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41篇 |
免费 | 2381篇 |
国内免费 | 423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112篇 |
晶体学 | 688篇 |
力学 | 1471篇 |
综合类 | 200篇 |
数学 | 6535篇 |
物理学 | 76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909篇 |
2022年 | 1056篇 |
2021年 | 1027篇 |
2020年 | 2147篇 |
2019年 | 1663篇 |
2018年 | 1469篇 |
2017年 | 1475篇 |
2016年 | 1707篇 |
2015年 | 1346篇 |
2014年 | 1629篇 |
2013年 | 4437篇 |
2012年 | 1740篇 |
2011年 | 1303篇 |
2010年 | 1073篇 |
2009年 | 1087篇 |
2008年 | 1123篇 |
2007年 | 1220篇 |
2006年 | 1106篇 |
2005年 | 971篇 |
2004年 | 900篇 |
2003年 | 705篇 |
2002年 | 650篇 |
2001年 | 536篇 |
2000年 | 462篇 |
1999年 | 413篇 |
1998年 | 362篇 |
1997年 | 324篇 |
1996年 | 288篇 |
1995年 | 239篇 |
1994年 | 216篇 |
1993年 | 152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3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2篇 |
197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91.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特点,从几个方面、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2.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并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3.
94.
95.
气相爆轰波在分叉管中传播现象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研究气相爆轰波在分叉管中的传播现象.用二阶附加半隐龙格-库塔法和5阶WENO格式求解二维欧拉方程,用基元反应描述爆轰化学反应过程,得到了密度、压力、温度、典型组元质量分数场及数值胞格结构和爆轰波平均速度.结果表明:气相爆轰波在分叉管中传播,分叉口左尖点的稀疏波导致诱导激波后压力、温度急剧下降,诱导激波和化学反应区分离,爆轰波衰减为爆燃波(即爆轰熄灭).分离后的诱导激波在垂直支管右壁面反射,并导致二次起爆.畸变的诱导激波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中均发生马赫反射.分叉口上游均匀胞格区和分叉口附近大胞格区的边界不是直线,其起点通常位于分叉口左尖点上游或恰在左尖点.水平支管中马赫反射三波点迹线始于右尖点下游.分叉口左尖点附近的流场中出现了复杂的旋涡结构、未反应区及激波与旋涡作用.旋涡加速了未反应区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射激波与旋涡作用并使旋涡破碎.反射激波与未反应区作用,加速其反应消耗,并形成一个内嵌的射流.数值计算得到的波系演变和胞格结构与实验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96.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C波段的新型平面结构异向介质,它除了带宽宽和损耗小外,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能够实现工作频段的平移,频率平移范围为4—20 GHz.基于电磁波由自由空间入射半无限大异向介质平板的传输和反射数据,计算出了电波在其中传播时的相速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所讨论的异向介质确实在预想的频段上表现出后向波特性;同时利用相位观察法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的后向波特性,从而肯定了异向介质的存在.
关键词:
异向介质
宽频带
小单元
后向波特性 相似文献
97.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主要有物理实验专题网站、实验教学网络管理、实验类网络课程及远程控制物理实验.本文简要介绍了各个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8.
以高纯ZnO为靶材,氩气为溅射气体,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石英衬底上生长出纤锌矿结构的富锌ZnO薄膜.薄膜沿(002)择优取向生长,厚约为1.2μm,呈现电绝缘特性.将溅射的ZnO薄膜在10-3Pa,510~1 000 K的温度范围等温退火1 h,室温Hall测量结果表明ZnO薄膜的导电性能经历了由绝缘—n型—p型—n型半导体的变化.XPS测试表明ZnO薄膜的Zn/O离子比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一直是富锌ZnO,说明未掺杂的富锌ZnO也可以形成p型导电.p型未掺杂富锌ZnO薄膜的形成可归因于VZn受主浓度可以克服VO和Zni本征施主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99.
100.
Huai-Chun Zhou Yu-Bo HouDong-Lin Chen Chu-Guang Zheng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2002,74(5):605-620
A parallel-plane space filled with absorbing, emitting, isotropically scattering, gray mediu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boundary intensity and boundary temperature profiles are calculated for the inverse analysis. For the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temperature,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coefficient profiles in the medium, the sum of residuals of boundary intensity and temperature after being weighted by a balance factor is minimized through using a Newton-type iteration algorithm and the least-squares method. To avoid over-updating for the parameters, the relative updating magnitude during the iteration process is constrained not to be >0.5. It is shown that the boundary intensity measurement alone is not enough to estimate simultaneously the temperature (source) and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both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when the measurement data contain sensitive random errors. The boundar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an serve as a necessary supplementation to the boundary intensity to make this kind of inverse radiative transfer problem resolvable. It was shown that a compens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makes it difficult to fix them accurately. Parabolic profiles for the three parameters are used to validate the estimation method. When the optical thickness approaches 4.0, the results for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are not acceptable, although the result for temperature profile is reasonable. This means the method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