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化学   350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3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合成锂离子电池新型电解质锂盐L iBOB,并与PC/DEC溶剂配成电解液.室温下研究了L iBOB-PC/DEC电解液电导率随锂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用于L i/ARG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的最佳组成配比,为0.5mol.L-1L iBOB-PC/DEC(3∶7).应用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最佳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电极/界面状态,结果显示,石墨电极在这种电解液中可形成良好的SEI膜.  相似文献   
102.
赵让梅  孙爱侠  吕艳 《色谱》1993,11(4):257-257
二茂铁电解液是由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二甲基甲酰胺及电解产物——有机金属二茂铁等组分组成的。电解液中既有极性物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又有弱极性物质环戊二烯;既有较难分离的轻组分环戊二烯和环戊烯等,又有沸点较高的组分二茂铁。这就给气相色谱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国外  相似文献   
103.
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电解锌粉的电解液中铜。将铜离子与适量的Pb(DDTC)2/三氯甲烷在pH5.0左右的微酸性介质中定量生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铜离子与Pb(DDTC)2/三氯甲烷生成的黄色络合物在43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在0~5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83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68×105L·mol-1·cm-1。方法适用于锌银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4.
将不同配比的吡唑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得的吡唑基镁卤化物/四氢呋喃(THF)溶液用作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和氧化分解电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沉积物的组分和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吡唑上的取代基、吡唑与格氏试剂的反应配比对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都有影响. 1 mol·L-1 1-甲基吡唑-PhMgCl(1:1摩尔比)/THF反应配制的电解液在不锈钢(SS)集流体的阳极氧化分解电位达到2.4 V(vs Mg/Mg2+),并具有镁沉积-溶出电位低、循环稳定性高、配制方便的特点,有希望应用于实际的可充镁电池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5.
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庄全超  武山  刘文元  陆兆达 《电化学》2001,7(4):403-412
本文分析了影响有机电解液电导率的主要因素 ;总结了有机电解液的一般特点 ,从有机溶剂和电解质锂盐两个方面介绍了有机电解液的化学和电化学 ;概述了各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质和近年来的研究状况 ;综述了有机电解液在电解质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文章最后对有机电解液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6.
在通常用于合成中孔MCM-41分子筛的反应体系中,用氨水、NaOH或四乙基氢氧化胺作催化剂,在较低的pH值下合成出具有独特N2吸附等温线和狭窄双峰中孔分布的双中孔SiO2材料。实验表明,在所使用的反应体系中,双中孔SiO2结构是一种必然的物相,且反应体系的pH值调节在合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当反应体系的pH值从约9.5增加到11时,相应产物的孔径分布由双中孔转变为单中孔分布。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孔材料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视野。合成样品用XRD和N2吸附等温线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热稳定性,使用亚磷酸三甲酯TMP作为溶剂来配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该电解液燃烧性能、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与商业用电解液作了比较.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亚磷酸三甲酯基电解液与正极材料LiNg0.8Co0.2O2有很好的相容性,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而且与PC组成电解液时可一定程度地抑制PC对负极石墨材料的剥离.燃烧试验和微量量热实验表明,TMP的加入能显著地提高电解液的热稳定性与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8.
在自制的电解液阴极大气辉光放电原子发射谱(ELCAD-AES)装置上,研究了钙镁标准溶液的特征发射光谱,定量检测了Mg和Ca的含量,两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2mg/L和0.8mg/L。通过准确性和加标回收实验,以及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络合滴定(EDTA滴定)法测量结果的比较,证明了ELCAD-AES方法测量水硬度的可靠性。测定了沸腾前后的自来水和地下水,以及湖水中Mg和Ca的含量,获得了这些水样的硬度。所建立的ELCAD-AES方法可用于水体硬度或金属元素的快速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09.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脑、通讯、消费电子品以及未来电动车动力系统的主要能源。硅基负极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理论比容量(4200 mAh·g-1,为石墨10倍以上),被视为最理想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造成极片材料的粉化脱落、SEI膜的持续增长、正极锂离子的不断消耗,以及现有商业化粘结剂与硅表面较弱的相互作用等诸多缺陷,造成电池容量快速的衰减,阻碍了硅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商业化应用。本文对硅基负极材料及其相关电池材料,如硅材料结构、粘结剂、电解液及添加剂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最后对硅基材料目前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总结与评述,以期为下一代硅基电池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通过调变合成过程中NaOH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HZSM-5分子筛,并对其催化甲缩醛(DMM)气相羰基化合成甲氧基乙酸甲脂(MMAc)反应性能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表明,本合成体系中,NaOH含量为0.8%(质量分数)时,ZSM-5分子筛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BET、~(27)Al NMR、NH_3-TPD、Py-FTIR等多种表征结果证实NaOH含量的改变可有效调变分子筛孔道中介孔孔容及中强Br?nsted酸(B酸)位点的分布,两者是影响分子筛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中强B酸位点增加,原料DMM反应加剧,转化率提高;介孔孔容增大,产物扩散途径缩短,孔道限域效应减弱,副反应被抑制, MMAc选择性增加。进一步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DMM与HZSM-5分子筛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反应过程中将首先形成甲氧基甲基(ZOCH_2OCH_3)中间物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MM羰基化生成MMAc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