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178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647篇
物理学   8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HPCI-1型物理实验微机辅助系统教学实践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HPCI-1型物理实验微机辅助教学系统”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微机辅助实验系统的教学改革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工科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课的多个层次和开设数学建模课的几种方式 ,并且介绍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93.
高考入学成绩对后续课程影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和马尔柯夫链等数学模型,分析高考入学成绩对后续主于课程的影响,并确定重点专业对入学核心课程成绩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4.
关于开放实验教学的研究和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物理实验课开放实验教学的意义和可行性做了研究和探讨,并以分层次教学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如何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5.
将溅射镀膜及薄膜生长动态监测技术引入普通物理实验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黄筱玲  田跃  邱宏 《物理实验》2005,25(5):28-30
金属薄膜的制备及薄膜特性的研究是当今微电子技术发展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如何将溅射镀膜及薄膜生长的动态监测技术引入到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及在相关实验教学装置的设计、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96.
实验物理考核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芮 《物理实验》2002,22(9):22-23,26
对实验物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物理实验分类考核及等级证制度及具体考核方法和实施步骤,力求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化的实验物理考核办法,能客观的反映出实验物理课程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97.
“再创造”教学策略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霞 《大学数学》2005,21(5):18-21
由于数学内容及数学方法所具有的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再创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及逆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98.
现代远程教育与大学物理实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99.
周丰群  张义民 《物理》2002,31(8):543-546
介绍了师专物理教学专业力学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现代化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3D‐Printing with the well‐established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rint totally gas‐tight reaction vessels, combined with printed cuvettes, inside the inert‐gas atmosphere of a glovebox. During pauses of the print, the reaction flasks out of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were filled with various reactants. After the basic test reactions to proof the oxygen tightness and investigations of the influence of printing within an inert‐gas atmosphere,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 are presented by syntheses of new compounds with highly reactive reagents, such as trimethylaluminium, and reaction monitoring via UV/VIS, IR, and NMR spectroscopy. The applicable temperature range, the choice of solvents, the reaction times, an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 set of reaction flasks is presented, which allow routine inert‐gas syntheses and combined spectroscopy without modifications of the glovebox, the 3D‐printer, or the spectrometers. Overall, this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3D‐printed reaction cuvettes to become a complementary standard method in inert‐gas chemi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