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化学   593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A series of Co(II) azamacrocyclic complexes, 12 Brunel, D, Bellocq, N, Sutra, P, Cauvel, A, Lasperas, M, Moreau, P, Di Renzo, F, Galarneau, A and Fajula, F. 1998. Coord. Chem. Rev., 178–180: 1085[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aneN4, 14 De Vos, DE, Dams, M, Sels, BF and Jacobs, PA. 2002. Chem. Rev., 102: 3615[Crossref], [PubMed],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aneN4, Bzo2 12 Brunel, D, Bellocq, N, Sutra, P, Cauvel, A, Lasperas, M, Moreau, P, Di Renzo, F, Galarneau, A and Fajula, F. 1998. Coord. Chem. Rev., 178–180: 1085[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aneN4 and Bzo2 14 De Vos, DE, Dams, M, Sels, BF and Jacobs, PA. 2002. Chem. Rev., 102: 3615[Crossref], [PubMed],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aneN4, have been encapsulated in the nanocavity of zeolite-Y by a one pot template condensation reaction. Co(II) complexes with azamacrocyclic ligands were entrapped in the nanocavity of zeolite-Y by a two-step process in the liquid phase: (i) adsorption of [bis(diamine)cobalt(II)], [Co(N–N)2]-NaY, in the supercages of the zeolite, and (ii) in situ condensation of the cobalt(II) precursor complex with diethyloxalate. The new host/guest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HGNM)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FTIR, DRS and UV-Vis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XRD and elemental analysis, as well as nitrogen adsorption. These complexes (neat and HGNM) were used for epoxidation of styrene with O2 as oxidant in different solvents. Electronic spectra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indicated oxidation proceeds through a free radical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22.
采用过渡应答技术对甲醇和异丁烯在改性β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丁烯和甲醇在改性β分子筛上符合先快吸附后慢吸附的Elovich吸附规律。甲醇的吸附量大,但速率慢;异丁烯吸附量小,速率快。由于甲醇的饱和吸附量大于异丁烯的饱和吸附量,对合成MTBE反应的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它们的吸附行为进行动力学研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吸附活化能随吸附量变化的关系。不同温度下相对饱和吸附量预测表明:当温度从288K升高到383K时,qMeOH/q1BWW 6.1降低到4.6,甲醇的相对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仍保持较高值,证明了甲醇在分子筛上是强吸附的观点,为解释选择性高和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提供依据,对反应机理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3.
改性5分子筛吸附剂从含氟水中除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5A分子筛为骨架吸附材料,经在含AI^3 或Fe^3 溶液中离子交换改性处理,获得了一种可吸附除氟的改性分子筛。实验表明,该种分子筛对水溶液中的低含量氟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8.98和21.4mgF/g分子筛(分别对含AI^3 或Fe^3 分子筛)。含氟水经分子筛柱处理后,除氟率可达99%。吸附氟后的分子筛可用柠檬酸盐洗脱氟,洗脱率接近安全。洗脱后的分子筛可重复使用。得到一种新的效果显著的除氟方法。  相似文献   
124.
一种气相合成Silicalite-1沸石膜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在分离和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沸石膜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制备沸石膜的方法很多 ,如原位水热合成、微波合成、电金属沉积、嵌入法等等 .90年代以来 ,由于可减少昂贵的模板剂用量 ,以及能在不同载体上合成沸石膜等优点 ,蒸汽相合成法 (VPT)受到关注[1 3] .通常采用浸渍方法或正硅酸乙酯 (TEOS)的水解在载体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无定形凝胶作为引入的硅源 ,随即在有机模板剂和水的蒸汽相中转晶得到沸石膜 .自 1 992年Dong等[1 ] 首先采用VPT方法合成ZSM 5和ZSM 35沸石膜以来 ,已经成功制备了多种结构类型的沸…  相似文献   
125.
预涂布晶种法合成无缺陷A型分子筛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一种颗粒度约为200nm的胶态A型分子筛为晶种源,对晶种层进行特殊的蒸气处理后,进一步采取原位水热晶化法,在多孔氧化铝载体表面制备出A型分子筛膜。膜分子筛以特殊的孪生聚晶形式生长在一起,可有效地消除晶粒间隙,形成致密的分子筛膜层。晶化反应液的碱度对A型分子筛膜的质量影响很大,低碱度更有利于A型分子筛膜的生长。在对分子筛膜进行高温活化处理过程中产生一些缺陷孔,降低了膜气体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26.
沸石膜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生  王金渠 《化学通报》2001,64(12):755-761,768
综述了沸石膜的合成、表征及应用。沸石膜合成最常用的方法为水热合成法,并相继发展了二次生长和微波合成法。XRD、SEM、EPMA及气体渗透为表征沸石膜常用的手段。沸石膜在分离、膜反应、催化及光学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沸石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7.
Primary and internal alcohols are efficiently oxidised to their corresponding oxidation products at room temperature by a newly synthesized zeolite NaY-supported sodium ruthenat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include simple catalyst removal and product isolation, in addition to easy recycling of this catalyst.  相似文献   
128.
用环境友好催化剂H-β沸石制备紫罗兰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振华 《分子催化》2000,14(2):140-142
用环境友好催化剂H-β沸石催化假性紫罗兰酮环化制备紫罗兰酮。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并测定了假性紫罗兰酮环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36.4kJ/mol).H-β沸石能被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且与用新鲜H-β沸石时几乎有相同的紫罗兰酮产率。  相似文献   
129.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  杜迎春 《分子催化》2000,14(3):195-199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于120 ̄200℃下,对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烷基化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乙烯,苯和乙苯吸附在催化剂的同一类活性中心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乙烯的吸附能力较苯和乙苯强;吸附的乙烯可与吸附的苯或乙苯发生烷基化反应。催化剂上已吸附乙烯时,由于乙烯在强吸附位上吸附较牢,苯和乙苯不易吸附,烷基化反应难以进行,且吸附的乙烯间可发生反应。乙烯与乙苯的反应内烯与异丙苯的反应难于  相似文献   
130.
室温离子液体中合成方钠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离子液体为溶剂, 在常压下采用离子液体热合成方法合成了方钠石分子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