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化学   1111篇
晶体学   53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6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对Ce3+ ∶Eu3+ ∶Cr3+ ∶Sm3+ ∶YAG处延层中的荧光敏化现象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在较高浓度的Ce3+ 离子掺杂时 ,外延层在蓝色、绿色波段出现了新的荧光谱线 ,可解释为在Ce3+ 离子敏化作用下 ,Eu3+ 离子产生了由高位激发态能级5Di(i=1,2 ,3)直接到基态能级7Fj(j =0 ,1,2 ,3)的辐射跃迁过程 ,并且这种Ce3+ ∶Eu3+ ∶Cr3+ ∶Sm3+ ∶YAG外延层还是一种新颖的白色单晶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32.
有机染料掺杂玻璃的制备及荧光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宁  叶辉 《发光学报》1996,17(2):156-163
铅-锡-氟磷酸盐玻璃是各种激光染料及非线性染料的理想基质,本文报道了荧光素及吖啶红掺杂铅-锡-氟磷酸盐玻璃的荧光性能,并且将吖啶红掺入有机改性的钛凝胶(TiO2-Ormosil),对两者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3.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可用于白光LED的Ca2Li2BiV3O12∶Eu3+新型红色荧光粉,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温度和Eu3+含量对合成样品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法在650~700 ℃能合成纯度较高、结晶度好的Ca2Li2BiV3O12∶Eu3+荧光粉,合成样品激发带覆盖200~400 nm,发射光谱的线状发射峰可归属于Eu3+5D07FJ(J= 1, 2, 3,4)特征锐线发射,Eu3+摩尔分数为14%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34.
蒲勇  朱达川  马明星  韩涛  赵聪 《发光学报》2012,33(3):247-252
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工艺合成了 (Y1-x-y,Gdy)2O3∶xEu3+(x=0.06~0.10,y=0,0.20~0.25)系列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Eu3+、Gd3+的掺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煅烧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为立方晶系;Gd3+的加入会使基体晶格发生畸变,晶胞参数增加,起到改善样品色纯度和发光效率的作用;最佳煅烧温度为900 ℃,比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低500 ℃左右;所合成荧光粉的粒度主要分布在300~400 nm,结构比较松散;当x=0.08,y=0.23时,最大发射峰(λem=613 nm)强度最大。所合成的(Y1-x-y,Gdy)2O3∶xEu3+荧光粉是一种性能较好的PDP用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35.
A fully transparent and flexible field emission device (FED) has been demonstr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coated on arylite substrate were used as electron emitters for the FED and a novel metavanadate phosphor coated on the SWCNTs/arylite film was used as transparent and flexible screen. The SWCNTs/arylite based emitters and the SWCNTs/arylite/metal‐vanadate‐based phosphor showed a transmittance value of 92.6% and 54%, respectively. The assembled device also showed satisfactory transparency and flexibility as well as producing significant current. Metavanadate phosphor is considered to be an excellent candidate due to its superio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nd easy fabrication onto transparent and flexible conductive substrate at room temperature while retaining reasonable transparency of the substrate. Thus, its transparency and flexibility will open the door to next‐generation FEDs. (© 2012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36.
37.
Ru(bpy)32+聚电解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u(bpy)3^2 作为发光材料研制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分别以水溶性聚乙烯基氯化铵(PAA)和聚苯乙烯基磺酸钠(PSSTS)作为母体材料,研究了聚阴阳离子对器件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器件结构、母体浓度、掺杂浓度进行优选,得到结构为ITO/PVK/Ru:PAA/LiF/Al的器件。这一器件开启电压为3.5V,效率为1.1lm/W。  相似文献   
38.
周伟  梁基本 《发光学报》1999,20(3):230-234
利用MBE方法在(001)衬底上成功地生长密度大、尺寸小、发红光的InAlAs/AlGaAs量子点结构。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表明,InAlAs量子的密度和大小都随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发现Al原子的表面迁移率决定InAlAs量子点的形貌,光荧光谱证实了量子点的发光峰值在红光范围,并结合形貌的统计得到了量子点的发光峰展宽主要昌受量子点的横向尺寸影响。  相似文献   
39.
纳米银粒子表面包覆分子共振吸收峰的红移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润才  陈国夫 《光子学报》1999,28(6):527-530
本文首次发现了两种电性不同的染料分子若丹明6G及荧光素钠包覆纳米银粒子时,染料分子共振吸收峰的红移现象,以及产生红移的条件。前者只有在KC1、KBr、KI等电解质存在时才产生红移;而后者则无需这些电解质存在。其红移量分别为27um及13nm.并对产生红移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普小云  李荣基 《中国物理》2000,9(11):827-832
We have observed lasing from the rim of dye-doped ethylene glycol pendant drops. Spatial-resolved spectral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lasing wavelength varies along a vertical rim of the drop.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lasing precession occurs within the drop. Various lasing patterns due to lasing precession are explained. The measured precession periods for different pumping poin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s based on morphology-dependent resonance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