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263篇
化学   3797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1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余运波  贺泓 《催化学报》2003,24(5):385-390
 在富氧条件下Ag/Al2O3对以丙烯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本实验成功地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在真实的催化反应条件下,探讨了丙烯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机理,证实了催化剂表面反应中间体Al-NCO和Ag-NCO虽在真空中稳定,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极为活泼.催化剂表面上R-ONO和R-NO2分解成NCO是整个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这一结论与在真空系统条件下对其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在这一反应体系中两种研究方法的相关性.同时本实验还从反应机理上探讨了催化剂的水蒸气中毒现象.水蒸气的存在阻碍了催化剂表面R-ONO和R-NO2的生成,并进一步阻碍了反应的速度控 制步骤,即R-ONO和R-NO2向Al-NCO和Ag-NCO的转化,但这是一种完全可逆的暂时中毒现象.结合相应的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对表面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PtCl^2^-6接着PVP修饰电极及其催化动力学,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对Fe^2^+的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极化曲线法等就电极对Fe^2^+氧化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及有关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23.
报道A-β-M'xHy-[GeWOM3(H2O)3O37].nH2O(M=Cr^3^+,Co^2^+,Ni^2^+,Cu^2^+;M'=Bu4N^+,K^+)的立体有择合成法制备及红外和远红外光谱,紫外和可见光谱和循环伏安,磁化率和磁矩,XPS,ESR以及催化活性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4.
重点报道了以(1R,2S)或(1S,2R)-1,2-二苯基-2-氨基乙醇衍生物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如去氢氨基酸的氢化、醛的乙基锌加成、酮的还原、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烷基化、醛的硅腈化和瑞福马斯基反应等.研究了手性配体的结构、底物和反应条件等对上述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The structure of the dimethylbenzylamine (DMBA)—phenylglyc idyl ether (PGE)—phenol complex was studied by IR and1H NMR spectroscopy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of its formation. The active catalyst in the cyclotrimerization of isocyanates is a complex of composition DMBA : PGE : PhOH = 1 : 1 : 2, in which the oxygen atom of the zwitter-ion PhCH2N+Me2CH2CH(O)CH2OPh that forms after opening, of the epoxide cycle is bound to two phenol molecules by a very strong hydrogen bonds. In this complex, the oxygen atom of both the zwitter-ion and the phenolate anion can be catalytic centers. Two schemes of the cyclotrimerization of isocyanat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forementioned catalytic system are suggested,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catalytic complex has time to form or not.For Part I, see Ref. 1.Deceased.Translated from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eriya Khimicheskaya, No. 7, pp. 1662–1668, July, 1996.  相似文献   
126.
IntroductionTriazenereagentsareinterestingbecauseoftheirstrongcomplexationabilitieswithtransitionmetals .1 6However,littledecolorationofthemcatalyzedbysilverionhasbeenstudiedinanalyticalchemistry .Manyanal ysistshavereportedtheuseofcatalyticreactionsfort…  相似文献   
127.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a technique to bring the reactants in two immiscible phases together by adding a phase transfer agent, has been employed in the production of fine chemicals and pharmaceuticals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third liquid phase (catalytic phase) may be formed when phase transfer catalysts (PTC), cannot be dissolved in either organic or aqueous phase. The third phase catalytic systems have the following three advantages, that is, (1) high activity (2) repeated use and (3) separation between the organic phase and the aqueous phase. It is expected that simple new processes can be constructed by applying these three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28.
催化剂和供氢剂对渣油模型化合物裂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供氢剂与分散性催化剂协同作用对于传统的煤液化体系和渣油加氢裂化体系非常重要。通过活化分子氢及煤分子,使液化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继而提高氢转移效率,增加液体产物产率。供氢剂和催化剂起促进煤分子裂化的作用。将供氢剂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应用于渣油加  相似文献   
129.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加剧,无污染环境修复技术及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硫化钼带隙较窄,边缘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容易与其他物质形成复合结构,是近年来光催化环境修复及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半导体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光催化降解与产氢行为,重点阐述了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的具体复合方式、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活性、光催化产氢活性以及具体的降解与产氢机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产氢方面具有绿色、廉价、高效等优点,在环境修复及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0.
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在邻菲罗啉活化下,锰(Ⅱ)对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催化作用,建立了痕量锰的反相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μg/L,检测下限为0.7μg/L锰(Ⅱ)。对20μg/L锰(Ⅱ)测定九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进样频率不少于60次/h。方法应用于水样和标准镁合金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