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化学   27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龙岩煤不同宏观煤岩组分的热破碎性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筛分和浮选法对龙岩煤进行分选, 得到不同粒径、不同宏观煤岩的龙岩煤颗粒。在热天平上进行热解破碎研究,并在自制的小型流化床上进行燃烧破碎试验。结果表明,亮煤与灰煤均发生一次破碎, 破碎后生成许多细小颗粒, 其中粒径0.8mm以下的细颗粒占多数;暗煤则不发生一次破碎。随着升温速率和颗粒粒径的增大, 一次破碎变得较为剧烈;颗粒性质、颗粒粒径、炉床温度和燃烧时间等因素对龙岩煤在流化床燃烧中的破碎均有重要影响。亮煤与灰煤因结构致密, 颗粒中大孔隙少, 显微硬度大, 灰分少等原因使得它们在燃烧中发生严重破碎;而暗煤颗粒则因相反的原因不发生破碎或仅发生轻微破碎。粒径越大, 炉床温度越高, 燃烧时间越长, 破碎越剧烈;亮煤与灰煤在燃烧中均发生了二次破碎, 其中亮煤的二次破碎更剧烈;燃烧后期, 亮煤的颗粒破碎比灰煤更快;由于破碎, 入炉煤颗粒平均粒径在燃烧早期迅速减小, 而后随着燃烧的进行而逐步趋于一个稳定值;亮煤在流化床燃烧中服从等密度燃烧模式, 暗煤服从等直径燃烧模式, 而灰煤则服从混合燃烧模式。  相似文献   
22.
无烟煤挥发分和焦炭独立燃烧过程中NO生成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将无烟煤粉的燃烧分为焦炭燃烧和挥发分燃烧两部分,研究了各自燃烧过程中产生NO的规律,评价了焦炭N和挥发分N对煤粉燃烧产生NO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煤粉N﹑焦炭N和挥发分N的转化率都随过量空气系数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焦炭N是无烟煤粉燃烧过程中NO的主要来源;煤粉的转化率都小于煤粉分解燃烧时挥发分转化率加焦炭的总转化率;还原性气氛或氧化性气氛越强,挥发分和焦炭在煤粉燃烧时的相互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23.
24.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conduction electrons, i.e. Conduction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CESR),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tudies of carbon samples. Conductive samples cause additional effects in CESR spectra that influence the shape and intensity of the signals. In cases where conduction electrons play a dominant role, whilst the influence of localized paramagnetic centres is small or negligible, the effects because of the spins on conduction electrons will dominate the spectra. It has been shown that for some ratios of the bulk sample sizes (d) to the skin depth (δ), which depend 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dditional size effects become visible in the line asymmetry parameter A/|B|, which is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to the absolute, minimum value of the resonance signal. To study these effects the electrical direct current–conductivity and CESR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two amorphous bulk coal samples of anthracite and a higher anthraxolite. The observed effects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Dyson theory.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5.
以高灰熔点的晋城无烟煤和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CaO-Al_2O_3-SiO_2三元相图、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耦合X射线能谱分析(SEM-EDX)研究了弱还原气氛下水稻秸秆对晋城无烟煤的助熔机理。随着水稻秸秆添加比例的增加,灰熔融特征温度呈下降趋势,灰中碱性氧化物CaO、Na_2O和K_2O含量增多,结渣指数Rb/a值在0.20-0.69;当水稻秸秆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流动温度(FT)降低至1 369℃,可满足气化炉液态排渣的要求;水稻秸秆的添加降低了灰中液相出现的温度,增加了液相物质出现的比例和几率,使灰更易发生熔融;混合灰中所形成的钠长石等低熔点矿物质以及钙长石、石英和莫来石所形成的低温共熔物导致灰熔点降低。  相似文献   
26.
阳泉高硫无烟煤热化学法预脱硫的试验考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阳泉高硫无烟煤为考察对象,在马福炉及Φ50mm流化床中考察其热化学条件下的预脱硫效果,以期为粉煤电站提供洁净煤气及低硫半焦,控制硫排放污染,本试验中采用的热化学法包括低温氧化,高温热解及部分气化以及煤,甲烷共气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阳泉无烟煤变质程度高,硫分中有机硫含量高且主要是稳定的噻吩硫,采用常规高温热解部分气化方法较难脱出,处理后挥发分损失较大,高温操作又造成了较高能耗;采用低温氧化法可使原煤挥发分大部分保留,满足电站对入炉原料的要求,煤样处理后失重小,硫分脱出率较高,但失碳较多,热值损失较大,高硫煤,甲烷共气化法可利用过程提供的高硫煤,甲烷共气化法可利用过程提供的高氢气氛条件促进煤中硫分析出,处理后煤样热值损失较小,硫分脱出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7.
氧化性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用无烟煤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探讨了以硝酸盐为诉氧化性复合催化剂制备煤基活性炭的新工艺,利用该催化剂将催化和氧化统一起来。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活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钡的活性差,不宜作为催化剂使用;钾化合物是制造活性炭的良好催化剂;助催化剂P在活性炭孔隙结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料中的灰分对催化剂效能的发挥起阻碍作用;实验的复合催化剂可以提高活化反应速度1倍以上,在相同烧失率时获得较高的吸附性能,或在相  相似文献   
28.
龙岩煤不同宏观煤岩组分的颗粒及其燃烧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浮选法分选出3个密度档、代表不同宏观岩相的龙岩煤颗粒,进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煤岩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结合压汞实验分析颗粒的结构,通过热天平实验研究不同宏观煤岩组分的燃烧性质。结果表明,(1)龙岩煤颗粒的煤岩主要由镜质组组成。其中,亮煤富含镜质组,密度相对较低,挥发分极少、固定碳高达80%以上;暗煤富含矿物质成分,密度极高但含碳量却很少,热值很低,接近于原煤中的矸石。灰煤中惰性组的量是三种岩相中最多的,其工业分析性质与原煤接近;(2)龙岩煤颗粒结构致密,密度在1.6g/cm3以上。颗粒中绝大多数孔隙的孔径在1μm以下。其中亮煤颗粒表面光洁致密,内部孔隙以亚微孔(0.01μm<d<0.10μm)居多,大孔径较少,比表面积较大;暗煤颗粒的表面孔隙较发达,内部结构相对较蓬松,颗粒中细孔、微孔、亚微孔都存在;而灰煤颗粒中的孔隙最不发达,以超微孔(d<0.01μm)为主;(3)不同宏观煤岩组分龙岩煤的着火温度相近,约580℃;但燃尽温度相差较大:亮煤最高,大于800℃;暗煤最低,两者相差约100℃;(4) 龙岩煤不同宏观煤岩颗粒的反应性按亮煤、煤(混煤)、灰煤、暗煤依次递减,亮煤的反应性最好,暗煤的反应性最差。  相似文献   
29.
无烟煤单轴冲击动态强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烟煤破坏以拉应力破坏、张应变破坏和卸载破坏等组合形式为主、压剪破坏出现的几率很 小的特征,提出了无烟煤的压缩膨胀拉伸破坏模型,并在能量平衡原理和断裂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该模型的 动态强度理论计算关系式,确定了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导出的强度公式,对无烟煤的抗压强度 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较好吻合。这表明,该公式能够用来预测无烟煤在单轴冲击载荷作 用下的极值强度,揭示无烟煤这种多孔隙介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30.
成庄无烟煤大分子结构模型及其分子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晋城矿区成庄矿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13C-NMR、XPS等实验结果,构建了其大分子结构模型.模型中,芳香碳以2、3、4环结构为主,最大环数达五个;脂肪碳以甲、乙基侧链及环烷烃的形式存在.九个氧原子分别以七个羰基(主要为醌基)、一个羟基及一个醚氧的型式存在;两个氮原子以吡咯的形式存在.硫原子含量很低,在模型构建中没有体现.采用分子力学(MM)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成庄煤结构模型进行能量最小化模拟.结果表明,分子内及分子间芳香层片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使其以近似平行的方式排列;高煤级煤结构中,短程有序的原因主要是分子间芳香层片的定向排列.分子间的氢键能及范德华能使结构达到最稳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