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0篇 |
免费 | 1271篇 |
国内免费 | 45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974篇 |
晶体学 | 15篇 |
力学 | 76篇 |
综合类 | 14篇 |
数学 | 62篇 |
物理学 | 43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291篇 |
2021年 | 321篇 |
2020年 | 353篇 |
2019年 | 311篇 |
2018年 | 260篇 |
2017年 | 327篇 |
2016年 | 384篇 |
2015年 | 354篇 |
2014年 | 608篇 |
2013年 | 525篇 |
2012年 | 432篇 |
2011年 | 445篇 |
2010年 | 348篇 |
2009年 | 372篇 |
2008年 | 362篇 |
2007年 | 355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9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到病虫害等外界因素侵染,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测诊断和科学的防治,极易引起农药喷洒不当或过量,不仅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在广西大棚厚皮甜瓜上发生了一种严重的由瓜类尾孢(Cercospora citrullina)引起的甜瓜叶斑病,导致甜瓜减产和种植户的经济损失。故此应用高光谱成像开展甜瓜叶片的尾孢叶斑病检测,获取健康甜瓜叶片和受瓜类尾孢感染的具有不同病变程度的甜瓜叶片在380~1 000和900~1 700 nm的高光谱图像,选取感兴趣区域并获取相应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比较发现健康叶片和不同病变程度叶片染病区域的平均反射率差异显著。在540 nm处附近,健康叶片和病变程度轻微的叶片的光谱具备波峰形态,随着病变程度增加,波峰逐渐消失;在700~750 nm处附近,叶片反射率曲线急剧上升,出现绿色植物光谱曲线显著的“红边效应”特征;750~900 nm范围,健康叶片与轻微病变区域的光谱反射率变化趋于平稳,而其他病变区域的反射率呈上升趋势,且健康叶片的反射率高于病变区域,反射率随病变程度增加而下降,这一变化规律一直持续到近红外波段的900~1 350 nm范围。运用主成分分析、最小噪声分离法观察叶片早期病变的特征,经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噪声分离法处理后,特别是对于早期病变,样本受感染后发病的区域更为明显。基于高光谱图像提取的前三个主成分得分绘制三维散点图,虽然不同病变程度的部分样本有重叠,但病变样本与健康样本的分布区分明显。应用K-近邻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叶片病变判别模型,结果显示:KNN模型对健康样本测试集判别率为98.7%,病变样本的判别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对病变程度较轻样本,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于KNN模型而言,判别正确率更高、分类效果更好;总体上,高光谱图像对健康样本的判别率较高(>97%),可用于健康样本与病变样本的识别,但对不同病变程度的区分效果欠佳。研究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可用于甜瓜尾孢叶斑病的检测,对不同病变程度的区分效果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02.
针对水下三维成像的空间分辨率难以提高,且具有较高旁瓣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维解卷积波束形成高分辨三维声成像算法,该算法首先完成任意距离切片的平面阵波束形成,近场情况下采用菲涅尔近似实现近场平面阵波束形成,然后通过二维解卷积技术对任意距离切片的二维波束形成结果进行解卷积处理,去除阵列指向性函数的影响,改善波束响应非理想冲击函数所造成波束形成主瓣宽及旁瓣级高的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新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水下三维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抑制旁瓣级,并能够在较宽频带和不同阵列孔径内保持与常规波束形成相当的稳定性。通过试验研究,新方法比常规波束形成实际目标成像分辨率提高一倍,最高旁瓣级下降20 dB,验证了该算法在实际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3.
提出了一种加权宽带全信号子空间时反成像方法,将扩展性目标建模为有限数量个、相互独立的点散射体构成,实现了时反成像在可疑目标区域的全信号子空间和整个宽带的累加。在实验室波导水池中,底部放置圆柱筒制造混响背景,共进行了两个实验,一是扩展性的悬浮目标位于圆柱筒附近,其回波与圆柱筒反射的混响不在同一个时间窗内,二是弱点目标回波与圆柱筒反射的混响重叠于同一个时间窗内,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强混响背景下弱悬浮目标的成像能力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强混响背景下的弱悬浮目标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时反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904.
对直接测距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按照工作方式分类介绍了国外相关研究机构激光主动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参数, 归纳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各工作方式的优缺点。分析认为:基于单点或小面阵探测器配合光机扫描方案可实现较远作用距离, 但其对激光器重频要求较高, 后续数据处理复杂, 且系统体积、功耗较大;而基于Flash探测器的激光主动成像系统易于实现小型化, 对激光器重频要求较低。作用距离受限问题可通过电子扫描得以有效解决。在具体应用时, 需根据实际需求, 综合考虑系统体积、质量、功耗、激光器输出峰值功率及脉冲重复频率、所能获取的探测器类型、后续数据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折衷选取。 相似文献
905.
906.
Optical diffraction tomography (ODT) is applied to reconstruct the cross-sectional, complex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of cylindrical objects. Experimental reconstructions showing noticeable image contrast for refractive index variations of about 0.001, and having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about 2 μm, are obtained for objects with cross-sectional diameters of about 100 μ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DT can be used for quantitative imaging of semitransparent fibers.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Optics Topical Meeting, Kyoto, 1994. 相似文献
907.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两种最普遍、最具破坏性的小麦病害,且田间常常混合发生。由于病源和发病机理不同,有必要对这两种病害进行准确区分和识别,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基于ImSpector V10E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的条锈菌侵染叶片、白粉菌侵染叶片和健康叶片(共计320个)在375~1 017 nm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利用高斯平滑等预处理方法得到三种小麦叶片的平均光谱曲线,发现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敏感波段均集中在550~680 nm的色素强吸收位置,且趋势基本一致。针对两种病害的响应波段交叉重叠的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载荷法(PCA)、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对小麦叶片的光谱信息进行有效降维,分别优选出3、6、30个敏感波段和特征波长;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极限学习机两种分类算法分别基于全波段、PCA、SPA和CARS的优选波段,建立白粉病、条锈病和健康叶片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8种模型的准确识别率均在94.58%以上。其中,主成分分析-载荷法结合极限学习机模型最优,训练集与校正集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9.18%和100%,且结构简单,仅含有三个变量(占全波段的1.1%)。最后,通过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以及健康叶片的显微结构分析,发现病菌入侵叶片,破环细胞结构,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进而使得小麦在可见光波段光吸收程度减弱,反射率增大。可见,利用作物的高光谱图像信息能够准确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小麦病害,为研发作物病害在线识别的多光谱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8.
909.
用反向调制照明法分析光栅成像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用反向调制照法明分析光栅成像效应的观点,研究了光栅系统的反向衍射干涉效应,成功地揭示了泰伯效应与劳效应的内在联系,并在白光双光栅衍射干涉的“消色效应”的基础上获得了白光扩展光源照明下白光光栅成像效应和具有实用意义的四光栅干涉系统。 相似文献
910.
H. P. Hetherington R. I. Kuzniecky J. W. Pan J. T. Vaughan D. B. Tweig G. M. Poho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1995,13(8):1175-1180
Previous spectroscopic imaging studies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have used comparisons of metabolite content or ratios to lateralize the seizure focus. Although highly successful, these studie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variations within each of the groups of healthy subjects and patients. This variation may arise from the natural differences seen in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 in gray and white matter, the complex anatomy seen about the hippocampus, and the large voxels typically employed at 1.5 T. Using a 4.1 T whole body system, we have acquired spectroscopic images with 0.5 cc nominal voxels (1 cc after filtering)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variation in metabolite content of the hippocampus, temporal gray and white matter, midbrain, and cerebellar vermis. Using a threshold value of 0.90 for CR/NAA, a value 90% of all normal hippocampal voxels lay below, we have correctly identified the presence of epileptogenic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as well as bilateral seizures. By using comparisons to healthy values of the CR/NAA ratio, this method enables the visualization of bilateral disease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extent of gray matter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