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1842篇
  国内免费   2204篇
化学   2882篇
晶体学   648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68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316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Y2O2S∶Eu3+;Mg2+;Ti4+长余辉材料制备中烧结条件和助熔剂的影响;Y2O2S∶Eu3+;Mg2+;Ti4+; 烧结条件; 助熔剂; 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72.
首次报道了用恒电位电解法将饵、钇共掺入多孔硅(porous silicons, PS) 中,经高温退火处理后,观察到了在近红外区(1.54 μm)室温下较强的光致发光 (photoluminescence, PL),并与掺饵多孔硅(erbium-doped porous silicon, PS:Er)做了比较,发现钇的共掺入对掺饵多孔硅体系1.54 μm发射起了增强作用 。研究了饵、钇共掺杂多孔硅(erbium and yttrium co-doped porous silicon, PS:Er, Y)光致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发现PS:Er与Si:Er材料相似,有较强的 温度猝灭效应,而PS:Er,Y体系的PL强度随温度升高趋于平稳,且有增强的趋势, 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并初步探讨了其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73.
电镀烧结法制备Ti/SnO2-Sb2O4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东  李宁  彭永臻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1):1173-1176
The Ti/SnO2-Sb2O4 electrode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electroplate-sinter method. The effect of SbCl3 adding amount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its electrode lifetime and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DX, SEM and XRD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de appeared the best performance when the SbCl3 adding amounts was 0.2g an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550℃. In optimized conditions Ti substrate was entirely covered by SnO2-Sb2O4 and the combinations among them were tight. Due to the use of electroplate method,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and the electrode lifetime were increased, so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prepared electrode were found to be superior.  相似文献   
74.
不同方法掺杂Au对纳米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紫外辐照法制备了掺杂不同Au含量的α-Fe2O3纳米粉体,并制作了旁热式厚膜型气敏元件.用XRD、TG-DTA和TEM技术对纳米晶的晶型、晶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方法、Au含量及焙烧温度对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掺杂适量Au后,都使α-Fe2O3的气敏性有了显著提高,其中采用共沉淀法,在400℃焙烧的Au质量分数为1.5%的α-Fe2O3的气敏性最佳.  相似文献   
75.
掺杂碳点因其丰富的制备手段、优良的光学性质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检测、防伪、药物传输、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空间,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炭基材料之一.近年来,如何提高碳点的发光效率、探索发光机理、拓展碳点新的应用方向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掺杂碳点的特性,总结了碳点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且分析了碳点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
ZnS:Tm的薄膜电致发光及激发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传统的双绝缘层的ZnS:Tm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对其电致发光谱进行分析,在光致发光中,Tm离子受到基质ZnS的无辐射能量传递,而在电致发光中,Tm被过热电子碰撞激发而非能量传递,在所研制的电致发光器件中,稀土TmF3掺杂浓度不同,器件的发光性能也不同,在双绝缘层的ZnS:Tm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基础上,改变器件的结构,发现器件的蓝光发射与红光发射之比增加,并对Tm离子可能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掺杂态聚苯胺链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FTIR、固体高分辨~(13)C-NMR、共振拉曼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聚苯胺掺杂前后的结构变化,指出质子酸的掺杂使聚苯胺中的醌亚胺单元和苯二胺单元发生部分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具有一定电荷分布的共轭体系。  相似文献   
78.
高活性锆掺杂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水热法制备了掺杂锆摩尔百分比为0,10,20,30.40,50%的钴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对甲烷的低温催化燃烧显示出高活性.其中,10%Zr掺杂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可在370℃使甲烷转化率达100%.XRD分析表明,该法制得的催化剂中的活性四氧化三钴物种是由一种晶态的碳酸钴前体分解而成,Co3O4为粒径在20~40nm之问的纳米粒子.用热重分析(TG)研究了碳酸钴前体的热分解行为.  相似文献   
79.
80.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水溶性的Ag掺杂的ZnxCd1-xS合金型纳米晶. Ag掺杂后ZnxCd1-xS纳米晶产生新的发射峰, 并且发光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通过改变纳米粒子中Zn/Cd比例可有效地调控ZnxCd1-xS∶Ag纳米晶的吸收带隙宽度, 同时可以在425~603 nm之间实现对ZnxCd1-xS∶Ag纳米晶发射峰位的连续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