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篇
  免费   1842篇
  国内免费   2204篇
化学   2885篇
晶体学   648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68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316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2.
掺杂Y^3+的锂锰尖晶石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掺杂稀土钇离子的锂锰尖晶石LiYxMn2-xO4,并对其 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掺入的Y^3+的含量较低(x≤0. 02)时,得到的产物能保持完整的尖晶石结构,并表现出极佳的电化学性能。Y^3+ 的掺入使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能大幅度提高,而这种提高是源于Y^3+对尖晶石结构的 稳定作用。电极材料LiY0.02Mn1.98O4显示了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在0.2℃放电速率 下,其初始放电容量为118mA·h·g^-1,1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98%。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共沉淀法引入Si对SO2-4/TiO2进行改性,制得了SO2-4/Ti-Si-O系列固体超强酸,试样经IR、SEM、XRD表征和低温正戊烷异构化活性测试,发现超强酸中心是硫酸根离子与金属原子Ti结合形成的双配位螯合结构,在超强酸性的样品中TiO2均呈锐钛矿晶型。引入Si仅迟滞TiO2晶化过程,控制Si在SO2-4/Ti-Si-O体系中的含量可以有效调节固体超强酸的酸性,并提高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4.
建立了Eu^2^+离子f→f跃迁发射产生的判据运用这-判据预测, 设计并合成了近四十种掺Eu^2^+的复合氟化物, 在这些基质中均观察到Eu^2^+的f-f跃迁尖峰发射。本文对所提供的判据从化学键性质和晶场效应方面作了简要解析, 并对判据的运用条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5.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晶掺Y硬质合金粉末。用XRD,SEM和DTA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纳米晶掺Y硬质合金粉末的结构、形貌和相的变化。结果表明:高能球磨45h,可获得晶粒尺寸约为8nm的掺Y硬质合金粉末;微量Y的加入,有利于硬质合金粉末晶粒的细化;在25~45h范围内,随着高能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晶粒尺寸减小,且掺Y硬质合金粉末的晶粒尺寸比未掺Y的硬质合金粉末晶粒尺寸要细一倍;高能球磨25h,粉末中Co的X射线衍射峰消失。高能球磨掺Y硬质合金粉末的DTA曲线在626℃出现了1个尖锐的放热峰。高能球磨掺Y硬质合金粉末固结之后,其合金晶粒细小,机械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6.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7.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8.
郜军  冯秀岚 《发光学报》1994,15(2):136-140
在具有电致发光(EL)的有机整合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中接以染料罗丹明6G(R6G),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器件,获得了峰值波长575nm的黄色直流薄膜电致发光,从而通过掺杂改变了发光颜色.并在Alq3发光层不同区域插入一掺杂薄层(Alq3:R6G),利用其发光波长与未掺杂部分(Alq3)的不同,以此作为“探测层”,通过对器件光谱及电学特性的测量与分析,探讨了有关发光区域,发光机理,界面对发光影响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9.
聚苯胺导电复合物二次掺杂的基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与氯磺化聚乙烯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形成的复合物的二次掺杂进行了研究。二次掺杂的复合膜经反掺杂后的UV-Vis吸收光谱在580 ̄800nm处呈现宽的吸收,证实了二次掺杂后PAn主链的展开,同时表明PAn在CSPE中的展开较在SBS中更充分,ESR动态测试表明二次掺杂诱导主链的载流子间相互作用有2种方式;PAn/CSPE中的单极化子转变为双极化子;PAn/S  相似文献   
120.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发展历程,对其合成方法以及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掺杂型和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