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1篇
化学   105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22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甲基绿被溴酸钾氧化而褪色的反应。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甲基绿的三个吸收峰出现在632.6,421.4和313.4nm。根据亚硝酸根的催化褪色反应在632.6nm产生的吸光度差或在三个吸收峰产生的吸光度差的总和,与亚硝酸根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阻抑褪色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甲基橙(MO)、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反应,结果发现CPC与MO形成缔合物,可使MO发生褪色反应,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对该反应有阻抑作用.基于以上反应机理,建立了阻抑褪色光度法测定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表明,反应体系适合的pH为 5.59,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65nm,在体积为10mL的溶液中,12.5μg/mL MO和15.0μg/mL CPC存在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0-15.0μg/mL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方法的检出限为0.707mg/L,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9.38%-102.0%.该法可用于生活污水或洗涤工业生产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的水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3.
甲基过氧化氢的紫外光解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基过氧化氢(CH3OOH)是大气中一种主要的有机过氧化物,它的生成和去除过程将影响大气自由基的浓度水平。文章利用长光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LP-FTIR) 原位跟踪技术,实验室模拟研究了CH3OOH在常温和常压大气条件下的紫外光解反应,发现光解产物为HCHO,HC(O)OH,CH3OH,CO和CO2,此外实验中还观测到OH自由基的生成。根据分析结果推测了反应机理,并讨论了其大气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悬浮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1 苯基氯乙烷为引发剂 ,氯化亚铜为催化剂 ,2 ,2 联吡啶为配体 ,外加搅拌 ,氮气保护下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在 80℃下的原子转移悬浮聚合 .结果表明 ,聚合反应符合对单体浓度为一级的动力学关系 .经计算聚合体系的增长自由基浓度为 5 .74× 10 - 8mol L .聚合物分子量随转化率呈线性增加 ,分子量分布较窄 ,Mw Mn 在 1.37~ 1.40之间 .还以AIBN为引发剂 ,在三氯化铁和三苯基膦存在下进行了MMA的反向原子转移本体和悬浮聚合研究 .结果证明本体聚合具有好的可控特征 ,分子量随转化率呈线性增长 ,分子量分布指数在 1.2 7~ 1.31之间 .聚合反应速率较快 ,聚合体系中的增长自由基浓度较高 ,为 1.6 4× 10 - 7mol L .而在此催化体系下的悬浮聚合则完全失去了活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5.
N-甲基吗啉对5-(l-薄荷烷氧基)-2(5H)-呋喃酮的光催化不对称共轭加生成了4-(S)-[2-(N-甲基)吗啉基]-5-(R)-(l-薄荷烷氧基)-丁内酯,在四氢呋喃(THF)对比实验、参比物^13CNMR对照及不同溶剂^13CNMR测定的基础上,该新化合物的结构用高分辨率的子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旋光度等数据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996.
超分子结构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组装及其光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甲基橙是一种酸性染料,但因为它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差,使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效果受到了一定限制.以Mg0.67Al0.33(OH)2(CO3)0.165·0.58H2OLDHs为前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将甲基橙插入到LDHs层间,借助XRD,FTIR,UV-Vis和TG-DTA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基橙阴离子可以完全取代前体层间的CO32-离子,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甲基橙插层LDHs.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LDHs主体层板与客体甲基橙阴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氢键和其它弱化学键相互作用,具有超分子结构特征.该超分子结构材料不仅保持了甲基橙本身的颜色,而且与甲基橙相比,其耐光性和耐热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7.
以富马酸亚铁为催化剂,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在90℃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本体聚合及溶液聚合.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与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本体聚合时分子量分布 (PDI) 在1.5~1.7之间,溶液聚合时PDI<1.5.通过聚合物扩链反应和端基分析,表明富马酸亚铁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将一定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500 mL去离子水中作为电解液,用直径为1.0 cm、长为10.0 cm银棒分别作为阴及阳电极,加上7 V直流电压,通电 3 h,用电解方法得到了乳白色的纳米溴化银溶胶。用吸收光谱、对该进行研究。其吸收峰为292.5 nm, 透射式电镜表明纳米溴化银粒径分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既有大小不一的球形粒子,也有大小不一的椭球形粒子,部分粒子产生了凝聚。为测试该纳米溴化银溶胶是否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选用了阳离子型分子甲基橙(Methyl orange)、中性分子苏丹红(Sudan red)及吡啶(Pyridine)作为测试分子,用二次去离子水配成适当浓度后,与纳米溴化银溶胶按1∶1的比例混合后,置入毛细管样品池中用Renishaw 2000测定,激发波长514.5 nm。结果发现电解法制备的纳米溴化银对这三种分子都具有较强的SERS活性,甲基橙中明显增强的峰是1 123,1 146,1 392,1 448,1 594 cm-1;苏丹红中明显增强的峰是1 141,1 179,1 433,1 590 cm-1;吡啶中明显增强的峰是1 003,1 034,1 121 cm-1。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溴化银上,得到了在常规方法制备的黄银胶、灰银胶上得不到的甲基橙分子的SERS谱,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The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the two distinct isomers of methyl vinyl ether (MVE),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ozonides from O3-initated reactions of MVE,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primary ozonides, and the subsequent fragmentation were studied using quantum chemical methods at the BHandHLYP/6-311++G(d,p) level of theory for optimized geometries and frequency calculations and at the QCISD/6-31G(d,p) level for the single point energy calculations. The rate coe±cient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temper-ature range 280-440 K by using the canonical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TST). For ozone addition to MV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wo different possible orientations for ozone attack.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synperiplanar-MVE is 7.11 kJ/mol more stable than the antiperiplanar-MVE, the antiperiplanar-MVE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ozonides because the primary ozonides formed from the ozone addition antiperiplanar-MVE are more stable and the energy barriers corresponding to transition states are lower. The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the primary ozonides formed from the ozone addition to antiperiplanar-MVE is the most accessible compar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s between other primary ozonides. The cleavage of the primary ozonides mainly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H2OO,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estimates. The calculated overall rate constant for the ozone-initiated reactions is 4.8×10-17cm3/(moleculec∙s) at 298.15 K, which agrees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for ethyl vinyl ether  相似文献   
1000.
自宏观量合成和分离C60以来,人们不断地合成各种功能化的C60衍生物.在对C60化学性质的认识过程中,气相离子化学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