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化学   1221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以芳基乙酸和取代邻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Perkin缩合和关环反应合成了16个新型的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3a~4h),其结构经1H NMR,IR和EI-MS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3和4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人气道平滑肌细胞株(KV)、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其中7,8-二乙酰氧基-3-(4'-甲氧基苯基)香豆素(3e)对KB细胞的活性最强(IC505.88μmol·L-1)。  相似文献   
92.
通过溶剂挥发法合成了锌配合物[Zn(Hppo)2(ppo) Cl](1),Hppo=5-苯基-3-羟基吡唑,利用元素分析、FTIR以及X射线衍射法对配合物1进行表征。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检测了配合物1对肝癌细胞HepG2、Hep3B和Huh7的细胞形态与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
在微波溶剂热中,三环已基氢氧化锡、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与吡啶-2,3(5)-二甲酸反应,合成了3个双核二(有机锡)吡啶-2,3(5)-二甲酸酯:Py(CO)2(SnR32(MeOH) n(R:Cy,n=1(1),2(2);R:PhCMe2CH2,n=0(3)),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13C,119Sn) NMR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表征,化合物中心锡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四/六面体构型,由于氢键作用,化合物1形成一维链,2形成二维34元大环网状结构。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T-29)、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MCF-7)、鼻咽癌(KB)和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熊果酸与1,3-二溴丙烷反应制得中间体熊果酸-3’-溴代丙醇酯(1),含溴醇酯1与含氮化合物反应,合成了系列熊果酸含氮衍生物2a~2j,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确认.初步的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熊果酸相比均有提高,其中化合物2e具有更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6.
利用席夫碱与亚磷酸酯反应, 合成了新型O,O'-二烷基-α-(6-甲氧苯并噻唑-2-基氨基)-4-氟苯基膦酸酯化合物, 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 13C NMR和X单晶衍射确认. X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3d分子属于四面体晶系, 空间群I4(1)/a, a=2.1055(3) nm, b=2.1055(3) nm, c=2.0521(5) nm, α=90.00°, β=90.00°, γ=90.00°, V=0.9098(3) nm3, Z=16, Dc=1.321 mg/m3, =0.250 mm-1, F(000)=3808. 化合物还存在着1个分子内氢键[N(2)—H(2)…O(1)]. 生物测定表明化合物3f在20 g/mL浓度下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为84.3%.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由于缩氨基硫脲类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较高的抗癌、抗菌活性,受到化学界和药学界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实验证明不同缩氨基硫脲与不同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其抗癌活性不同。1,5-二(2-羟基苯亚甲基)-二氨基硫脲是一种水杨醛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而有关其银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摩尔电导和溶解性等测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旨在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有机和有机金属多酸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肿瘤活性;有机和有机金属多酸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
100.
Octahedral titanium(IV) complexes of phenolato hexadentate ligands were developed and showed very high stability for days in water solutions. In vitro cytotoxicity studies showed that, whereas tetrakis(phenolato) systems are generally of low activity presumably due to inaccessibility, smaller bis(phenolato)bis(alkoxo) complexes feature high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accessibility even without formulations, also toward a cisplatin‐resistant cell line. An all‐aliphatic control complex was unstable and inactive. A leading phenolato complex also revealed: 1) high durability in fully aqueous solutions; accordingly, negligible loss of activity after preincubation for three days in medium or in serum; 2) maximal cellular accumulation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following 24–48 h of administration; 3) reduced impact on noncancerous fibroblast cells; 4) in vivo efficacy toward lymphoma cells in murine model; 5) high activity in NCI‐60 panel, with average GI50 of 4.6±2 μm . This newly developed family of TiIV complexes is thus of great potential for anti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