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49篇
化学   857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测定了CIS-双(氯乙酸)-2,3-二甲基-2,3-丁二胺合铂,CIS-[PtDMBA(ClCH2CO2)2]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晶体的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9.866(4)A,b=16.356(2)A,c=19.501(4)A;Z=8。由Pattersou函数导出Pt原子坐标参数,Fourier和差值Fourier电子密度函数法得到全部非氢原子坐标参数,用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最终一致性因子r值为0.061。每个分子中,Pt(II)取四配位平面四边形构型。DMBA以及双齿与Pt(II螯合成五元环。分子中N-Pt-N-和O-Pt-O的平均键角分别为80.3℃和80.8℃。由于DMBA螯合配位,使平面正方形畸变,与Pt配位的两个氯乙酸根的键合原子间距离为2.6A。用CNDO/2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电子结构,解释了配合物具有较特殊的O-Pt-O,N-Pt-O-键角的原因,并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与抗癌活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2.
一维酞菁化合物能带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EHMO紧束缚带方法研究了一维酞菁配合物MPc和MPcL的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 酞菁环氧化后电导率增加不仅是因为产生了部分充满带, 而且能带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MPc配合物导电机理与金属原子有关, Fe、Mn、Pt等能通过d~z~2带导电; Ni、Cu等则不能。讨论了堆积方式和层间距对MPc以及桥基对MPcL能带的影响。并用近似方法计算了非理想堆积的能带结构。  相似文献   
833.
周耀坤  艾海马 《有机化学》1995,15(2):170-179
(RCp)~2MCl~2, (RCp)TiCl~3分别与N-(4-苯基-2-噻唑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和3-苯基-5-(2-呋喃基)-吡唑啉-1-二硫代甲酸钠进行反应, 合成了三十二个未见报道的(RCp)M(S~2CNHR')~nCl~3~-~n,(RCp)~2M-(S~2CNHR')~nCl~2~-~n [R=H, Me; M=Ti, Zr; R'=4-苯基噻唑基(PTDTC), n=1,2,3] 以及(RCp)M(S~2CR^2)~nCl~3~-~n,(RCp)~2M(S~2CR^2)~nCl~2~n[R=H,Me;M=Ti,Zr,R^2=3-苯基-金-(呋喃-2)吡唑啉基(PFPDTC), n=1,2,3]型配合物。所有配合物经元素分析、UV、IR和^1H NMR谱证实, 二硫代氨基甲酸是以双齿配体键合的。  相似文献   
834.
张正之  席华平  王宏根  王如骥 《化学学报》1993,51(11):1053-1058
本文合成了新的异双核化合物PdMo(μ-Ph~2Ppy)~2(μ-CO)(CO)~2I~2.0.5CH~2Cl~2, 对它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其晶体和分子结构。该化合物属PI空间群, a=0.9500(2), b=1.1302(2), c=1.993(1)nm, α=102.82(3),β=101.21(3), γ=94.57(2)°, D~x=1.82g/cm^3, Z=2, R=0.064。晶体结构测定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Pd-Mo键, 键长为0.28596(9)nm。如将Pd-Mo键考虑在内, Pd原子为d^9五配位构型, Mo原子为d^5七配位构型。两者的形式氧化态均为+1。  相似文献   
835.
手性铜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分子内环丙烷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手性β-二酮-铜配合物Cu(dcm)2为催化剂,研究了重氮乙酸烯醇酯的分子 内环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获得较高光学产率的环化产物,同时提出了不对称催化可 能的反应机理和手性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836.
杨瑞娜  薛宝玉  金斗满 《化学学报》1993,51(10):983-986
通过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2(OPPh~3)~2(C~6H~5CO~2)~4], 以元素分析、IR、TG、磁性及粉末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并对其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837.
测定了中位(meso)取代八乙基卟啉和无轴向配位卟啉锌(II)配合物的结构, 讨论了锌离子配位前后卟啉环的平面性, 并比较了有锌和无锌配位卟啉阴离子的几何构型。研究结果表明卟啉骨架的构型不仅决定于卟啉骨架中央孔穴的大小, 配位离子的尺寸和电子结构, 而且还决定于骨架上的取代基团。本文还分析了在卟啉骨架上取代硝基的几何构型以及它们在卟啉共轭效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8.
闵新民 《化学学报》1992,50(11):1098-1104
用SCF-Xa-SW方法非相对论和相对论方案计算了Cp~aYb C~2H~2和Cp~2Yb(OC)~2.非相对论主HOMO是Cp的π轨道,相对论间接效应的作用,使得Yb的4f轨道能级上升为HOMO,相对论结果与Yb二价化合物不稳定、易氧化的实验结果一致,也表明了研究重稀土化合物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必要性.计算共价键强度与Cp~2Yb相近,比YbF~3和Cp~3SM弱,再次表明二价稀土化合共价键比三价化合物弱.同时也证实了σ型配体(CO)与稀土元素的配 位作用比π型配体(C~2H~2)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9.
用β-CD构筑琥珀酸脱氢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β-CD,马来酸酐,氯乙酸和三氯化铁反应,合成了双-[6-氧-(β-羧甲基-丁二酸-1,4-单酯-4-)]-β-CD·Fe^3^+配合物(简称模拟酶)。以此模拟酶模拟琥珀酸脱氢酶,将琥珀酸氧化脱氢生成延胡索酸,同时,又将甲苯氧化成苯甲醛和苯甲酸。  相似文献   
840.
本文制备了两个金属有机配位体,肉桂醛二茂铁基甲酰腙(HL^1)和二[(1-肉桂酰肼基乙基)环戊二烯基]铁(H~2L^2)及它们与一些过渡金属的配合物:ML~2^1[M=Cu(II)],ML^2[(M=Cu(II)和Zn(II)],M(HL^1)~2Cl~2[M=Cd(II),Co(II)和Ni(II)],M(H~2L^2)Cl~2[M=Mn(II),Zn(II),Co(II)和Cd(II)]。这两个配位体以烯醇式与M(OAc)~2.nH~2O中心离子配位,与MCl~2.nH~2O则以酮式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