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52篇
  免费   4473篇
  国内免费   4316篇
化学   34170篇
晶体学   427篇
力学   996篇
综合类   251篇
数学   869篇
物理学   1072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1198篇
  2021年   1119篇
  2020年   1447篇
  2019年   1291篇
  2018年   1190篇
  2017年   1420篇
  2016年   1828篇
  2015年   1705篇
  2014年   1786篇
  2013年   3017篇
  2012年   2520篇
  2011年   2375篇
  2010年   1936篇
  2009年   2311篇
  2008年   2144篇
  2007年   2516篇
  2006年   2258篇
  2005年   1979篇
  2004年   1824篇
  2003年   1585篇
  2002年   1341篇
  2001年   983篇
  2000年   954篇
  1999年   856篇
  1998年   707篇
  1997年   652篇
  1996年   590篇
  1995年   519篇
  1994年   457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318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39篇
  197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in and titanium ferrocyanides were studied as adsorbents for alkali metal ions, viz., 134Cs and 22Na, which represent radioactive wastes. The ferrocyanides were prepared in granular form. The tin version contained 11.2% water, while the titanium version contained 17.7% water. The exchange capacities for Cs+ and Na+ in the hydrated tin version were about 1.5 and 0.7 meq/g,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in the titanium version were 2.2 and 1.2 meq/g, respectively. Drying at 250°C decimated those capacities. The diffusional time constant of Cs+ at 25°C, determined via Fick's second law, was of order of magnitude 1 × 10–3 s–1, though there were minor differences due to particle size and the form of ferrocyanide. Similarly, the effective diffusivity was of order of magnitude 1 × 10–8 cm2/s. The titanium version responded slightly faster than the tin version. Likewise, equilibrium measurements in mixtures with sodium nitrate, potassium nitrate, or uranium oxide, showed that the titanium version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selectivity for Cs+ than did the tin version. Unfortunately, tests of complete elution of the Cs+ from the ferrocyanides were mostly disappointing. Work continues on that subject.  相似文献   
62.
63.
利用电子束离子源(EBIS)或者电子束离子陷阱(EBIT)产生的慢速高电荷态重离子束轰击金属靶面,离子束与靶面作用并复合辐射特征X射线;并将高荷态离子束采用离子光学系统会聚为微细束后再与靶面作用,能够辐射出微米甚至亚微米级、纳米级的微束斑X射线.本文介绍这一新型微束斑X射线源的结构、机理及其特性等.  相似文献   
64.
李雪春  王友年 《物理学报》2004,53(8):2666-2669
针对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在绝缘体表面制备硅薄膜工艺,采用一维脉冲鞘层模型描述介质靶表面的充电效应对鞘层厚度、注入剂量及靶表面电位等物理量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增高,表面的充电效应将导致鞘层厚度变薄、表面电位下降以及注入剂量增加,而介质的厚度对鞘层特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脉冲鞘层 绝缘介质 充电效应  相似文献   
65.
强流束晕-混沌的外部磁场开关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远  罗晓曙  翁甲强 《物理学报》2004,53(12):4131-4137
研究了强流离子束在周期聚焦磁场通道中束晕-混沌的外部磁场开关参数控制方法. 将该方法应用在多粒子模型中,实现了对5种不同初始分布质子束的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得到了消除束晕及其再生现象的理想结果.在强流加速器系统中,由于外部磁场是可测和可调 的物理量,因此该控制方法有利于实验研究,可为强流质子加速器中周期聚焦磁场的设计和实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强流离子束 周期聚焦磁场通道 束晕_混沌 混沌控制 开 关控制  相似文献   
66.
离子束增强沉积VO2多晶薄膜的温度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金华  袁宁一 《物理学报》2004,53(8):2683-2686
用改进的离子束增强沉积方法和恰当的退火从V2O5粉末直接制备了VO2多晶薄膜.实验测试表明,薄膜的取向单一、相变特性显著、结构致密、界面结合牢固、工艺性能良好,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最高可达4.23%/K.从成膜机理出发,较详细地讨论了离子束增强沉积 VO2多晶薄膜的TCR高于VOx薄膜的TCR的原因.分析认为,单一取向的VO2结构使薄膜晶粒具有较高的电导激活能,致密的薄膜结构减少了氧空位和晶界宽度,使离子束增强沉积 VO2多晶薄膜结构比其他方法制备的VOx薄膜更接近于单晶VO2是其具有高TCR的原 关键词: VO2多晶薄膜 离子束增强沉积 热电阻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67.
强流离子束离子径向密度分布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龙  翁甲强  方锦清  罗晓曙 《物理学报》2004,53(12):4126-4130
对初始分布为K-V分布的离子束进行模拟研究.除观察到存在束晕现象外,还发现离子束在通 道内运行过程中,离子沿径向密度分布发生了变化. 通过延迟反馈控制,不仅可以消除束晕 ,而且只要控制参数适当,也可以使束中心部分呈均匀分布状态. 关键词: 强流离子束 束晕 填充因子 离子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68.
稀土固体是重要的激光和光电子材料。目前 ,由于以宽带信号和太赫兹比特数据传输率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稀土固体材料的相干瞬态动力学过程成为宽带与高速信息光子学的基本物理问题之一。研究了室温下稀土粉末样品Eu3+ ∶Y2 O3自由感应衰减的相干瞬态光谱 ,这有助于理解有效的光吸收动力学、激发态弛豫、相干能量传递和超短光脉冲在稀土固体中的传播。用一对紫外飞秒相干光脉冲作用于稀土粉末样品Eu3+ ∶Y2 O3,然后监测物质激发态的布居数随两个激发脉冲之间的延时的变化 ,测量到其自由感应衰减量子拍 (FID) ,从拍频周期分析确定了其能级精细结构 ,能级的退相时间长达皮秒量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对稀土离子的量子干涉的研究 ,表明其在受激受控光放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用2D3V PIC粒子模拟方法得到了超短脉冲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高能离子产生的图像,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在靶前后表面都观察到了高能离子的产生,并诊断了离子能谱。模拟结果表明,在靶前表面所产生的高能离子,角分布较大,在向靶内输运过程中会损失能量;在靶后表面产生的高能离子,定向性很好,能获得很高的能量。模拟得到的离子能量和实验观测结果在量级上相符。  相似文献   
70.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hemical bonding in a recently synthesized inorganic fullerene-like molecule, [CuCl]20[Cp*FeP5]12[Cu-(CH3CN) + 2Cl]5 has been studied by a density functional approach. Geometrical optimization of the three basic structural units of the molecule is performed with Amsterdam Density Functional Program. Th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Localized MO’s obtained by Boys-Foster method give a clear pic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ing in this molecule. The reason why CuCl can react with Cp*FeP5 in solvent CH3CN to form the fullerene-like molecule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soft-hard Lewis acid base theory and a new concept of coval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