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5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化学   2557篇
晶体学   144篇
力学   416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469篇
物理学   14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51.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制定了面向产出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与传统课程教学大纲不同,本大纲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推演、阐述、分析和研究高分子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和持续改进的理念。课程教学内容既包含知识点又包含能力要求,强调课程知识点与学生能力达成的支撑关系。在课程考核部分,提出了分目标模块化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满足了工程认证可衡量、易操作的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152.
王丹丹  李志坚 《物理学报》2016,65(6):60301-060301
从分立时间量子行走理论出发, 分别在包含两个格点相位缺陷和一段格点相位缺陷(方相位势)的一维格点线上研究量子行走的静态共振传输. 利用系统独特的色散关系和边界点上的能量守恒条件, 获得量子行走通过缺陷区域的透射率, 讨论了相位缺陷的强度和宽度不同时透射率随入射动量的变化行为. 在相位缺陷强度π/2两侧, 透射率表现出不同的共振特性, 并给出了强缺陷强度下共振峰和缺陷宽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3.
154.
Erbium (Er) doped GaN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yet its defect physics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his work, we report a first‐principles hybrid density functional study of the structure, energetics, and thermodynamic transition levels of Er‐related defect complexes in GaN. We discover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ErGa–CN–VN, a defect complex of Er, a C impurity, and an N vacancy, and ErGa–ON–VN, a complex of Er, an O impurity, and an N vacancy, form defect levels at 0.18 eV and 0.46 eV below the conduction band, respectively. Together with ErGa–VN, a complex of Er and an N vacancy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found to produce a donor level at 0.61 eV, these defect complexes provide explanation for the Er‐related defect levels observed in experiments. The role of these defects in optical excitation of the luminescent Er center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5.
We propose two schemes for generating a four-atom cluster state in a thermal cavity. With the assistant of a strong classical field the photon-number-dependent parts in the effective Hamiltonian are canceled. Thus the schemes are insensitive to the thermal field. The schemes can also be used to generate the cluster state for the trapped ions in thermal motion.  相似文献   
156.
The generation of continuous variable entanglement via atomic coherence in a two-mode three-level cascade atomic system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entanglement criterion proposed by Duan et al. [Phys. Rev. Lett. 84, 2722 (2000)]. Atomic coherence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levels is induced with two photons of a strong external pump field. It shows that entanglement for the two-mode field in the cavity can be generat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Moreover, by means of the input-output theory, we show that the two-mode entanglement could also be approached at the output.  相似文献   
157.
In this short letter, we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on the Metal-Enhanced Fluorescence (MEF) phenomenon. Fluorophores close to Silver Island Films (SiFs) show on average two- to ten-fold enhancements in their fluorescence signatures at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at 77 K, we have observed that MEF is even more pronounced as compared to an identical glass control sample.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further enhancements in MEF occur at low temperature over a range of visible wavelengths for different fluorophores, for both SiFs and 20 nm surface deposited gold colloids.  相似文献   
158.
研究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基析氢催化剂对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碳化钨具有与贵金属Pt类似的d带电子结构,因而成为一类新兴的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受到广泛关注.磷掺杂是提高催化剂析氢活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最常见的构筑磷掺杂方法是使用多金属氧酸盐(POMs,如H3PW12O40),其固定的W/P原子比导致W2C中的掺杂浓度难以调控,并且磷掺杂主要是进入碳载体而不是碳化物本身,从而导致无法明确杂原子对其电催化析氢活性的贡献.本文采用植酸(PA)为磷源设计合成了可控磷掺杂W2C纳米颗粒,并探讨了催化剂组分、杂原子掺杂位置与析氢性能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磷掺杂碳化钨(WCP)的化学结构和析氢活性.与原始的W2C催化剂相比,WCP具有更高的本征活性、更快的电子转移速率和更多的活性位数量,并且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析氢性能.特别是过电位为-200 mV时,WCP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分别为0.07和0.56 H2 s-1,高出纯W2C(0.01和0.05 H2 S-1)数倍.同时,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优化后的WCP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析氢过电位分别降低了96和88 mV.XPS及EDS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随磷源添加量增加,磷掺杂从碳化钨表面逐渐向内部扩散,进一步说明磷取代位置与析氢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高浓度的表面磷取代可以加速质子捕获过程,从而显著提高其析氢活性,而过量的内部磷取代会破坏W2C结构,降低电子转移速率,从而导致析氢性能下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深入研究了WCP具有较好析氢性能的原因,与内部磷取代相比,表面磷取代会使碳化钨表现出更合适的氢吸附自由能,并且更加有效地降低了氢释放势垒,从而优化了析氢反应动力学.综上,本文为元素掺杂工艺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研究了表面异质原子对析氢活性的关键作用,为该类催化材料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9.
光电化学分解水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绿色的氢能,为目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在分解水反应中,涉及四空穴过程的产氧半反应是制约性能的关键步骤,往往需要在半导体表面沉积电催化剂以加速产氧反应动力学.因此,全面理解电催化剂在光电化学分解水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目前的产氧电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羟基氧化物电催化剂(MOOH,M=Fe,Co,Ni)因其环保、廉价、高效以及稳定的特性,已被广泛用于半导体光阳极分解水器件中.而且,MOOH可用简单的电沉积方法沉积在光电极表面,易于大面积制备.然而,电沉积法制备的MOOH具有复杂的结构,对其作用机制的全面理解更加困难.因此,本文以电沉积MOOH修饰的硅基光阳极(n+p-Si/SiOx/Fe/FeOx/MOOH)作为模型,研究了不同电催化剂对硅光阳极光电化学产氧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电催化剂的界面优化在电催化剂修饰的光电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优化的界面可以提升界面电荷传输,提供更多的催化反应活性位点以及更高的本征催化活性,从而更有利于光解水性能的提升.该项研究揭示了电催化剂在光解水器件中的作用,并为今后高效光解水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定指导.首先在多晶n+p-Si基底上热蒸镀了一层30 nm的金属Fe膜,并通过电化学活化将Fe膜表面转换为FeOx得到Fe/FeOx(记作aFe)界面层,然后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MOOH表面修饰层,最终得到n+p-Si/SiOx/aFe:MOOH光阳极.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元素成像的表征结果均证实电极表面由于界面层金属Fe元素的掺杂而形成了Fe1-xNixOOH.在模拟太阳光下用于光解水产氧时,n+p-Si/SiOx/aFe:NiOOH电极的起始电位为~1.01 VRHE(相对于可逆氢电极的电势),在1.23 VRHE下的光电流为38.82 mA cm-2,显著优于n+p-Si/SiOx/aFe、n+p-Si/SiOx/aFe:FeOOH以及n+p-Si/SiOx/aFe:CoOOH三个对比样品,且其稳定性达到75 h.另外,我们发现n+p-Si/SiOx/aFe:MOOH电极的光电化学产氧性能均显著高于n+p-Si/SiOx/aFe电极,且p++-Si/SiOx/aFe:MOOH的电催化产氧性能也高于p++-Si/SiOx/MOOH,不仅证明了aFe界面层对Si与MOOH层之间的界面接触作用的有效调控,而且表明双电催化剂体系(aFe:MOOH)的电催化产氧活性高于单电催化剂(MOOH).热力学分析表明,n+p-Si/SiOx/aFe:MOOH光阳极的光电压大小与其光解水产氧性能并不一致,从而排除了热力学因素对性能的关键影响.进一步从塔菲尔斜率、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和电化学阻抗谱对各电极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动力学因素在上述光阳极产氧性能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发现,由于aFe:NiOOH双电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本征电催化产氧性能,提供了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以及更有效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对动力学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从而使n+p-Si/SiOx/aFe:NiOOH光阳极表现出最高的光解水产氧性能.  相似文献   
16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成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其中将SnO2纳米粒子层用作电子传输层(ETL)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nO2有着更低的制备温度,使其具备应用于柔性器件的潜力,但与钙钛矿层能级不匹配等问题限制着其发展。而在界面处加入钝化层,尤其是表面卤化的方法或可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综合研究了SnO2表面卤化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选用四丁基氯化铵(TBAC)、四丁基溴化铵(TBAB)和四丁基碘化铵(TBAI)三种钝化材料对SnO2表面进行钝化处理,并对钝化材料溶液进行了浓度梯度研究。通过材料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以及电池器件性能测试分析等方法,证明了SnO2表面卤化可提高钙钛矿层的质量和PSCs光伏性能,并从器件内部电荷传输动力学等角度解释了器件性能改善的原因。为进一步说明其性能改善的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材料表面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能量、结构、电荷密度、态密度、功函数等角度解释了表面卤化提高SnO2/钙钛矿界面处电子传输特性的原因。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TBAC对于SnO2具有较好的钝化效果,并随着溶液浓度的提升钝化作用越明显。SnO2表面卤化作用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提高电池器件性能具有实际意义,还能够帮助理解太阳能电池界面现象,为界面改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