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1篇
  免费   1627篇
  国内免费   1371篇
化学   8854篇
晶体学   81篇
力学   734篇
综合类   203篇
数学   6438篇
物理学   31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1122篇
  2012年   1012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1019篇
  2007年   1127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962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731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07篇
  2000年   494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2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合成了含不同端基取代基的偶氮苯三臂星形侧链液晶聚合物. 均苯三酚与2-溴异丁酰溴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三官能团引发剂, 引发偶氮苯单体6-[4-(4-甲氧基苯基偶氮)酚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MMAzo)或6-[4-(4-乙氧基苯基偶氮)酚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EMAzo)的ATRP反应.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对星形聚合物进行表征. 星形聚合物的液晶性与相应均聚物相似, 但偶氮苯端基取代基的不同导致星形聚合物的液晶性差别显著. 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星形聚合物呈现明显的异构化转变.  相似文献   
952.
高才  王铁军  周国燕  华泽钊 《化学学报》2007,65(21):2393-2400
为了验证基于位形熵的非线性Adam-Gibbs协同松弛模型(AGV)能否用于描述小分子氢键液体的协同松弛行为,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了连续升降温条件下1,2-丙二醇及其四种水溶液在115~230 K之间的比热容, 利用曲线拟合技术获得AGV模型参数. 结果表明, AGV模型可以重现体系的实验比热容数据. 1,2-丙二醇表现出与其水溶液明显不同的松弛行为, 但水含量的变化对松弛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 利用AGV方法和Johari方法分别对协同重排活化能(Δμ')和协同重排域(CRR)尺寸(z*)作了分析. 只有选择比聚合物大得多的某一协同重排位形数, 以AGV方法得到的z*才不至于没有物理意义. Johari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 Tg温度下1,2-丙二醇的CRR内有约3个分子, 但对应的协同重排位形数(W*)却较聚合物高出很多. Donth的基于热力学温度波动理论的分析表明, 1,2-丙二醇及其水溶液的CRR尺寸随组分的变化趋势可与Δμ'和非指数参数的分析结果相吻合, 但得到的1,2-丙二醇的CRR内有约350个分子, 从而和Johari的分析结果产生巨大差别.  相似文献   
953.
韩帅兵  段艳林  李菲菲 《化学学报》2007,65(23):2750-2754
利用自制的凹形电极在铂基底电极上直接构建了葡萄糖氧化酶微米点. 首先, 将电聚合和电化学刻蚀法相结合制备了凹形铂微米电极. 然后将此种电极作为参比及辅助电极, 基底铂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在合适的条件下(浓度、一定量Triton X-100存在、电极电位等)由于电极表面pH的降低可以在铂电极上电沉积这一特性, 将酶固定在铂基底电极上, 微修饰得到了具有活性的葡萄糖氧化酶微米点. 最终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对所得微米点进行了表征. 所得微米点直径约20 μm, 且具有催化活性. 该方法简便, 干扰因素较少.  相似文献   
954.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2):209-219
ABSTRACT

Indirect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ic (DPV) determination of aluminum in the presence of 3, 4-dihydroxyphenylalanine (L-dopa) with glass carbon electrode as working electrode has been described. The method relies on the decrease of DPV anodic peak current of L-dopa with the addition of AlIII The decreasing value of the peak current is linear with the increase of AlIII concentration.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pH 4.8, 6×10?4 M L-dopa, 0.06M NaAc - HAc 1buffer solution), the linear ranges are 4.0×10?7 - 5.2×10?6 M and 7.2×10?6 - 4.5×10?5 M.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8×10?6 M aluminum is 1.0% (n = 8)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3.5×10?7 M. A number of foreign species for interference have been studied.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rmine aluminum in drinking water, synthetic renal dialysate and urine samples.  相似文献   
955.
干细胞迁移机理的近场扫描光学显微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置于甲基纤维素碟中形成VEGF的浓度梯度分布,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于此浓度梯度中培养,观察VEGF能否诱导MSCs定向迁移。应用近场扫描光学显微术(Near-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y,NSOM)同时获取了VEGF诱导前后的MSCs的形貌和光学信息。结果表明,近场光学图观测到形貌图上所没有的黑色斑点,分析认为这些黑斑为细胞的黏着斑。近场光学图显示经过VEGF诱导后细胞的黏着斑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对诱导前后干细胞的骨架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胞骨架由诱导前的无序状态转变为诱导后的有序状态,说明诱导后的干细胞处于迁移状态。光学超微结构图则显示了诱导后干细胞表面的光学细节比诱导前细胞大量增加,出现了大量直径约200 nm的光斑,这是由于细胞表面大量分泌黏附分子等蛋白分子引起的,这些结果为VEGF能够诱导MSCs进行定向迁移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可视化证明。也表明NSOM不但能提供高分辨的光学分辨率,还可提供生物细胞精细结构的更深层次的光学信息。  相似文献   
956.
The 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5-bromo-1-Benzofuran-2-yl)(phenyl)-O-methacrylketoxime (BPMKO) with 2-(4-acetylphenoxy)-2-oxoethyl-2-methylacrylate(AOEMA)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1, 4-dioxane at 65°C ± 1 and was analy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1H-NMR, 13C-NMR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Elemental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lar fractions of BPMKO and AOEMA in the copolymers. The monomer–reactivity ratio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copolymerization equation using Kelen-Tüdõs and Finemann-Ross linearization methods. The reactivity ratios indicated a tendency toward random copolymerization. The polydispersity indices of the polymers were determin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suggested a strong tendency for chain termination by disproportionation. The thermal behaviors of copolymers with various compos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opolymer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PMKO content in the copolymers. All the products showed moderate activity against different strains of bacteria and fungi.  相似文献   
957.
958.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伏安法测定氯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霉素(CAP)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pH=2.0的0.1 mol/LKCl-HCl底液中,CAP在该修饰电极上有一灵敏的还原峰(Ep=-0.36 V vs.Ag/AgCl),峰电流与CAP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6.0×10-6~2.7×10-4mol/L,检测限达3.0×10-6mol/L.该方法灵敏、准确,用于模拟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9.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含苯胺(An)的硫酸溶液为电解质,采用循环伏安技术在Pt微盘电极上得到随机、不连续沉积的聚苯胺(PAn)微颗粒和PAn膜.实验结果表明:H2SO4浓度、苯胺浓度、电位扫描上限和扫速对电化学合成随机、不连续沉积的PAn微颗粒具有重要影响.不连续随机沉积的PAn微颗粒电极与PAn膜电极在锂离子(Li-ion)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行为有明显差异,不连续随机沉积的PAn微颗粒电极可以清楚地得到氧化还原电流峰,而PAn膜电极无法形成清晰的氧化还原电流峰.采用较缓慢扫描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结晶"的不连续PAn颗粒电极,该种电极可以同时具有高比能量和可逆性能.  相似文献   
960.
分别合成了疏水和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并制备了相应的两种离子液体修饰的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量结果显示,细胞色素C在离子液体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子传递过程为一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也可用作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有效促进剂。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测量结果得到了与循环伏安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