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9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7314篇
化学   14188篇
晶体学   242篇
力学   67篇
综合类   273篇
数学   84篇
物理学   199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940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751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714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696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539篇
  1995年   567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430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395篇
  1989年   343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 赵忠贤等荣获首届“王丹萍科学奖金”我国基础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赵忠贤、涂传诒、熊大闰、梁栋材、杨应昌于今年初荣获“王丹萍科学奖金”.据了解,自1974年以来,赵忠贤在超导研究中相继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42.
 1 王绶琯呼吁普遍提高人民科学素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绶琯最近为《中国业余天文学家手册》一书作序时指出,科学普及的任务就是在全社会的多个截面上普遍提高人民的科学素质,激起人们对科技的追求.他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出自一位现代科学的先驱者.意思是拥有科学知识就拥有了力量.  相似文献   
43.
 伦琴(Wilhelm Konrad R(?)-ntgen 1845—1923),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895年11月8日,他琴在进行阴极射线实验时,首次注意到射线管附近氰亚铂酸钡小屏上发出微光.1896年1月23日,他用X射线拍摄克利克尔一只手的照片.他因此获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奖.物理是一门必须用老老实实的努力来证实的科学.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Hg< I )配合物与N2H4的定向反应,得出该反应为定量四电子反应.该反应随反应体系pH值增大,反应速度加快.. Cu( I)是该反应有效的催化剂.文中讨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N,H:是该反应主要中间体,通过在反应液中加入不饱和酸已成功地截获N2H4  相似文献   
45.
成功制备了铕配合物的微腔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s),其发射层采用质量比为1:3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Eu(DBM)3bath)的混合层。该器件实现了Eu^3 高色纯度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x=0.651,y=0.338);并克服了微腔器件的发光颜色随探测角度增大而变化的缺点。在微腔器件中,最大亮度在19V时达到1160cd/m^2;在高电流密度时的EL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6.
报道一种可用钆配合物[Gd(DBM)3bath]调节电致发光(EL)颜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在空穴传输层(m-MTDATA)和电子传输层(TPBI)之间插入-薄层Gd(DBM)3bath。随着Cd(DBM)3bath厚度增加,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呈现出绿色(主峰525nm)-黄色-橙色(主峰593rim)变化。该二极管的电致发光主要来自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发射而不是来自各有机功能层;而发光颜色的变化是由于两种激基复合物发射的相对强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47.
通过HNO3-HClO4混合酸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马氏珠母贝与企鹅珍珠贝中镉的含量.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5-1.00μg/mL,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0686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n=6),加标回收率结果在96.77%-103.89%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8.
热解是废弃人造板高效回收利用的方式,人造板中所含胶黏剂是其不同于生物质的主要特征。为了有效环保地利用热解技术处理废弃人造板,解明人造板热解过程中其所含脲醛树脂胶黏剂(UF)对木材热解特性的影响,深入探索UF对人造板中木材各组分的作用机制,以杨木及木材的三种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依据杨木的化学组成,以纤维素、木聚糖和木素配制成模型物,并加入UF模拟人造板的构成。利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TG-FTIR)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加入UF前后模型物以及杨木各主要组分的热失重特性及气相演变规律。热重及红外结果表明,UF促进了纤维素热解过程中水和羧酸类物质的生成。UF与木素结合生成热不稳定的含氮结构,释放大量氨气,并且在200~300 ℃区间内参与了木素的热解并直接影响木素热解产物的生成。由此推测,在人造板热解过程中,木材三种主要组分中与UF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木素。  相似文献   
49.
两种铽配合物与PVK混合体系的发光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Tb(p-MBA)3phen(样品Ⅰ)和Tb(p-ClBA)3phen(样品Ⅱ)与导电聚合物材料PVK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发现在样品Ⅰ与PVK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中,除了三价铽离子的发光外,还能看到明显的PVK的发光;而在电致发光中,PVK的发光完全被抑制,只能看到Tb3+的绿光发射。对样品Ⅱ与PVK的混合发光层,无论其光致发光谱还是电致发光谱,都没有看到410 nm处PVK的发射。进一步测量两种材料的激发光谱,初步探讨了器件的发光机理。样品Ⅰ的发光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K到稀土配合物的不完全的能量传递,二是由于载流子俘获机理;样品Ⅱ的发光则是由于PVK到稀土配合物的完全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50.
用L-氨基酸和5-[邻-(2-溴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为原料合成了三种新型L-氨基酸尾式卟啉及其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化学分析和质谱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并研究了它们在4 000~400 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