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1778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13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762篇
物理学   12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苏芳 《化学教育》2014,35(18):15-17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无机化学内容组织艺术的实施原则: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注重知识与方法的结合;注重思想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212.
丰慧  钱兆生 《化学教育》2014,35(22):20-23
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应用化学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从课堂内和课堂外2个层面入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高分子化学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培养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提供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角度,逐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13.
张焕  李纲  张静  李素君 《化学教育》2015,36(4):22-25
以分析化学实验为例,介绍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种导课方法,包括再现性导课、核心导课、巡回导课、总结回顾导课和机变导课。这些方法的运用具有简便快速地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把“讲”师转变为“导”师、使学生成为实验课主体的优点,全面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14.
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的进展,发现测量不确定度是现代误差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定量描述测量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由ISO等七个国际组织提出的GUM(测量不确定度表述导则)已被各国广泛接受,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不确定度应用的文献。除GUM外,还存在其它几种不确定度评定模型。我国虽然对GUM存在重大疑义,并向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在方法的执行上目前仍然与国际社会保持了对GUM的一致态度。  相似文献   
215.
PAN基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及其孔隙结构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氮吸附等温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丙烯腈(PAN-Polyacrylonitrile)-基活性炭纤维(ACF-Activated Carbon Fiber)的表面和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测量可以提供有关碳质吸附剂的孔结构复杂性;通过XPS对PAN基ACF的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表征,由SEM对PAN基ACF的表面以及断面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直接观察,提供了有关孔隙结构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16.
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内容尚未得到一致认同。围绕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多样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改革创新考核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17.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过程可逆性实验在仪器分析实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行的实验设计中一般将铁氰化钾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的对象。由于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过程在电化学上可逆,学生通过实验很难理解电化学不可逆的过程,不易区分可逆和不可逆过程。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模拟的方法,通过改变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0),得到不同的循环伏安谱图,结合课本上对于可逆性的判据(Epa-Epc=0.056 V/n,ipaipc≈-1)来解释不同的电子转移速率对于电极过程可逆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8.
张骥  李瑛 《化学教育》2021,42(14):12-16
一本好的有机化学教材应该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有很好的辅助和引导作用。如何使学生从浩如烟海的内容中发现重点、难点,并做到有效掌握和融会贯通,是教材编写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将教学经验融入到有机化学教材改革实践,在新版教材中加入了原创的“学习提示”板块,用简练、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些重要、较难理解的或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辅助讲解、串联总结。笔者认为该板块可以起到协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厘清易混淆概念、将关联知识融会贯通以及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等作用。本文用一些实例对这一模块的编写构思、内容和预期成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19.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利用APP “学习通”将在线课堂教学和线下讲授相结合。以知识点酯缩合反应的教学为例,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实践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化学专业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20.
教材习题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载体。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分析人教版高中必修化学教材课后习题考查的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结果表明,2007年版和2019年版教材均注重全面考查核心素养和对基础性的考查,突出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突出化学本质;但2019年版教材习题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加强了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考查,合理拓展了核心素养考查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依据习题特征获得相应的教学启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