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8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361篇
化学   1891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314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27篇
物理学   14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considered method for obtaining hollow polymer particles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thway: (1) preparation of a carboxylated core latex by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monomers with methacrylic acid, (2) synthesis of a core-shell latex comprising a styrene (co)polymer shell, (3) neutralization of the core carboxylic groups with a base followed by the core ionization and hydration to a high degree, shell expansion and formation of water-filled hollows. A number of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hydrophilic core – hydrophobic shell compatibility and enlarge the hollow volume are considered. The synthesized hollow particles are of a submicron size with the relative hollow volume Vhol : Vpart.= 0.43 – 0.64. Methods for cationic hollow particle latex preparation by anionic latex recharging with a cationic surfactant or acidic melamine resin are discussed. Recharging with a melamine resin is shown to afford hollow particles with an external polymer shell providing a high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articles.  相似文献   
992.
993.
双酚A型环氧树脂水基化微粒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分子树脂水基化微粒化就是使高分子树脂以微粒形式分散于水中,高分子乳液、悬浮液都属于此范畴.因其不含有机溶剂,且具有无环境污染及不易失火等优点,放这方面的研究正成为高分子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通常的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方法是从小分子单体到聚合物水基化体系的化学反应过程,一般只适于制备加聚物的水基化体系,而不适用于制备维聚物的水基化体系.本文提出的相反转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制备高分子水基化体系的方法,它能将几乎所有的高分子树脂通过物理的乳化方法制成相应的水基化体系[1,2],大大拓宽了其制备范围.相反转[3。4]…  相似文献   
994.
I.Intr0ducti0nThereexistsalargenumberofmixinglayernowswithsuspendedparticlesinindustryandagriculture,suchasintheburningcourseofc0alpowderandpowderyfuelandinthemixingcourseofpowderymaterials.Bytheoriticalandexperimenta1researches,wecanlearntheinteractionbe…  相似文献   
995.
冰冻升华极稀溶液制备的iPS超细粉末结晶的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子在浓度低于动态接触浓度cs的极稀溶液中以单链形式存在[1,2],用冰冻升华法将极稀溶液中的溶剂除掉可获得高分子的超细粉末.这些超细粒子与普通的聚合物相比,比表面积大,高分子链之间缠结程度小,有可能表现出特殊的物理性质.本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  相似文献   
996.
Nanometer-sized powders of Al2O3, with particles in the range 3 to 10 nm,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The size, morphology,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 and crystal phase of the alumina were examined primarily by means of TEM and XRD.  相似文献   
997.
在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介质中,借助于正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TC)与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之间的电荷作用,通过MTC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共聚合,制备了草莓型的PMMA/SiO2复合微球.整个制备反应过程中,纳米二氧化硅无需表面处理,体系中无需另外加入乳化剂或助乳化剂,微球表面吸附的纳米二氧化硅对颗粒起稳定作用.详细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初始添加量、MTC浓度对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复合微球中二氧化硅含量及微球形态的影响.动态光散射粒度分布仪(DLS)测得复合微球粒径在180~300 nm之间,热重分析(TGA)表明复合微球中二氧化硅含量介于16.4%~40.8%之间.透射电镜(TEM)显示所得复合微球具有草莓型结构,二氧化硅于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998.
引入固体颗粒强化膜态沸腾换热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热轧棒材生产过程中穿水冷为背景,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讨论了冷却介质中掺入固体颗粒后出现的强化沸腾换热的机理。认为固相颗粒的引入在汽化和凝结过程中形成了非均态核化中心,增加了核化几率,提高了膜内的扩散速率;固体颗粒的存在使得水膜减薄,汽泡的寿命缩短,甚至改变局部传热状态由膜态沸腾转变为核态沸腾。得出了固体颗粒携带水膜穿入蒸汽膜的必要条件是水与固体颗粒的润湿角θ<75°。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共光路干涉原理的精细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测量光滑物体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两光束共光路、同心聚焦扫描可实现表面粗糙度的绝对测量.使用一个半波片改变一路光束的偏振态,避免了传统测量系统中光路具有可逆性的问题,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使用一个l/4波片使接收端的光束偏振态方向一致,使干涉信号可见度最大.该系统光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对一标准量块进行了测量,并对光功率计分辨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可以测量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为0.012μm的粗糙度量块.  相似文献   
1000.
 O2(1Δ)绝对浓度的测量,一直是SOG和COIL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体光源模拟标定法测O2(1Δ)绝对浓度,是把发光气体以某一流速引入一已知体积的流动光池中,再通过具有低象差失真的光学系统,把该体光源成象在探测器的有效表面上。探测器和测量仪器组成的测量系统,要经过标准光源和电学标定。本方法可测出O2(1Δ绝对浓度和其分压,O2(1Δ)产率等参数。其中O2(1Δ)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