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4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化学   1897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906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775篇
物理学   88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plit RF coils offer improved patient access by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the coil to be slid over the region of interest. For unshielded birdcage coils, the presence of end ring currents necessitates a direct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wo halves of the coil. For high-field (>3T) shielded birdcage coils, both the shield and the coil must be split and reliably connected electrically. This problem can be circumvented by the use of split TEM volume coils. Since the elements of a TEM coil are coupled inductively, no direct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alves is necessary.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effects of splitting the shield for head and knee TEMs can be compensated for, and performance retained. For the knee, the improved access allowed the coil diameter to be reduced, enhancing the sensitivity by 15-20%.  相似文献   
102.
强外加电场与大调制度下光折变动力学光栅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外加电场与大调制度在光折变效应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PDECOL算法,严格求解光折变带输运方程,得到外加电场时不同调制度下光折变晶体中随时间变化的空间电荷场、载流子浓度,并讨论了外加电场对它们的影响。通过将物质方程与耦合波方程联立数值求解,可得到光折变光栅形成过程中两波耦合增益系数以及光束条纹相位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强外加电场作用下,两束记录光之间的光强与相位耦合都得到了增强,而原有的解析式忽视了强外加电场与大调制度对空间电荷场相位耦合的影响,此时不再适用。同时发现折射率光栅与记录光束条纹均发生弯曲,并不再保持平行。  相似文献   
103.
圆柱和直桨叶突然启动瞬态流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动网格方法的有限体积法对圆柱和直桨叶突然启动引起的二维非定常不可压粘性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了Re=5000和9500时圆柱突然启动后的流场随时间演化的非定常过程.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采用大涡模拟对高雷诺数下的直桨叶突然旋转启动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完成启动后叶片内部瞬态流场的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104.
在考虑自由体积和局部临界扩散势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计算自扩散系数模型,并给出新模型中各个因子物理含义.同时还提出一种计算局部临界扩散势能的新方法,并应用于新模型.另外将衍生van der Waals状态方程应用于求解自由体积,式中所需径向分布函数由Morsali-Goharshadi方程得到.在相同条件下,新模型比原自由体积模型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5.
用溶胀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印章进行毛细微模塑,得到了聚苯乙烯丙酮溶液的微四方点阵图案.较少的PS溶液滴加量会造成孤立不相连的微点阵图形.同时还获得了由于在收缩过程中各部分溶剂挥发速度不一造成的特殊的微点阵图案.  相似文献   
106.
提出的透过率起伏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新的颗粒测量方法。采用一细小光束照射匀速流动的颗粒系统,通过采集透射光起伏信号,经统计处理得到透过率的平均值与起伏谱。通过求解逆问题,从透过率的起伏谱中得到颗粒粒径分布信息,再结合透过率的平均值得到颗粒的体积分数信息。给出了关于单层颗粒透过率的平均值与起伏谱的理论表达式,并推广到三维单分散和多分散的颗粒系统。对粒径在32~425μm内的稀薄颗粒系进行了部分实验测试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同时对颗粒粒径分布和体积分数进行有效测量。  相似文献   
107.
厚胶光刻非线性畸变的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厚胶光刻技术制作大深度微结构元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厚胶光刻过程中的非线性畸变对光刻面形质量的严重影响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对掩模透射率函数进行校正的方法。分析空间像形成及其在光刻胶内传递、曝光、显影等过程中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掩模透射率函数进行校正,以提高光刻面形质量,并以凹面柱透镜为例,给出了校正前后的显影轮廓模拟结果,其校正后浮雕面形的体积偏差仅为2.63%。该方法在有效改善面形质量的同时,并没有引起掩模的设计、制作难度及费用增加,这对于设计、制作高质量的微结构元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哈里森(Harrison)键联轨道法和固体物理理论和方法,考虑到原子的高阶非简谐振动,计算了ZnSe类石墨烯化合物的σ键和π键的极性、简谐系数和非简谐系数,得到它的德拜温度和定容热容量随温度变化的解析式以及形变引起的极性参量的改变量,探讨了形变对ZnSe类石墨烯极性的影响,并讨论了原子非简谐振动对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K到1600 K温度区间内,简谐近似下,ZnSe的德拜温度为常量,热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非线性增大,其中温度较低时变化较快,温度较高时变化较慢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趋于常量.考虑到非简谐项后,德拜温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几乎为正比关系,而热容量的值比简谐近似的值有所减小,与第一非简谐项的影响相比,第二非简谐项的影响很小.形变对ZnSe类石墨烯的极性有重要的影响,在它的几种形变中,剪切形变对σ键的极性的影响最大,而键长形变对π键的极性的影响最小.温度愈高,非简谐效应愈显著.  相似文献   
109.
带开口磁环的周期永磁聚焦系统的2维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目前常用的磁聚焦系统设计方法不能直接计算带有非轴对称开口磁环的磁系统,因此在行波管磁系统实验测试基础上,提出了双面带极靴的开口磁环体积等效概念:将开口磁环等效为相等体积磁性材料的2维轴对称磁环,两者都双面带极靴时轴上的磁场值相等。使用2维电磁计算软件FEMM计算了采用该等效模型后的周期磁聚焦系统的轴上磁场值,计算结果与带有开口磁环的实际系统测试值符合良好,两者相差仅3×10-3 T。该2维等效模型能代替开口磁环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0.
高压熔化的自由体积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液体的自由体积理论导出了高压熔化的积分表达式。利用熔点处粒子的自由体积与其平均体积之比很小这一特性,给出了简化的自由体积高压熔化公式,简化公式具有与通常使用的高压Lindemann熔化公式完全相同的形式。初步探讨了Lindemann定律的物理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