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8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1440篇
化学   6561篇
晶体学   131篇
力学   158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67篇
物理学   217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镨叶绿素a分子结构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合成镨叶绿素a(Pr-Chla)研究了稀土在叶绿素中的结合方式.Pr-Chla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证实镨离子已配位到叶绿素a的卟啉环上.其磁圆二色谱(MCD)在Soret带具有双层夹心卟啉的特征结构;通过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采用双层夹心结构模型拟合,确定了Pr周围的近邻结构.表明合成镨叶绿素a具有双层夹心结构.Pr(Ⅲ)夹于两个卟啉环之间,与上下卟啉环上共8个N原子配位,Pr-N键平均键长0.242nm.  相似文献   
212.
李盛  许淑琴  张俐娜 《高分子学报》2010,(12):1359-1375
 概述了菌类多糖在溶液中链构象及其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报道从各种真菌(香菇、茯苓、灵芝、木耳、黄单胞菌、裂褶菌等)中提取的多糖在溶液中的分子量、分子形态和尺寸,即链构象.同时介绍多糖链构象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并且指出多糖刚性链带电基团及适量分子量有利于促进它与免疫细胞上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由此表明,多糖链构象的研究对弄清其生物功能和推动生命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多糖在溶液中主要以无规线团、双螺旋、三螺旋、蠕虫状、棒状链以及聚集体构象存在,它取决于单糖组成、糖苷键、支链结构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力.测定链构象的方法主要包括光散射、黏度、显微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微量热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等.此外,介绍了多糖溶液理论以及计算链构象参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13.
微机Windows 9X平台上的分子模拟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振范 《化学通报》2000,63(3):59-62
通过例子介绍了微机Windows平台上的分子模拟技术——分子结构的生成、分子力学量子化学计算及计算结果的图形显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214.
用分子图形学方法设计出26种P10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子力学、PM3半经验量子化学和Hartree-Fock从头算优化。在P10原子团簇模型设计中,磷原子采用一、二、三或四配位。大部分P10的模型是在P9+和P8的模型上分别增加1、2个原子生成的。这些模型包括15种在势能面上局域极小点和11种鞍点(或过渡态)。从模型优化后的能量比较可知,2个四面体P4与1个P2通过4个单键连接的桥式结构最稳定。从最稳定楔状P8可以派生多种构型,其中有一种的能量也相当低。由正四面体P4和楔状P8派生出的结构具有能量优势,它们是构造大分子磷原子团簇的重要的结构基元。在模型几何优化中,得到了带有2个一配位原子的特殊结构,它含有2个三键(1.95A)。  相似文献   
215.
金属Cu熔化结晶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由864个Cu原子构成的模型系统的熔化、结晶过程。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采用EAM势。模拟结果表明:在连续升温过程中,金属Cu在1520 K熔化;以不同的冷速进行冷却,在较慢冷却条件下,液态Cu在1010 K结晶;当冷速较快时,液态Cu形成非晶态。分析了升降温过程中熔体偶分布函数、原子体积、能量、MSD随温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16.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冷速下贵金属Au在温度2000~300K的冷却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冷却速度对Au的微观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偶关联函数和键对分析技术对原子局域团簇结构进行分析,并考察了冷却过程中原子势能随温度的变化,比较了Au的微观结构转变与能量变化的对应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冷却过程中Au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17.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醛(BA)和邻氨基苯酚(AP)形成的双齿席夫碱配基键合在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PGMA)微球表面,形成固载有席夫碱配基的载体微球BAAP-CPGMA,再通过与铜盐的配位螯合反应,制备了固载有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微球[Cu(BAAP)2]-CPGMA.将该固载化铜配合物与均相的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构成共催化体系TEMPO/[Cu(BAAP)2]-CPGMA,应用于分子氧氧化苯甲醇的催化氧化过程.我们考察了该共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并探索研究了催化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共催化体系TEMPO/[Cu(BAAP)2]-CPGMA可在温和条件下(室温、常压的氧气)高效地将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选择性100%,苯甲醛产率93%),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18.
以交联聚苯乙烯担载酪氨酸希夫碱为配体,制备了其锰、钴、铜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分别以环己烯、异丙苯和乙苯为底物,氧气为氧源,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不同金属中心活化分子氧能力,发现高分子担载铜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化分子氧能力最强,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19.
Summary Previous structure-activity studies of captopril and related activ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s have le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asic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inhibition of ACE involve (a) a terminal carboxyl group; (b) an amido carbonyl group; and (c) different types of effective zinc (Zn) ligand functional groups. Such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common to a set of compounds acting at the same receptor have been used to define a pharmacophoric pattern of atoms or groups of atoms mutually oriented in space that is necessary for ACE inhibition from a stereochemical point of view. A unique pharmacophore model (within the resolution of approximately 0.15 Å) was observed using a method for systematic search of the conformational hyperspace available to the 28 structurally different molecules under study. The method does not assume a common molecular framework, and, therefore, allows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mpounds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ir absolute orientation.Consequently, by placing the carboxyl binding group, the binding site for amido carbonyl, and the Zn atom site in positions determined by ideal binding geometry with the inhibitors' functional groups, it was possible to clearly specify a geometry for the active site of ACE.  相似文献   
220.
Summary A series of apomorphine congeners has been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ability to mimic the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the dopamine pharmacophore in the potent and stereoselective 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 (R)-apomorphine. Conformational energies of the mimicking structures calculated by molecular mechanics (MMP2)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biologic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