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629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建立了以丙酮为分散剂、氯苯为萃取剂,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选择离子质谱联用测定机械加工水基切削液及其废水中三氯苯的方法。该方法与顶空萃取、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相比,具有线性范围广、富集倍数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干扰小等优点。样品中三氯苯的加标回收率为94.7%~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2.3%~7.8%。三氯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1,3,5-,1,2,4-和1,2,3-三氯苯的检出限分别为2.0,6.0和3.0 μg/L。重点探讨了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种类、体积、萃取时间和盐效应等对三氯苯萃取效率的影响,优化了萃取条件。考察了机械加工水基切削液中常用的添加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的亚硝酸钠和聚乙二醇对三氯苯的检测基本无影响。采用该方法对4种实际样品中的三氯苯进行了测定,其中两个样品中含有三氯苯,质量浓度范围为0.15~1.67 mg/L。  相似文献   
632.
累托石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累托石对于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累托石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可迭40.88mg/g,其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累托石能较快的吸附亚甲基蓝,15min即可达到饱和.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率略有增加,但在常温下累托石也能有效吸附亚甲基蓝.随着pH值的增加,累托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增加.已饱和吸附的累托石在400℃高温下煅烧2h后仍能较好的吸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633.
研究了溶液中无机盐、pH值对氨基修饰超高交联大孔树脂NDA-99、氧修饰超高交联大孔树脂NDA-150和大孔树脂XAD-4吸附对硝基苯胺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对吸附影响不大;NDA-99、NDA-150在中性范围吸附量最大,XAD-4的吸附量随pH增大而增大;3种树脂的吸附等温线都能很好的利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吸附皆为放热反应且为优惠吸附;3种树脂的饱和吸附量大小依次为NDA-150>NDA-99>XAD-4。依据上述结论,采用NDA-150处理对硝基苯胺生产母液废水,每批次处理量为40BV,废水中对硝基苯胺浓度由2130mg/L降至9.6mg/L,去除率达99.5%,吸附后的树脂采用95%的乙醇可完全再生,高浓度对硝基苯胺乙醇再生溶液经蒸馏可回收对硝基苯胺和脱附剂,实现了废水治理与资源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634.
以造纸污泥中提取的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了木素基阳离子絮凝剂。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物配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合成产物脱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引发剂K2S2O8用量为木质素磺酸钠质量的0.7%,活化时间1.5 min,木质素磺酸钠与单体质量比为1∶1.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1.5 h,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产物对几种模拟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在酸性(pH1~2)条件下,脱色率均达84.4%以上。通过比较木质素与接枝产物的絮凝效果以及絮体的微观形貌,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5.
解脂耶氏酵母处理含油废水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实验方案筛选解脂耶氏酵母处理机油、柴油废水的最佳条件,发现在温度为25~30℃、pH6—7、培养时间50h、摇床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解脂耶氏酵母对上述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与我们过去报道的处理色拉油的最佳条件相同。在该条件下,利用解脂耶氏酵母分别处理机油、柴油、色拉油、餐饮油废水,结果表明:解脂耶氏酵母对各种含油废水均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且对油脂废水的降解效率高于石油废水。当油浓度≤2000mg/L时,解脂耶氏酵母对机油、柴油废水、色拉油和餐饮油废水的降解率分别为22.93%、13、26%、93.30%和85.08%。  相似文献   
636.
以玉米秸秆(CS)、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二硫代羧基化玉米秸秆(DTCS)。考察了DTCS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DTCS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秸秆粒径10目(2.0 mm)、浸泡时间45 min、CS/CS_2/NaOH质量比1∶1∶2、预反应温度25℃、预反应时间30 min、主反应温度40℃、主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制备的DTCS对Cd(Ⅱ)的去除效果最好,Cd(Ⅱ)的最高去除率可达100%。DTCS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CS分子链中成功引入了二硫代羧基。  相似文献   
637.
《广州化学》2015,(4):13-17
在室温下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从含金废水中快速回收金,考察了p H值、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用量、大肠杆菌(ECCs)用量、还原剂抗坏血酸(AA)用量对金回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TG-DTG、SEM和EDX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 H值为3.2、CTAB用量为5.0 mmol/L、ECCs用量为0.5 g/L、AA用量为0.5 mmol/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金回收效果最佳。TG-DTG、SEM和EDX图分析说明聚集沉淀物是由金纳米线包裹菌体形成复合材料,金的回收率为97.61%。该过程操作工艺简单、金回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8.
邰爱民 《广州化学》2019,44(2):72-76
重点介绍了对硝基苯胺的国内生产状况、详细叙述对硝基苯胺的合成机理、工业化生产的各个工序的操作工艺条件、生产注意事项及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并对生产产生的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吹脱、高效催化氧化、混凝和生化结合的方法处理,采用该工艺处理的废水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处理后的废水完全能满足排放的要求,本文对对硝基苯胺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能很好地指导对硝基苯胺低成本、低三废排放的生产。  相似文献   
639.
超润湿膜材料由于对水和油有独特的润湿性质,可显著提高膜材料处理乳化液的通量,有效缓解严重的膜污染问题,因此在乳化液废水处理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超润湿膜的设计制备、分离效果和作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超润湿膜材料包括超亲水膜、Janus膜和功能位点膜,主要通过构建亲水表面和粗糙结构进行膜的设计制备,其中静电纺丝法合成的交联纤维膜由于可以突破筛分效应对膜孔径的限制,在乳化液分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归纳超亲水膜的滤水破乳模式和Janus膜的集油破乳模式,前者具有操作压力低、过滤通量高、抗污染性能好的特点,后者具有高纯度集油的特点;并分析膜润湿性、膜孔径、膜上功能位点等膜结构性质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大小等因素对乳化液破乳分离效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总结液滴在膜垂向和切向上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在Janus膜集油破乳过程中液滴穿透过膜的机制及其力学分析探讨,该部分研究当前主要是基于液滴形态变化的推测和力学的定性分析,对于相关机制的实证和定量的力学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