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775篇
化学   2982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235篇
物理学   14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We report observations of single‐molecule detection of thionine and its dynamic interactions on aggregated gold nanoparticle clusters using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Spectral intensities we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size of Au nanoparticles studied (from 17 to 80 nm) at thionine concentration below 10−12 M or at single‐molecule concentration levels. Raman line separations and, in particular, spectral fluctuations and blinking were also observed, suggesting temporal changes in single molecular motion and/or arrangements of thionine on Au nanoparticle surfaces. In contrast, by using dispersed Au nanoparticles, only ensemble SERS spectra could be observed at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 10−8 M thionine), and spectral intensities varied with the size of Au nanoparticle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62.
袁传勋  潘见  胡学桥  徐靖  开桂青 《色谱》2008,26(1):68-74
通过半制备色谱柱从银杏内酯B(GB)中分离出一种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该衍生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是GB的3.0倍左右;紫外光谱结果显示:该衍生物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2.1 nm,最大吸光值为2.29×104,大约是GB的最大吸光值的100倍,说明是π→π*电子跃迁的结果,表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共轭双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衍生物在正离子模式下产生的分子离子峰为m/z 429.1(M+Na)+,负离子模式下产生的分子离子峰为m/z 405.2(M-H)-,与GB的分子离子峰质荷比相差18,且与GB具有相似的解离模式。GB对热稳定,而该衍生物对热相对不稳定。pH对两者的关系影响不大,当pH值逐渐增高时,衍生物的开环速度比GB快。溶剂和温度的综合作用对衍生物的稳定性影响更加显著,GB在聚乙二醇溶液中分别于50 ℃下保存15 h和120 ℃下保存4 h后其中的衍生物峰全部消失;将该溶液于120 ℃下保存4 h后分析,除有主峰GB外,在保留时间为1.2~3.0 min范围还伴随有小峰出现,这说明衍生物处于高能态,GB相对较为稳定,两者共存,且相互转化;在特定条件下衍生物能全部转化为GB。  相似文献   
963.
加压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荞麦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廉玫  许峰  观文娜  徐媛  关亚风 《色谱》2008,26(4):484-488
用所研制的24位全自动加压溶剂萃取仪(APLE),以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1)为溶剂,在100 ℃和10 MPa条件下,对荞麦样品中残留的7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萃取,并通过气相色谱对萃取液进行定量分析。萃取的绝对回收率为68%~126%,相对标准偏差为1.2% ~14.7%,检测下限为0.051~0.18 ng/g。与索氏提取法对比,相对提取回收率为116%~148%,表明萃取收率高于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964.
头发中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敏  向平  沈保华  王萌烨 《色谱》2008,26(4):454-459
建立了建康人头发中内源性类固醇兴奋剂睾酮、表睾酮、雄酮、苯胆烷醇酮和脱氢表雄酮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头发经碱水解后,以乙醚提取,经衍生化后采用G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达0.1~0.2 pg/mg;提取回收率为74.6%~104.5%;日内测定的准确度为90.1%~113.7%,日内及日间测定的精密度均小于17.5%。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80例中国健康人头发中睾酮、表睾酮、雄酮、苯胆烷醇酮和脱氢表雄酮的生理水平,为内源性类固醇兴奋剂滥用的判断提供了方法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65.
毛细管区带电泳用于多种类兴奋剂的同时快速分离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肖惠  童萍  冯强  张兰 《色谱》2008,26(4):444-448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检测包括利尿剂、蛋白同化剂、β-阻断剂、麻醉剂、β2-激动剂、刺激剂等6类8种兴奋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法。优化的色谱条件为:以50 mmol/L甲酸铵-氨水(pH 7.8)缓冲液为运行液,于3 kPa下进样10 s,分离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14 nm。在此条件下,8种兴奋剂在7 min内实现了快速的基线分离。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8种组分的浓度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为0.2~0.7 μg/mL。该方法快速,分析成本低,无污染,非常适用于多种类兴奋剂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66.
董娅妮  方群 《色谱》2008,26(3):269-273
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法用于蛋白质分离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按照分离模式的不同,综述了各种应用于蛋白质分离的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系统,讨论了抑制芯片中的蛋白吸附的各种方法,并展望了芯片毛细管电泳系统在蛋白质分离领域的发展前景。引用文献47篇。  相似文献   
967.
王庆国  李小文  刘波  蔡力行  程镕时 《色谱》2008,26(2):262-265
差减凝胶渗透色谱(D-GPC)以已知的标准样品溶液作淋洗剂,样品溶液作进样试液,通过内部差减,快速准确地给出样品溶液与标准样品溶液各组分之间的差异。以聚乙二醇(PEG200)的浓度识别以及3种啤酒的品牌识别为例,通过比较常规GPC与D-GPC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说明D-GPC方法在啤酒质量控制和品牌识别等方面所具有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8.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a great number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 of molecules with cage-like structures, such as fullerenes and poly- hedral hydrocarbons. Each of these molecules has only one cage, such as C60 and dodecahedrane. As is well known, every carbon atom can form four single bonds with other atoms. Since each carbon atom at the cage surface of the carbo-polyhedral molecule only forms three bonds with other carbon atoms, it may form the fourth singl…  相似文献   
969.
计算7Li2振动能级煌振动-转动能级的辛格式矩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辛格式矩阵法计算了双原子分子7Li2在A1Σu+态的振动能级和振动-转动能级,并与Ley-Koo等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显示,辛格式矩阵法是收敛的和可靠的,是计算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能级和振动-转动能级的合理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970.
在MP2/6-311++G(d,p)和QCISD(t)/6-311++G(3df,2p)(单点)水平下计算得到9个异构体和10个过渡态的HAsS2体系势能面.异构体cis-HSAsS(E1)的能量最低,其次是trans-HSAsS(E2)、具有AsSS三元环的立体HAs(S)S(Cs,E3)和HAs(S)S(C2v,E4)结构的异构体,能量分别比cis-HSAsS高1.46,60.78和93.63kJ/mol.根据体系的势能面,异构体E1,E2,E3和E4具有一定的动力学稳定性.AsH和S2第一步反应产物将会异构化为具有较高动力学稳定性的异构体E3,而SH和AsS第一步反应产物将会异构化为E1.计算结果与HNO2,HNS2,HPO2,HPS2和HAsO2等价电子相同的分子的势能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