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49篇
化学   857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n-BuO2CCH2CH2SnCl3.(2-HOC6H4CH=NC6H4-OMe-4'),通过元素分析,UV-Vis,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其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4661(3),b=0.9307(2),c=1.7888(4)nm,β=94.04(3)°,Mr=579.45,Z=4;V=2.4348(8)nm^3,DC=1.581mg/m^3,μ=1.405mm^-^1,F(000)=1160,R=0.0354,Rw=0.0486。该化合物为含有分子内羰基氧配位,Schiff碱以酚羟基上的氧原子配位,中心锡原子为六配位,空间构型为畸变八面体构型的单分子有机锡化合物。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在醇中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8个配合物(CH3CH2)2CHCH2-),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提出了酯交换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772.
陈新斌  杨艳 《有机化学》2000,20(4):547-550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双[N,N'-亚乙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单金属配合物MH~2[M-Mn(Ⅱ)、Fe(Ⅲ)Cl、Cr(Ⅲ)Cl、Cu(Ⅱ)、Co(Ⅱ)、Ni(Ⅱ)、Zn(Ⅱ)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773.
高松  白欧  易涛  李俊然 《化学学报》2000,58(12):1666-1669
用VSO~4·2.5H~2O与K~3[Cr(CN)~6]·2.5H~2O反应,合成了一个结晶的普鲁士蓝类室温分子磁体K~0~.~4~5V~1~.~1~2^ⅡV~0~.~1~9^Ⅲ[Cr(CN)~6](SO~4)~0~.~1~3·4.34H~2O,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XRD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具有类普鲁士蓝的面心立方结构,a=1.178nm。由半峰宽估算的晶粒的平均粒径约为5nm。化合物的T~C为340K,矫顽力H~C在40~310K范围基本保持在5~6Oe,1.83K时增至120Oe。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空气中放置10d后T~C仍为340,矫顽力H~C稍有增加。与已报道的同体系的另几个室温磁体比较,其显著的特点是,亚铁磁长程有序相与自旋玻璃态共存,自旋玻璃行为由频率依赖的交流磁化率所证实。  相似文献   
774.
合成了Fe[(Htrz)~9~/~4(NH~2trz)~3~/~4](BF~4)~2.H~2O(1)和Fe[(Htrz)~3~/~2(NH~2trz)](BF~4).3H~2O(2)两个"分子合金"类自旋转换配合物。其变温光谱表明,它们在室温附近具有自旋转换行为,同时还伴有热致变色及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775.
Cu(II)-脱乙酰壳聚糖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R,ESR和XPS的测试结果表明,脱乙酰壳聚糖(简记CS)膜在铜氨水溶液浸渍过程中Cu(II)既与CS发生配位反应形成Cu(II)-CS配位聚合物,也产生吸附作用。ESR谱示出CuCl~2.2H~2O与Cu(II)-CS膜中的Cu(II)均含有一个单电子,可以利用XPS的Shake-up效应研究Cu(II)-CS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所得结果为4。又以同样的方法研究Cu(II)-聚乙烯醇(简记PVA)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发现Cu(II)是以低自旋状态的dsp^2杂化空轨道与PVA的羟基氧配位,其配位数也是4,这与资料所报道的一致,从而间接地验证了此方法研究Cu(II)-CS配位聚合物配位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76.
崔学桂  胡清萍  龚健 《化学学报》1999,57(2):189-195
报道邻香草醛缩乙醇胺与氯化镉形成的配合物的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等项表征,对配体与氯化镉形成的配合物进行了激光倍频效应的测试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CdC20H26N2O6Cl2].(1/2)C2H6O,Mr=596.76,单斜晶系,空间群:Cc,a=1.5475(3),b=1.1661(2),c=1.7295(3)nm,β=116.50(3)ⅲ,Z=4。用直接法解得结构。R=0.043,Rw=0.052。结构分析表明,镉分别与两个配体中的四个氧原子及两个氯阴离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这种不对称结构导致了该配合物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777.
首次报道了七种新型Schiff碱配体双[N,N'-亚烃基-2,2'-(芳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及其双锰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778.
宋礼成  罗春成 《有机化学》2001,21(11):1009-1017
着重总结了我们研究组近几年来对M-M(M=Mo,W)金属单键化合物(η^5-RC5H4)2M2(CO)6,M=M金属双键化合物(η^5-RC5H4)2M2(CO)2(μ-EPh)2(E=S,Se,Te)及M≡M金属三键化合物(η^5-RC5H4)2M2(CO)4的反应化学所取得的系列成果。该系列成果清楚地表明这三类典型的金属键有机化合物可分别同多种无机、有机以及金属有机试剂发生涉及金属键加成、金属键断裂以及金属键上配体的消除和环戊二烯基配体上有机官能团的转化等一系列有趣反应。这些反应不仅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被广泛地用在新型金属有机和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上。  相似文献   
779.
在密度泛函理论的框架下,采用对称性破损态方法,对EE,EO两种连接方式叠氮酸桥联双核铜模型配合物进行计算,结果表明,EE方式连接为反铁磁偶合;EO方式则为铁磁偶合,但只发生在θ=91°~107°区间,与实验值96°~104°基本一致,研究揭示了其磁偶合构效关系的本质在于SOMOb1g轨道中Nμ的Px轨道与Cu的dxy轨道间的d-p-d三中心σ反键作用,在θ=91°~110°区间具有最大的反键重叠,因而铁磁偶合最大,同时发现J值随Cu与配位叠氮酸酸N原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叠氮酸偏离平面的角度对J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80.
室温下将[NEt~4]~3[Fe(CN)~6]和[Mn(salophen)(H~2O)(CH~3OH)]ClO~4反应,得到了超分子化合物[NEt~4][Mn(salophen)(H~2O)~2]~2[Fe(CN)~6]·H~2O·CH~3OH(salophenH~2=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150(4)nm,b=1.4834(6)nm,c=1.6625(6)nm,α=81.896(7)°,β=76.980(8)°,γ=81.120(6)°,V=2.872(2)nm^3,Z=2,D~c=1.388g·cm^-^3。晶体的各部分间以氢键连接成网状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