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4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化学   1333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98篇
综合类   173篇
数学   1316篇
物理学   5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概述了近年来临床应用微量元素锌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对皮肤病,口腔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生长发育迟缓,肝病,心血管病,遗传性代谢病,眼病,不育症等的治疗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992.
The elemental content of different rubber samples was analyzed using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inductively coupled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non-polarize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 A new application of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as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lemental content of rubber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Control analyses were also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results by ICP-AES. In one hand four samples contained same quality of elements (Mg, Si, P, S, Ca, Fe, Zn), while another four samples were without phosphorou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io of C/H in the case of each sample. Based on the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X-ray spectrometry as an analytical method is well-applicable to determine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rubber samples, but the calibration is a key part of the analysis. A good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methods, but the correlation was the funct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matrices. Significant matrix effect from the presence of phosphor was observed in the case of some samples, while the change of C/H ratio could not result notable matrix effect.  相似文献   
993.
氨水捕集模拟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双忱  孙云雪  赵毅  方文武  韩剑  梁丕昭 《化学学报》2011,69(12):1469-1474
介绍了氨水捕集CO2的反应原理, 利用鼓泡反应器开展了氨水碳捕集实验研究. 研究了氨水浓度、CO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 提高氨水质量分数和pH值均可增大CO2脱除效率|增大CO2浓度和入口气体流量后脱除效率呈现下降趋势|最佳脱除温度为45 ℃.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氨水吸收后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 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氨法捕集CO2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朱玉军  王香凤  王磊 《化学教育》2018,39(10):55-60
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人才的培养对于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美国6所大学的化学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分析了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要求、教学实践要求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其培养目标既指向基础教育又指向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三位一体;科研要求注重科学研究态度的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教学实践要求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结合与其相对应的我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培养方案,提出了明确并扩展培养目标、提高化学专业课程要求、强化研究方法课程、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等启示。  相似文献   
995.
DNA发夹结构自组装因具有无酶参与、等温以及识别序列能力强等优点,在生物分子和金属离子检测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文梳理了DNA发夹结构自组装信号放大策略的类型,综述了近年来该策略在致病菌、核酸肿瘤标记物、蛋白质、无机金属离子,以及生物小分子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基于DNA发夹结构自组装检测生物分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化学工程学科经过百年发展,经历了"单元操作"、"三传一反"两个里程碑,进入"产品工程"、"三传一反+X"、"多(介)尺度理论与方法"等新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化学、物理学、数学和生物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传递过程原理与化学反应工程为核心的学科知识体系.我国在化学工程学科建成了良好的学科研究平台和队伍.应用基础研究进展显著,论文发表数量及引用评价影响等方面已与美国并列站在最高水平线上.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分析美国基金委员会近10年资助的化工重点领域,以及对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三大化工主流刊物关键词索引汇聚研究,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二五"化工学科发展规划,归纳出了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三个层次:学科基础、交叉前沿领域、重大需求,共计15个重点领域方向.建议化学工程学科应优化自身理论体系、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争取"工程转化"环节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997.
陈凯 《化学教育》2014,35(22):42-47
为了探索职前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指导和培养,由化学师范生、化学教学论教师和初高中化学教师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教学研修。在关注师范生试教“化学肥料”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开展评析和指导。基于共同体的研修活动指出化学师范生应回归学科知识,职前指导需要多元化补充,来自不同层面的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利于共同成长。该活动从实践层面开拓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98.
纳米铝微粒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铝纳米微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法和机械法的方法原理、特点及其制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1)深入地研究纳米铝微粒的结构和性质及制备机理;(2)发展和完善现有制备工艺,寻求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高效、廉价制备途径;(3)纳米铝微粒的表面改性和修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99.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俊发  魏晓奕  杨更亮 《色谱》2007,25(2):142-149
整体柱具有通透性能良好和传质速度快等特点,可实现快速、高效、高通量的分离,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聚合物整体柱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是由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和引发剂等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的连续均一的棒状聚合物,具有取材广泛,使用pH范围比较宽,生物兼容性好等特点,通过化学修饰,可以用作多种色谱模式的固定相。该文主要综述了2003年至2006年期间有关聚合物整体柱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正在局部几个省份内政策性鼓励燃料乙醇生产和使用。尽管当前主要是用玉米和谷物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然而中国具有大量潜在的低成本的纤维素生物质原料,可以极大地扩大乙醇的产量,降低原料成本。近20年来,由于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已使得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从4美元/加仑以上,降低至约1.2—1.5美元/加仑。其中,每吨生物质约44美元。因此,目前乙醇掺汽油具有十分强的市场竞争力。已有几个公司正在建造首批商业纤维素乙醇工厂,虽然这些刚起步的小型设施在合理利用和管理上风险较小,但规模经济需要较大型工厂。尽管配送生物质原料的成本会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乙醇生产基础上的生物精炼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化工产品和动力的协同生产,将会使全过程的经济可行性大大提高。进一步深入的基础研究,将解决低成本下实现纤维素的完全利用,以确保在无政策性补贴的前提下,真正使纤维素乙醇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低成本纯液体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