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3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2958篇
化学   10902篇
晶体学   231篇
力学   116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319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582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775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研究了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DMC催化环氧丙烷调节聚合的动力学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体系压力的变化来决定聚合的起始速率 ,发现聚合反应速率与分子量调节剂浓度Tr的线性函数的 - 1次方成正比 .考察了DMC催化剂在反应不同阶段的远红外吸收变化 ,提出了聚合反应可能的反应历程 ,并推导出调节聚合的动力学方程 .研究结果表明调节聚合的动力学特点在于链引发是发生在催化剂与单体之间 ,而不是催化剂与调节剂之间  相似文献   
99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gradation trends of selected polyhydroxyalkanoate (PHA) films in a tropical mangrove environment.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homopolymer poly(3-hydroxybutyrate) [P(3HB)] and its co-polymers, poly(3-hydroxybutyrate-co-5 mol% 3-hydroxyvalerate) [P(3HB-co-5 mol% 3HV)] and poly(3-hydroxybutyrate-co-5 mol% 3-hydroxyhexanoate) [P(3HB-co-5 mol% 3HHx)], was investigated along with P(3HB) films containing 38 wt% titanium dioxide (TiO2) [P(3HB)-38 wt% TiO2]. The degradation of these formulations was monitored for 8 weeks at three different zones in an intermediate mangrove compartment along Sungai Pinang, adjacent to a famous fishing village on south of Penang Isl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was observed both on the surface and in the sediment and was expressed in percentage of weight loss. The microbial enumeration done using sediment from the different zones indicated similar colony-forming unit (CFU) counts even though differences were noticed in the degradation profile of the various films in the respective zones. The results obtained revealed that co-polymers disintegrated at similar or higher rate than the homopolymer, P(3HB). However, the incorporation of TiO2 into PHB films caused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P(3HB)-38 wt% TiO2 composite film to be far slower than all the other PHA films. The overall rate of degradation of all PHA films placed on the sediment surface was slower than those buried in the sediment. Microscopic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P(3HB-co-5 mol% 3HHx) was more porous compared to P(3HB) and P(3HB-co-5 mol% 3HV) films, which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ts rapid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993.
 考察了几种负载PbO催化剂对苯胺(An)与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PbO/SiO2对该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当w(PbO)=3.6%, n(PbO)/n(An)=1%, n(DMC)/n(An)=5, θ=160 ℃和t=4 h时, MPC收率达到99.5%. PbO/SiO2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且可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使用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994.
具有ZSM-5结构的含钛和含硼分子筛是催化性能良好的新型杂原子分子筛,可分别作为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和制备高纯异丁烯的催化剂[2]。近年来,有关这2种分子筛的合成已见报道[1~4]。但其合成均采用碱性介质,成核和晶化都比较快,因此未能得到生长完美的杂原子ZSM-5型分子筛大单晶。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存在下,钛与5-溴水杨基萤光酮形成配合物的高灵敏度显色反应。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2.23×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4.0μg/25ml.该体系选择性好,方法稳定、快速,已用于水相直接光度测定钢铁、铝合金和纯铝中的微量和痕量钛,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6.
添加ZrO2对熔铁催化剂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97.
炭担载的Mo和CoMo加氢脱硫催化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仲钼酸铵和酸钴水溶液浸渍方法将MoO3和CoO担载在少在性炭担体上,制成Mo/C和CoMo/C催化剂。运用DTA,XPS,FT-LRS等手段考察了MnO3在活性炭担体表面的分散状态及H2还原能力随MoO3含量的变化,并在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测定了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98.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Ti-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考察了接触时间、氧浓度、V2O5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用TPR、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催化剂在773K时活化,接触时间1.2秒,氧浓度21%时,可获得较好的反应结果,V2O5负载量为6(wt)%的催化剂,在593K时反应,得到了转化率20.5%,苯甲醛产率8.3%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999.
环己酮肟在改性氧化锆催化剂上的Beckmann重排反应Ⅱ.影响重排反应的若干因素程时标徐柏庆唐守平蒋山蔡天锡王祥生(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大连116012)关键词氧化硼,氧化锆,负载型催化剂,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反应,己内酰胺前文[1...  相似文献   
1000.
合成了硝酸铒与四功能团含磷萃取剂6,6'-二(二苯基氧化膦甲基)-1,1'-氮氧化-2,2'-联吡啶的配合物。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参数,a=1.9830(4)nm,b=2.3135(4)nm,c=1.8600(3)nm;β=96.18(2)°,z=4。配合物中有机配体以四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铒配位,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8。配位几何构形为稍变形的四方反棱柱。金属离子周围的配位水分子已全部被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