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288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4 毫秒
31.
聚苯胺;现场化学氧化聚合;掺杂;可溶性;导电性  相似文献   
32.
乙二醇溶剂热合成的CeO2的可逆氧化还原性及CO2捕获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乙二醇的还原性,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了表面具有丰富氧空穴的CeO2-GST纳米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位H2还原-O2氧化循环和CO2原位红外漫反射表征,并研究了其可逆氧化还原性及CO2捕获性能. 结果表明,与CeO2-nanorod和柠檬酸溶胶法合成的CeO2-CA样品相比,CeO2-GST纳米晶具有最好的可逆氧化还原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同时在50 ℃下具有最好的CO2吸附性能(149 μmol/g). 利用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研究了CO2在还原CeO2表面的吸附情况,发现CO2主要以双齿碳酸盐和桥连碳酸盐两种形式吸附在CeO2表面,其中桥连碳酸盐物种不稳定,He吹扫可脱附. 此外,CO2在CeO2-nanorod上还会生成稳定的甲酸盐和单齿碳酸盐物种.  相似文献   
33.
杨璐  王俊程  赵季若  冯莺 《化学通报》2017,80(12):1110-1115
氯化原位接枝过程是一种基于自由基反应的改性聚合物新方法,经该方法改性的聚合物性能显著改变,充分展现了弱影响、强响应的特征。本文简述了氯化原位接枝反应过程、机理,剖析了氯化原位接枝产物的结构特征,并对各类接枝共聚产物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详细介绍了各类接枝产物的不同用途,例如用于热塑性弹性体、木板粘合剂、增韧改性剂、成膜涂料等。最后对氯化原位接枝过程更广泛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采用CO和NO作为探针分子,应用原位红外光谱法(in-situ FT-IR)和程序升温还原(H2-TPR)对Mo/γ-Al2O3和Co-Mo/γ-Al2O3加氢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了加氢脱硫(HDS)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Co-Mo/γ-Al2O3催化剂表面存在三个吸附位;在Mo/γ-Al2O3催化剂中加入助剂钴对钼吸附位起到显著的改性作用,并且引入新的活性中心,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着钼含量的增加,活性中心数目逐渐增多;用CO-NO共吸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了Co-Mo/γ-Al2O3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信息,证明不同的Mo中心分别吸附CO和NO,并将它们区分开来,解决了不同活性中心的光谱互相重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利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具有丰富含氧基团的特点,采用原位生长法将经典的亚铁三氮唑自旋转换(SCO)配位聚合物[Fe(Htrz)2(trz)](BF4)负载到二维材料GO的表面。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SEM、TEM、拉曼等手段对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SCO-GO)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光谱表征发现,复合材料的FTIR和PXRD特征峰为GO和[Fe(Htrz)2(trz)](BF4)特征峰的叠加,初步证明了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已成功制备。SEM和TEM分析直观地显示立方体状的[Fe(Htrz)2(trz)](BF4)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表面,且随着原位生长时间的增加,GO表面的[Fe(Htrz)2(trz)](BF4)的负载量增加、尺寸增大。拉曼图谱表明[Fe(Htrz)2(trz)](BF4)负载到GO表面后,氧化石墨烯特征拉曼峰的强度比(ID/IG)增大,说明氧化石墨烯的缺陷密集程度增大,[Fe(Htrz)2(trz)](BF4)纳米颗粒与石墨烯之间的作用力增强。磁性测试表明不同自组装时间(1、6、12 h)的SCO-GO复合材料的T1/2↑分别为381.1、381.5和382.4 K,T1/2↓分别为345.9、345.0和344.8 K,其磁滞回线宽度分别为35.2、36.5和37.6 K,这是由于不同自组装时间的SCO-GO复合材料中[Fe(Htrz)2(trz)](BF4)的负载量和尺寸的差异导致的。DSC分析结果和磁性结果一致,证实了SCO-GO复合材料自旋转变温度向高温区移动。  相似文献   
36.
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不同物质的量配比的CoPc(β-OC6Cl5)4/SnO2复合材料,利用UV,IR和XRD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条件下测定其对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反应产率.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紫外光谱中出现红移现象,红外光谱中出现了M—O的振动吸收峰,XRD谱图中显现出SnO2晶粒变小,说明CoPc(β-OC6Cl5)4与SnO2之间形成部分化学键,负载量物质的量分数为4%的CoPc(β-OC6Cl54)/SnO2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37.
范子琳  杨更亮  张国庆  刘海燕  陈义 《化学学报》2004,62(12):1176-1179,MJ06
实验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扉(AIBN)为引发剂,正十二醇和甲苯为致孔剂直接在液相色谱柱中制备了氨基安替比林分子烙印柱.讨论了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中的色谱行为及作用机理.实验表明,在水相中烙印柱具有很强的保留性能,氨基安替比林的保留因子可达到94.41.结果认为离子作用和疏水作用是使得氨基安替比林及类似物具有很强的保留性的重要原因,为研究模板聚合物的结合特性,采用前流分析法分别测定了氨基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在烙印柱上的吸附等温线.实验表明,分子烙印聚合物对烙印分子表现了较高的选择性,这和通过比较各物质在分子烙印柱和空白柱上保留因子所获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8.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醋酸乙烯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浮液。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以及透射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的分散状况及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对复合浮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增加,复合乳液的干态,湿态粘接强度均而明显提高;乳液的粘度减小;复合乳液的胶膜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39.
采用AFM、XRD和EDS等手段,对TiNi合金在空气中、400—800℃下形成的氧化膜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TiNi合金表面原位热氧化膜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Ni合金在空气中氧化原位形成的氧化膜的结构主要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不同温度下生长的氧化膜存在择优取向;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所制备的TiO2/TiNi电极的稳态光电流和开路光电压随氧化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700℃所制备的TiO2/TiNi电极的稳态光电流最大.  相似文献   
40.
The dendrite growth process of transparent NaBi(WO4)2 with small prandtl and high melting point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in-situ observ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images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striction effect on the dendrite growth,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arms and branches and the convection in the melt. The dendrite growth rate was time dependent, and the rate of arm growth reached the maximum 5.8 mm/s in the diffusive-advective region and rapidly decreased in the diffusive-convective region. The growth rate of branch had the same change trends as the arm's. Based on the EPMA-EDS data of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quenched NaBi(WO4)2 melt,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component differences from stoichiometric concentration in the melt near the interface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