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0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605篇
化学   9180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78篇
物理学   9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含铅金属-有机纳米管为吸附剂,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多氯联苯的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响应面法对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如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和吸附剂用量等)进行了优化.获得的最优条件为:离子强度4.92 %(w/V)NaCl,萃取时间4.5 min,正己烷为解吸剂,吸附剂用量62.5 mg.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000 ng/L,检出限为0.26~0.82 ng/L. 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5.5% (200 ng/L, n=6)和2.7%~7.4% (200 ng/L, n=6).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多氯联苯的分析,回收率为78.9%~113.3%,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2.
建立了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水中10种藻类毒素的方法.利用程序实现多次进样,通过在线固相萃取对藻类毒素进行富集,然后切换六通阀,将富集的目标物冲洗至分析柱进行分离后,进入线性离子阱质谱检测.10种藻类毒素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0015~0.0050μg/L之间,3个浓度水平(0.02、0.10和1.00μg/L)的加标回收率为83.7%~98.5%.结果表明,在线固相萃取极大简化了前处理过程,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提高了痕量藻类毒素测定的灵敏度,增强子离子扫描(EPI)谱库的建立为藻类毒素的确证提供保障.本方法适用于水体中多种藻类毒素的快速确证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53.
氟固相萃取(Fluorous solid-phase extraction,FSPE)是一种基于全氟化合物之间氟-氟相互作用的固相萃取技术,通过在目标分子上进行氟标签衍生,利用高氟化固相吸附剂实现特异性的分离纯化.这一技术在有机合成、催化,以及化学和生物分离分析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由于氟固相萃取和生物质谱技术之间良好的兼容性,两者联用结合的分析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简要介绍氟固相萃取技术原理的基础之上,重点综述了其在生物质谱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4.
When high mineral loads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are present, particula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acidic digestion protocols for wet chemical analysis. We report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mental recovery yields from five different pre-analytical acid digestion procedures for mineral-rich urban background PM10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city of Constantine (Northeastern Algeria). Five reference materials (NIST 1633b, UPM 1648, NAT-7, SO-2 and SO-4) were also digested according to the same protocols. The selected acidic digestion/extraction procedures are widely used for PM chemical analysis and comprise P1 (HNO3/HF/HCl), P2 (HCl/HNO3), P3 (HCl/H2O2/HNO3), P4 (HNO3/HF/HClO4) and P5 (HNO3/H2O2); the latter assisted with microwave digestion. Elemental recovery yields were compared for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typically determined in PM for source apportionment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evidenced large differences. For most elements, the bulk extraction procedures (requiring the use of HF) allowed a full elemental recovery, particularly for elemen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luminium silicate species and oxides that are resistant to mild acid attack. In contrast, in the extraction protocols without HF low recovery yields were obtained for elements such as Al, Ti, Zr, Sc and other aluminium silicate-related elements in PM10 samples with high mineral dust load. We highlight that the European standard digestion method EN-14902:2005 should be applied specifically for the metals for which this method was developed, but caution should be taken when the analysis of other elements in PM is required, especially in urban areas where road and vehicle wear dust is likely to be a major component of ambient PM. When using wet chemistry analysis for PM source apportionment studies, we strongly recommend HF bulk dissolution of sample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when coupled with an appropriate analytical tool.  相似文献   
955.
以工业废料粉煤灰微球为基质,氧氟沙星 (OFL) 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印迹材料MIP。通过紫外光谱法结合理论分析选择实验条件,并对该印迹材料结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印迹材料对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特异识别性和优良的亲和性。与以硅胶为载体制备的印迹聚合物相比,该材料吸附容量更高和印迹效果更好。将其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对鸡产品进行分离富集,与C18柱相比,分离富集效果更好。结合UPLC,对实际样品中氧氟沙星进行分析,回收率为82.0%-96.7%,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5%,可用于鸡产品中氧氟沙星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956.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同系物的含量。全血样品用酸性提取溶液稀释,过Bakerbond SPE C18固相萃取小柱,经甲醇-乙酸-水(49+2+49)混合溶液淋洗后用甲醇-氨水(98+2)混合溶液洗脱。经纯化后的洗脱液在Wakopak WS AS-Aqua(250 mm×4.6 mm,5μm)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与水(60+40)混合溶液,检测波长为228 nm。5种n-ABS同系物的C10~C14的质量分数在10.0~100.0 ng.g-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全血中各同系物回收率为78%~10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5)≤10%,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5)≤13%。  相似文献   
957.
以1-(2-噻唑偶氮)-2-萘酚(TAN)为络合试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为萃取剂,浊点萃取同时富集Cr(Ⅲ)和Cr(Ⅵ),并于RP-C18柱上,用含4.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0.03mol/L HAc-NaAc缓冲溶液(pH5.5)的甲醇-水(体积比69∶31)溶液为流动相,对富集的Cr(Ⅲ)和Cr(Ⅵ)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离、测定。对浊点萃取时溶液的pH值、TAN和Triton X-114的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100μg/L的Cr(Ⅲ)和Cr(Ⅵ)进行7次平行测定,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0.9%,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7%和2.7%。Cr(Ⅲ)和Cr(Ⅵ)的线性范围均为50~5 000μg/L,检出限分别为7.5、3.5μg/L。大部分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铬形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58.
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19种抗生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ng/L)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5类共19种抗生素的同时定量检测方法。水样通过HLB萃取小柱富集后,以C18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LC-MS/MS进行定量分析。选择电喷雾正电离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内标法定量。19种抗生素在0.5~1 000μ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定量下限(S/N=10,1 000倍浓缩)为0.1~0.5 ng/L。以纯水和河水(黄浦江水)作为基底,13C-咖啡因为内标物,加标质量浓度为20、100 ng/L时,抗生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5%~125%和77%~13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6.9%和0.9%~6.5%,表明所建立的测试方法准确可靠。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水受到了抗生素污染,共检出15种抗生素,检出的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污染质量浓度分别为13.0~56.9、12.2~103.4、53.8~84.8、3.1~26.2、16.5~181.6 ng/L。  相似文献   
959.
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总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Bond ElutPCB SPE小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多氯联苯的总量,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4% ~106%,相对标准偏差为4.2% ~8.4%,多氯联苯总量的方法检出限为2.25 ng/g.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大部分土壤及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总量的快速筛查分析.  相似文献   
960.
饮料中红花黄色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对从红花中提取纯化的红花黄色素进行结构分析,其包含对羟基红花黄A(34.0%)、红花黄A(27.4%)、脱水红花黄B(23.2%)和红花黄C(8.3%)4种主要成分。建立了测定碳酸类、果汁类饮料中4种色素成分的SPE/UPLC检测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填料,自制SPE固相萃取柱,对饮料中的红花黄色素进行吸附解吸,通过优化固相萃取条件,使得各组分的回收率为84%~116%,相对标准偏差为0.78%~6.6%。各组分在0.40~17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均不小于0.998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