机器人一般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工业化的机器人各自遵循私有协议。在操作一个复杂多机器人系统中,控制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因不同的机器人而异,从而增加了控制过程中的协作难度。设计和制定一个方便的交互协议,便于协作信息在系统中通信,共同完成给定的任务。本文针对不同的机器人私有控制协议,在一致化交互接口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不同工业机器人之间的交互。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这种一致性交互协议对于异构机器人系统的有效交互,对完成复杂问题作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张毅  代恩灿  罗元 《应用声学》2016,24(1):75-75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存在的搜索效率低、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采用简单的一维编码替代复杂的二维编码,节约了存储空间。在遗传算子的设计中,重新定义了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将最短路径和免碰撞相结合作为适应度函数进行遗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快速、有效的规划出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08.
The attitude dynamics of the multi-spin spacecraft (MSSC) and the torque-free angular motion of the multi-rotor system are considered. Some types of homoclinic and general solutions are obtained in hyperbolic and elliptic functions. The local homoclinic chaos in the MSSC angular motion i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lyharmonic perturbations. Som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multi-rotor system are indicated, including gyrostat-satellites, dual-spin spacecraft, roll-walking robots, and also the inertialess method of the spacecraft attitude (angular) reorientation/control.  相似文献   
109.
任务分配是多移动机器人调度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提高任务整体完成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拍卖机制的多移动机器人动态任务分配算法.该方法对机器人群体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彼此共享且动态更新任务集,采用分布式的拍卖机制竞拍任务,增加了调整任务执行顺序环节,考虑任务整体完成效率,最后在Linux系统下搭建了多机器人和障碍物的仿真环境.结果表明,该算法分配效率高于线性(CLP)算法和混合整数求解(CBC)算法,且具有稳定性,相比执行效率高的深度强化学习(DQN)算法和空缺链(VC)算法,执行效率稳定,移动代价降低了55%,实现了较高执行效率和低移动代价之间的平衡,可应用于实际仿真环境,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Niebergall  M.  Hahn  H. 《Nonlinear dynamics》1997,13(4):361-372
Standard experiments for identifying inertia parameters of a rigid body only provide a subset of the inertia parameters of the body [1–10]. In addition, they do not use in the estimation process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he rigid test body. The objective of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s the simultaneous, automatic experiment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ten inertia parameters of a rigid body using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hidden in the nonlinear model equations of the test body. This task has been solved in several steps:–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special motions of a rigid body in space. These model equations have been mapped into a form suitable for identification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hypothesis)– design of a special measurement robot for performing the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providing test data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s–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ertia parameters and accuracy tests.The accuracy of the identified parameters is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