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2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91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99篇
物理学   19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雷暴冲击风风洞设计及流场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雷暴冲击风试验装置的特殊性以及与低速直流风洞的共通性,参考低速直流风洞的设计方法设计完成了试验装置的洞体结构,并制作了具有调节功能的平板来模拟地面.通过调节平板,该装置能够同时改变冲击风强度、直径、射流高度、入射倾角等冲击风参数.试验测得稳态条件下射流口下竖向风速分布,以及沿竖向分布和水平分布的水平风速,研究了水平距离、高度及冲击风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水平风速出现的高度与其水平位置有关;射流速度V_(jet)与射流直径D_(jet)在一定范围内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射流高度h与入射倾角α对冲击风的流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2.
于铭  杨士莪 《应用声学》2009,28(4):254-258
为了简化设备组成,方便操作使用,降低设备成本,对拖曳式水平鱼探仪采用了被动工作方式,利用监测鱼群噪声以确定鱼群方位。采用水平拖曳方式时,对拖体内两个矢量水听器所接收信号进行本船噪声抵消运算,有效地降低了本船噪声干扰,从而保证了必要的目标检测距离。利用矢量水听器所测得声压与质点振速的相关性,借助非线性最优化技术,按照单矢量水听器多目标定向方法,解算并输出显示各目标方位。根据具体要求,可以显示目标的地理方位,也可以显示目标相对于本船的方位。  相似文献   
123.
大型建筑物双向位移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梅  王浩 《应用光学》2008,29(5):745-749
为了同时对大坝等大型建筑物被测点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位进行监测,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投影关系的光电检测方法。该方法以透明模板为基底,将计量光栅制作在模板上,模板固定在被测结构上。利用自聚焦准直镜的出射光束反映基准线与模板的相对空间关系。接收镜将载有模板模式信息的返回光束经光缆传输到监测中心,经光电变换、模数转换和信号分析解出被测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量。实验表明:水平位移检测精度可达0.005mm,垂直位移检测精度可达0.1mm。检测点处的传感器无任何电子学元件,对被测点部位恶劣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4.
钢球—限位系统隔离桥梁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钢球—限位桥墩基础隔震系统进行了模型试验,并用数值方法对这种隔震系统限位装置的刚度与隔震效果进行了一些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隔震系统能有效地隔离水平地震力作用,且其限位装置刚度的合理选择,对桥墩隔震效果是更加有利的。本文提出的桥墩基础隔震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5.
TWO-PHASEFLOWFORAHORIZONTALWELLPENETRATINGANATURALLYFRACTUREDRESERVOIRWITHEDGEWATERINJECTIONGuoDali(郭大立)LiuCiqun(刘慈群)(Receive...  相似文献   
126.
针对声波测井薄层探测的需要,用半解析方法求解了地层为水平多层介质时柱状井孔内脉冲点源激发的声场。通过模式解求出了层间的广义反射矩阵,使得各水平区域的场用层间的广义反射矩阵表出,最后给出了井外为。层介质的形式解,并在井外为三层介质出现一薄层时,对接收器纵向位置位于层下、层间和层上记录的波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首波波至的正确显示。讨论了薄层对波至与幅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杨海兴 《力学学报》1993,25(2):242-248
本文讨论微粗糙平面上翻身陀螺绕直立的极轴永久转动的稳定性。应用关于部分变量的稳定性定理,导出在粘性和库仑两种摩擦条件下的解析形式稳定性判据。该判据用永久转动角速度的大小而不是进动角速度的大小作为判别准则,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8.
This paper considers a nonlinear integrodifferential model constructed for the motion of an ideal incompressible fluid in an open channel of variable section using the long-wave approximation. A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for describing the perturbation propagation velocity in the fluid is derived.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generalized hyperbolicity for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formula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form of the system is calculated. In the case of a channel of constant width, the model reduces to the Riemann integral invariants which are conserved along the characteristics.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flow, the type of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can change, which corresponds to long-wave instability for a certain velocity distribution along the channel width.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rikladnaya Mekhanika i Tekhnicheskaya Fizika, Vol. 50, No. 2, pp. 61–71, March–April, 2009.  相似文献   
129.
This paper is the companion to Part I under the same title, and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wave loads due to nonlinear waves of solitary and cnoidal type propagating over a submerged, horizontal and thin plate.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nlinear model (via the Level I Green–Naghdi theory) for the flow of an incompressible and inviscid fluid given in Part I, the wave-induced loads on the submerged, fixed (and rigid) plate are calculated, an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laboratory data, and with linear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 Dependence of the loads on wave conditions (wave height and wavelength) and plate characteristics (submergence depth and plate width) are studied for both the solitary and cnoidal wave cases.  相似文献   
130.
赵磊  韩冰  郭柄江  于海川 《应用力学学报》2020,(2):630-636,I0012
为了研究水平摆振下混合颗粒体系的分离行为及其机理,利用离散单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对二元混合颗粒振动下的运动行为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圆筒形容器内一种新的分离现象,即\"环形巴西果\"分离。通过对比不同振动参数、不同区域内混合颗粒体系的运动特性,分析了颗粒的整体流态、能量、离心力作用以及颗粒间的力链结构强度,对混合颗粒的中心偏析、边界堆积以及整体分离行为,揭示了\"环形巴西果\"分离构型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频率为1Hz、振幅为160°时,混合颗粒出现\"环形巴西果\"分离现象;频率为3Hz、振幅为40°时,混合颗粒出现\"巴西果\"分离现象,且通过调整振幅和频率可以控制中心区域大颗粒偏析程度,实现\"环形巴西果\"分离构型与\"巴西果\"分离构型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