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化学   514篇
晶体学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142.
Hydrozirconation of acetylenic stannanes 1 affords gem-stannazirconocene alkenes 2. Intermediates 2 are treated with acyl halides to obtain (Z)-α-organostannyl-α,β-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3 via Zr-Cu transmetallation.  相似文献   
143.
 钛硅分子筛/H2O2 体系催化酮氨肟化反应合成肟的过程中, 产物肟的反应行为直接影响氨肟化过程的反应效率和操作稳定性. 在 Ti-MWW/H2O2 体系催化丁酮氨肟化反应中研究了产物丁酮肟的反应行为, 发现 Ti-MWW 和 H2O2 的共同作用促使丁酮肟发生水解, 生成丁酮和氮氧化物, 使得反应体系从碱性变成了酸性. TS-1/H2O2 体系及产物环己酮肟均存在类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4.
在氧气和波长大于320nm的紫外光作用下,TiO2能够催化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中间产物.在水悬浮液中加入少量氟化钠,能够显著提高锐钛矿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加,环己酮和环己醇的生成量,以及环己醇对环己酮的物质的量比均随之增加尔后达到饱和,且几乎与溶液的起始pH值(3.0和5.5)无关.随着TiO2煅烧温度的上升,环己酮和环己醇的生成量是先增加后下降;氟离子存在时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但环己酮和环己醇生成量的增加幅度与氟离子在TiO2表面的吸附量高低不尽一致.此外,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较差,且加入氟离子反而抑制环己酮和环己醇的产生.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再次假设,在二氧化钛双电层内形成的氟氢键能够促进表面羟基自由基脱附,从而加快环己烷的氧化,提高环己酮和环己醇的产率.  相似文献   
145.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几个新的α-单取代环十二酮与氨衍生物羟胺发生反应得到三种母体构象分别为[3333]和[2334],而取代基为边外向或角反向的α-单取代环十二酮肟.利用底物的"角位羰基参与反应"原理,"记忆效应"及进攻试剂与底物是否形成氢键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通常取代基体积较大以及α-取代基与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情况下,试剂从空间障碍小以及远离氢键的一面进攻羰基生成α-角反取代环十二酮肟;当试剂与底物的取代基之间能够形成强的分子间氢键时,生成α-边外取代环十二酮肟;当试剂与底物的取代基之间只能形成弱的分子间氢键以及底物的取代基较小时,试剂从两面进攻羰基同时生成α-角反取代环十二酮肟和α-边外取代环十二酮肟.  相似文献   
146.
提出了一种催化降解氯代苯胺高选择性合成环己酮的技术.在La修饰Pd/Al2O3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催化加氢的方法实现了由多氯代苯胺(2,4,6-三氯苯胺和2,4,-二氯苯胺)高选择性地合成环己酮(不含环己醇).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2,4,6-三氯苯胺加氢生成环己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00%和98.6%(没有检测到环己醇);2,4,-二氯苯胺加氢生成环己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为100%.氯代苯胺在Pd/La-Al2O3催化剂表面首先发生加氢脱氯/N-甲基化等反应生成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等中间产物,随后这些中间产物发生苯环加氢、氨基水解/醇解等反应得到环己酮;氯代苯胺上Cl元素的存在和体系中水的含量是影响环己酮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7.
Data on the reactions of oxazole, thiazole, pyrazole, and imidazole aldoximes, ketoximes, amidoxim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reviewed. The synthesis of new heterocycles based on the oximes of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two heteroatoms are considered separately. The principal results from investigation of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ethers of these oximes are also present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Geterotsiklicheskikh Soedinenii, No. 8, pp. 1123–1155, August, 2007.  相似文献   
148.
The structures of the cyclohexanone inclusion compounds of (1) hexakis (3-hydroxy-3, 3-diphenyl-2-propynyl) benzene (H1) (triclinic, P1¯, a = 8.957(4), b = 16.69(1), c = 17.201(4) Å, = 93.82(3), = 97.61(3), and = 93.13(5)°); (2) 1,2,3,5,6,7-hexakis(3-hydroxy-3,3-diphenyl-2-propynyl)naphthalene (H2) (monoclinic, P21/n, a = 9.444(5), b = 18.353(5), c = 31.59(1) Å, and = 92.18(3)°) and (3) tetra(3-hydroxy-3,3-diphenyl-2-propynyl)ethylene (H3) (triclinic, P1¯, a = 14.208(2), b = 14.710(4), c = 17.915(2) Å, = 91.06(1), = 89.98(1), and = 110.60(2)°) have been determined. A second cyclohexanone inclusion compound with H1 with a different host to guest ratio (4: triclinic, P1¯, a = 9.512(2), b = 15.327(3),c = 16.151(3) Å, = 114.89(2), = 95.19(2), and = 102.67(2)°) was obtained from a 50:50 molar solution of cyclohexanone and 1,4-dioxane, which confirms the selectivity of this host for compounds with carbonyl functional groups. The thermal analysis results of all these cyclohexanone inclusion compound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49.
碘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单质碘催化环已酮与1,2-丙二醇的缩醛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酮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环已酮乙二醇缩醛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条件下,醇酮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52mg(约占反应体系总摩尔数的0.007%),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8mL,反应40min后缩醛收率可达79.2%。  相似文献   
150.
钛硅沸石TS-1在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环境中的水热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200h模拟实验,考察了环己酮氨氧化水热环境对廉价法合成的大晶粒TS-1(1μm×2μm×6μm,n(Si)/n(Ti)=53.6)结构的影响.通过XRF,XRD,SEM,UV-Vis,IR,NH3-TPD和丙烯环氧化探针反应等表征手段发现,在环己酮氨氧化水热环境中,TS-1的结构不稳定,骨架硅易被溶解脱除,从而导致骨架钛脱落.流失的骨架硅溶解于处理液中,而脱落的钛物种主要以硅钛碎片形式滞留在沸石表面.氨产生的碱性是导致沸石骨架不稳定的根本原因;H2O2本身不影响TS-1的结构,它与氨水共存时可通过生成羟胺减轻TS-1结构破坏的程度.硅钛碎片中的钛并非以六配位钛形式存在,而主要以四配位形式存在,并具有活化H2O2、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