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6篇
化学   327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51篇
物理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顾大明  王余  顾硕  张传明  杨丹丹 《化学学报》2013,71(10):1354-1364
锂空气电池是介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之间的一种新一代高性能绿色二次电池, 其理论比能量高达11140 Wh/kg (Li), 是锂离子电池的6~9倍, 同时具有输出电压稳定、环境友好等优点, 应用前景广阔. 电解液是电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决定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述了锂空气电池中有机电解液、离子液体和固态电解质等三种非水基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系统阐述了各电解液不同化学性质(电化学稳定性、离子导电率、极性)、物理性质(如介电常数、黏度、氧气溶解度、吸湿性)和物理化学性质(对阴极材料的浸润能力等)对锂空气电池放电比容量、大电流放电能力和循环性能的影响,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2.
张永龙  胡学步  徐云兰  丁明亮 《化学学报》2013,71(10):1341-1353
由于电子和信息行业的需要, 过去十年锂离子电池得以快速发展. 目前, 锂离子电池仍呈现需求量增长的趋势, 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促使寻找一种比碳/石墨材料更安全, 循环性能更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的需求. 尖晶石型Li4Ti5O12作为“零应变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价格便宜、容易制备、较高的平台电压和良好的安全性, 已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 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由于形貌选择对于Li4Ti5O1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球形、多孔(中空)结构、纳微结构、核壳结构等不同形貌Li4Ti5O12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结了各种形貌的优点, 已解决和待解决的问题, 常用合成方法以及各自的适应领域; 并对Li4Ti5O12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3.
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大明  张传明  顾硕  张音  王余  强亮生 《化学学报》2012,70(20):2115-2122
锂-空气电池理论比能量高达3622 Wh·kg-1(设阴极还原产物为Li2O2), 远超过目前已有的任何电池, 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二次电池. 然而, 目前其实用化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其商用之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对影响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因素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结了阴极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电解质的种类及组成、阴极疏水膜、电池结构设计、电池的组装及充、放电的工艺过程等对电池比能量、比容量以及循环性能等的影响, 概述了锂-空气电池的表征手段, 并对锂-空气电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4.
掌握甲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爆燃特性对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具有安全保 障作用,对涉及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其他工业过程如煤炭气化、惰化、抑爆、泄爆等应急处置和安防设计具有指 导价值。为推动相关学科的进步,分类回顾了甲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爆燃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涉 及爆燃范围、爆燃压强、惰化等爆燃特性的实验研究以及爆燃范围领域的理论研究,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各个研 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可比性和适用面,理论预测方法可靠性的评价 方法与指标,理论预测方法的适用面从常温常压条件向更复杂的情形扩展3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5.
铱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钰娟  杨定乔  龙玉华 《有机化学》2009,29(10):1522-1532
铱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是一种合成手性支链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铱催化的烯丙基衍生物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配体和烯丙基衍生物结构, 亲核试剂的类型, 溶剂及添加剂等因素对烯丙基取代反应的影响, 并对烯丙基取代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6.
Mg2SnO4具有典型的反尖晶石结构,由于存在大量缺陷,非常适合作为长余辉材料的基质材料,而且其成本低,结构稳定光学性能优异,应用前景非常广泛。通过在反尖晶石结构的Mg2SnO4材料中掺杂不同离子可以制备出不同性质的长余辉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Mg2SnO4系长余辉材料的常用的制备工艺方法和发光机理,从离子掺杂的角度分析其性能,并对反尖晶石结构的Mg2SnO4系长余辉材料在防伪、信息存储、成像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7.
氧化硅(SiO2)气凝胶是一种高效隔热材料,具有高孔隙率、低导热系数、低密度等优点,在隔热保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纯SiO2气凝胶高温时易烧结,严重限制了SiO2气凝胶的使用.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提高SiO2气凝胶耐温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提高SiO2气凝胶耐温性能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8.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富含水分、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与游离氨基酸等,是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之一。然而,其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或操作不当等因素会引起品质下降,引发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反射和透射等特性来确定其成分含量的检测技术。该技术作为食品分析方法之一,在食品领域中应用广泛,可进行从气体到液体,从匀浆到粉末,从固体材料到生物组织等样品的快速精准与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无损,安全高效,多组分同时测定等特点。主要对常用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予以说明,综述了该技术在水产品鲜度评价、掺伪分析、质量评估与货架期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与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该技术应在进一步提升水产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通过与各类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多种检测技术相融合等法来实现全面评价水产品品质的最终目标,以使其在水产品快速检测过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9.
过渡金属三元化合物由于其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并被应用于电子、光学和光电设备等领域。 本文对近几年过渡金属三元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对比讨论了其电化学性能与优缺点,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0.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在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预测研究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分析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加卸载响应比理论自身及其在地震和滑坡预测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并就该理论的两个新进展进行分析,对促进该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