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3篇
  免费   1048篇
  国内免费   2644篇
化学   11895篇
晶体学   42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97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982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morphologic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samples of nanomeric zirconium dioxide, stabilized with yttrium oxide, manufactured via the effect of a UHF field during the process of drying precipitated zirconium hydroxide and calcination at temperatures from 300 to 1000 °C, were studi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highest activity in the oxidation of CO occurred with 40 nm particles of zirconium dioxide prepared at 1000 °C.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Teoreticheskaya i éksperimental’naya Khimiya, Vol. 43, No. 2, pp. 96–101, March–April, 2007.  相似文献   
92.
合成了一系列磷酸和二元羧酸酯化交联改性的聚乙烯醇(PVA)膜,研究了它们用于水-乙醇混合液的渗透气化分离规律。磷酸改性的PVA膜具有较大的通量,当料液浓度为50%时,通量可达1200g/m~2·hr.,分离系数α_(H_2O/EtOH)=10。丙二酸改性PVA膜在料液浓度为50%时,通量可达800g/m~2·hr.,且α_(H_2O/EtOH)=18。并作了这两种膜的通量和分离系数随料液浓度的变化曲线。草酸交联的PVA膜具有较高的分离系数,但通量很小。求出了水、乙醇及总的表现渗透活化能。  相似文献   
93.
吡啶-2-羧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毗啶-2-羧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用途非常广泛。本文对合成该物质所用的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吡啶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收率,减少了后处理的时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用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毗啶时,将水的相对用量由文献报道的约400ml减少为150ml,相应的将反应的温度由100℃降到80℃后,收率可达56.2%,高于文献报道的50.0%。  相似文献   
94.
苏锵  胡刚 《应用化学》1995,12(5):33-36
在H6TeO6/KOH水溶液中以臭氧为氧化剂,将二价铜化合物氧化成三价铜化合物,并获得一个新的三价铜化合物Ba4K[Cu(H2TeO6)2](OH)4.6H2O;描述了碱性溶液中“Cu(Ⅲ)/Cu(Ⅲ)”循环伏安图。对铜(Ⅲ)化合物,Na4H[H2TeO6)2].17H2O以及相应的铜(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Cu2pXPS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其配位场场强参数和Cu2PXPX的电子结合能。由于价态升高  相似文献   
95.
助剂对Cu/Cr催化剂上甲醇部分氧化制氢的活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曾研究了Cu/Cr二元催化剂上甲醇部分氧化制氢的反应,发现当Cu/Cr比为6:4时,催化剂的Cu^0比表面积最大,呈现出较好的活性。在Cu/Cr(6:4)催化剂中添加Fe,Zn,Al等8种助剂,考察其对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Zn助剂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Zn的引入,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当Zn含量为10%时,催化剂活性最好。XRD表征结果表明,Cu/Cr催化剂的失活与其表面上的Cu物种烧结有关,Zn的引入可明显增强Cu/Cr(6:4)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提高其寿命。  相似文献   
96.
铁(Ⅲ)-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引发橙黄Ⅱ的脱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种类及其应用,综述了金属卟啉化合物对烷烃的仿生催化氧化研究进展。运用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技术,使得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水平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烷烃空气氧化进入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7.
钙钛矿型CO氧化催化剂耐SO2中毒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钙钛矿型CO氧化催化剂耐SO2中毒性质的研究马春曦王宝辉(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化工系安达151400)关键词钙钛矿型催化剂一氧化碳氧化硫中毒近年来,人们对钙钛矿型复合物CO氧化催化剂作了大量研究,证明其具有很高的CO氧化活性[1-3],并开始尝试应用于汽...  相似文献   
98.
TS分子筛催化性能研究Ⅰ.TS-2分子筛催化1,2-丙二醇液相氧化反应的研究①伏再辉尹笃林(湖南师范大学精细催化合成研究所,长沙410081)关键词TS-2分子筛1,2-丙二醇氧化催化氧化自1983年Taramasso[1]首次合成具有ZSM-5结构...  相似文献   
99.
Cu,Pd-ZSM-5上NO分解和CO氧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交换Cu,pd-ZSM-5催化剂(Cu交换度为105%,Pd交换度分别为3.4%和33%)对CO氧化反应有活性增强作用,对NO分解反应不存在增强效应.双交换催化剂在于交换程序不同,而表面物种不同,活性组分的分布状态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活性.先交换Cu,400℃焙烧后再交换pd的Cu-Pd-ZSM-5催化剂,对上述两类反应的活性存双组分催化剂中均为最高.H_2-TPR谱表明,共交换的Cu-Pd-ZSM-5中尚有部分CuCl+占据了部分交换位置,而使CO氧化活性稍有下降.N_2-DTA和H_2-TPR谱结果表明,Pd交换到Cu-ZSM-5中后,抑制了吸附水和水合铜化合物的形成,由此提高了在200—300℃时氧的吸附量.后者的大小和CO氧化活性有顺变关系.N_2-DTA谱中340—445℃的放热峰可能分别表征了和NO分解活性有关的铜氧桥或把氧桥的形成,该放热峰的峰温愈低,峰面积愈大,则NO分解活性愈高.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 ,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 和Co4 价态而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