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5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血清白蛋白对紫杉醇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两种方法由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紫杉醇,提高了水溶性.红外和紫外数据证实了修饰结果.  相似文献   
42.
微管系统在细胞中执行许多重要功能山.微管在细胞中呈现高度的时间和空间有序性,并与构成它的结构单元—一微管蛋白(土。l})lllil。)保持动态平衡,而且这种平衡是局域的和暂时的,Mit(Jlisou和Krscllner根据他们的微管体外实验及体内微管聚合特性称之为微管生长的动态不稳定性*1.微管的生理功能正是与它的这种根本特性有关.另有研究发现微管是许多药物包括许多抗癌药物作用的靶子问.如紫杉醇(TaX01)*等.因此国际上研究微管蛋白的聚合过程以及药物分子的作用是微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生理状态下微管蛋白以。月异二聚体…  相似文献   
43.
建立了红豆杉树皮和树叶中紫杉醇及四种类似物10-脱乙酰浆果赤霉素Ⅲ(10-deacetly-baccatinⅢ)浆果赤霉素(Baccatin(Ⅲ),脱乙酰-7-表-紫杉醇(10deacetyl-7-epi-taxol)和Cephaloannine)的梯度和等梯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4.
镧、铈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与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研究镧、铈对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与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液中稀土浓度较高时,均能明显改变东北红豆杉细胞的生长模式,使细胞生长的延迟期与对数期缩短,平稳期消失,并于衰亡期出现生物量的周期性振荡;在细胞生长的对数期加入稀土化合物能显著提高东北红豆杉细胞合成与释放紫杉醇的量;在加入稀土化合物的同时,补加碳源,有利于细胞合成紫杉醇。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用薄层色谱分离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方法.方法中以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三乙胺(体积比4.5∶3.5∶0.5∶1.0)四元体系为展开剂,在硅胶薄层板上成功地分离了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所得斑点清晰、无拖尾.同时以该体系为展开剂,使用薄层色谱法指导分离提取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过程中反相色谱流分的合并,方法快速、简单、成本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研究Ce4 对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可溶性蛋白和紫杉醇合成的动态影响,Ce4+对可溶性蛋白合成和细胞活力的影响存在“分区和分叉现象,低浓度Ce4 (0.010mmol.L^-1)可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强度和细胞活力,高浓度Ce4 (5.00mmol.L^-1)对细胞表现为强伤害作用,适宜浓度Ce4 (1.00mmol.L^-1)在短期内可大幅度提高紫杉醇的合成速度,达到最高积累。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 表紫杉醇的方法。其中,固相萃取使用了一种新型的PRP 6高分子树脂。红豆杉枝叶经干燥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用PRP 6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V(乙腈)∶V(水)=45∶55为流动相,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227nm测定上述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1%~98%。此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不同红豆杉枝叶中上述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8.
紫杉醇全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化民  李叶芝 《合成化学》1998,6(3):238-247
评论了紫杉醇合成了合成战略,合成路线,逆合成分析及展望,参考文献9篇。  相似文献   
49.
Summary Extracts fromTaxus species needles (T. media, T. baccata, T. cuspidata) were separated on thin layers of silica Si 60 by two-stage development (first stage: 60 % heptane solution of a mixture of 5% methanol and 95% chloroform; second stage: 70% heptane solution of the same solution of methanol in chloroform). The peak of taxol was satisfactorily separated from the neighbouring peaks to permit its densitometric determination. Content of taxol for various samples of Taxus species is compared.  相似文献   
50.
Summary Extracts fromTaxus species needles (T. media, T. baccata, T. cuspidata) were separated on thin layers of silica Si 60 by two-stage development (first stage: 60 % heptane solution of a mixture of 5 % methanol and 95 % chloroform; second stage: 70 % heptane solution of the same solution of methanol in chloroform). The peak of taxol was satisfactorily separated from the neighbouring peaks to permit its densitometric determination. Content of taxol for various samples of Taxus species is compa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