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0篇
  免费   981篇
  国内免费   2361篇
化学   5963篇
晶体学   303篇
力学   2326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345篇
物理学   284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炭黑填充聚乙烯材料电阻—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炭黑/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PTC特性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电阻变化。发现PTC特性与体积膨胀及聚乙烯晶相的熔融有许多一致性。认为材料的体积膨胀及聚乙烯晶相熔融时炭黑颗粒均匀化扩散导致了电阻随温度上升。在较高温度下,炭黑颗粒在分子链段热运动的推动下会发生相对聚集使电阻不断减小,这是材料出现NTC现象的原因。材料总的电阻温度特性是体积膨胀、炭黑向聚乙烯熔融区扩散及相互聚集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一水草酸铵(简称AOM)是一种优良的电光晶体 ̄[1]。文献 ̄[1,2]报道了该晶体的晶体结构,化学式为(NH_4)_2C_2O_2·H_2O,属正交晶系,P222空间群,晶胞参数a=0.8035nm,b=1。031nm,c=0.3801nm,z=2。本文拟报道AOM单晶生长,热化学分析,透过波段以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立方介孔相含钇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低浓度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导向剂,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立方结构的含钇Y MCM 48介孔分子筛材料。XRD测试表明当Y/Si<0.05时可以获得典型的长程有序介孔立方结构相,随Y/Si比的增加,晶胞参数的增大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的变化为Y进入介孔分子筛骨架中提供了有力证据。N2吸附-脱附实验给出这种立方介孔材料的BET表面积为1180m2·g-1,BJH平均孔径为3.4nm。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UV vis)证明钇以一种六配位的形式存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一步证明钇以三价形式存在于立方介孔分子筛骨架中。  相似文献   
74.
有机电致发光 ( EL )技术作为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显示技术 ,自 1 987年 [1] 以来已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 .部分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已经达到或接近实用化的程度 .许多有机化合物 [2~ 5] ,包括小分子和聚合物 ,已被用于制备有机 LEDs.应用于有机 EL的化合物很多 ,这为优化和筛选优秀的 EL材料提供了基础 .以 8-羟基喹啉铝为代表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 EL材料 ,这类材料荧光效率高、易于提纯且性质比较稳定 .目前应用于有机 EL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大多配位数均为偶数 ,四配位的 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 ( Znq2 ) [6…  相似文献   
75.
采用LiNO3和MnO2为原料,在650℃下制备了尖晶石型的LiMn2O4.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22 mA·h/g.并对循环性能衰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小丽  邓正华 《合成化学》2002,10(2):106-109,119
回顾了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电极材料的储能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77.
Aminylferrocene is successfully immobilized on nanosized gold colloid p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a 1,4-benzenedimethanethiol monolayer on a gold electrode surface and characterized by cyclic voltammogram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In a pH 7.0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the formal potential (E 0’) of Fc is 0.432 V (SCE), and the apparent surface electron-transfer rate constant is 0.89 s. The immobilized Fc gives an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response to the terbutaline oxidation. The catalytic-current response of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ograms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terbutaline concentration from 1.75 × 10−7 to 5.62 × 10−4 mol/l. The detection limit is 2.30 × 10−8 mol/l. The determination of terbutaline in a tablet dosage is satisfactory. The method is simple, quick, and sensitive. Published in Russian in Elektrokhimiya, 2006, Vol. 42, No. 8, pp. 969–974. The text was submitted by the authors in English.  相似文献   
78.
泡沫铅对VRLA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结构及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随着36V/42V汽车电源系统的提出,新一轮汽车用电池的竞争不断加剧。从目前情况看,铅酸电池由于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可靠,原材料来源丰富,铅回收率可高达98%等优点,因此成为电动车电源最实际的选择之一[1]。但作为电动车用电池,需要克服其比能量低、充电接受能力差和负极硫酸盐化等缺点。为此各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近报道用铸造多孔体作为敞口铅酸电池的集流体,它的比表面积为14cm2·cm-3,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上升到50%,远高于传统的铸造板栅[2]。在铅酸电池集流体研究领域里另一个重大进步,就是以R V C(R etic-ulated V i…  相似文献   
79.
有机硅耐磨透明涂层的固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柏  高长有 《应用化学》1994,11(3):54-57
FTIR、TG、TBA等对有机硅耐磨涂料(有机硅溶胶)的热固化过程研究表明有机硅胶体中缔合羟基间的脱水缩合速率很高;羟基脱水程度与固化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达平衡时羟基的浓度越低,在105~130℃间羟基的浓度变化最大,加入适当的固化剂,对羟基的脱水交联有促进作用,在较高的固化温度下,反应体系中出现了环氧环异构化产生的酮羰基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80.
In the present paper, on the basis of our work. advances in study of the catalysts of polyacid-type hydrotalcite-like are reported and reviewed. Using polyoxometalates (POM) as pillaring species an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 as host matter, a new class of catalytic materials, LDHPOM,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five different methods. Their acidic and oxidative catalytic propert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several research groups. The above mentioned information is given in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