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8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355篇
化学   1790篇
晶体学   84篇
力学   1059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969篇
物理学   320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9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以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指标、传热系数限值和门窗空气渗透耗热量为重点,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实施节能65%进行了分析,提出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限值.对围护结构如何实现节能65%的要求,从围护结构构造和技术角度进行了讨论;并阐述降低门窗部位的空气渗透耗热量是下一步节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杨春光  张浩  刘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7):071004-1-071004-6
针对高热流密度激光介质高效散热与均匀冷却技术需求,设计并搭建了以去离子水为冷却工质的开式单喷嘴喷雾冷却实验平台,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热流密度(16~110 W/cm2)、不同冷却工质流量(200~300 mL/min)以及不同喷雾高度(15~25 mm)下单相喷雾冷却换热系数及其冷却均匀性效果。结果表明:该实验工况下,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喷雾高度及工质流量对于单相喷雾冷却换热效率及温度均匀性影响显著;喷雾高度15 mm、工质流量200 mL/min时获得最大对流换热系数为5.93 W/(cm2·K);喷雾高度15 mm、工质流量250 mL/min时面积20 mm×20 mm的热源表面温度均匀性最佳可优于0.6 ℃。  相似文献   
63.
采用SST k-w低雷诺数湍流模型对加热条件下超临界压力CO2在内径di=22.14 mm,加热长度Lh=2440 mm水平圆管内三维稳态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超临界CO2在水平圆管内的流动传热实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首先,研究了超临界压力CO2在水平圆管内的流动传热特点,基于超临界CO2在类临界温度Tpc处发生类液-类气“相变”的假设,揭示了水平圆管顶母线和底母线区域不同的流动传热行为.然后,分析了热流密度qw和质量流速G对水平圆管内超临界压力CO2流动换热的影响,通过获取流体域内的物性分布、速度分布和湍流分布等详细信息,重点解释了不同热流密度qw和质量流速G下顶母线内壁温度Tw,i分布产生差异的传热机理,分析结果确定了类气膜厚度d、类气膜性质、轴向速度u和湍动能k是影响顶母线壁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超临界压力CO2换热装置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4.
基于单相流体的概念,超临界流体的异常传热行为已经被研究很多年了,但是关于其流动传热机理仍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竖直管内向上流动过程中,浮升力和流动加速效应对其流动结构和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确凿的实验证据表明超临界流体的异常传热行为是浮升力和流动加速直接导致的,存在的估计浮升力和流动加速效应准则均是在常物性流体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假设得出的,不同的研究者采用浮升力和流动加速准则分析超临界流体的传热恶化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最后,基于拟沸腾理论分析超临界流体的传热恶化过程,提出超临界沸腾数区分了超临界流体正常传热与恶化传热的转换边界,为超临界流体流动传热研究提供新思路,超临界沸腾数对建立用于不同技术的超临界流体动力循环的最佳运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By using the generalized Boltzmann equation of transport and the first-order approximation of Chapman-Enskog expansion on the κ-distribution function, we stud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Dufour effect in the weakly ionized and magnetized plasma. We show tha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Dufour coefficient in the κ-distributed plasma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Maxwell-distributed plasma, and the transvers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Dufour coefficient in the κ-distributed plasma are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Maxwell-distributed plasma, and the Righi-Leduc coefficient and Hall Dufour coefficient in the κ-distributed plasma are also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Maxwell-distributed plasma.  相似文献   
66.
Julian G. Sereni 《哲学杂志》2020,100(10):1211-1225
ABSTRACT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lassical paramagnetic salts for adiabatic refrigeration processes at the sub-Kelvin range, relevant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some new Yb-base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re analysed and compared. Two main ap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i) those requiring temperature fixed-points to be reached applying magnetic fields of moderate intensity for satellite applications, and (ii) those which can be used for controlled thermal drifts in laboratory applications. Different thermomagnetic trajectories of the entropy are identified depending on respective specific heat behaviours and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Nernst postulate at the sub-Kelvin range. Some simple relationships are proposed to compare the diverse magnetocalor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ystems. This procedure allows to include the classical Cerium-Magnesium-Nitride (CMN) salt in that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67.
在无扰动、随机式扰动以及正弦式扰动下,通过对竖直恒温面处状态Ra为1.328×10^9、Pr为6.24的自然对流进行模拟,探索了热边界层的不稳定性和共振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结果表明:(1)竖直自然对流边界层上游位置的随机式扰动对热边界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阶段;(2)该状态下的竖直自然对流边界层的特征频率为15 067,且相比于无扰动状态,频率为15 067的正弦式扰动能在竖直恒温面处提高5.15%的换热量;(3)在竖直自然对流边界层上游位置加入特征频率的正弦式扰动,竖直恒温面处的局部努塞尔数Nu均出现明显波动,且波动随着边界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8.
本文提出了一种供热温度为80~100℃的新型空气源高温热泵循环(EIHP),该循环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290/R600a,利用内部自复叠技术和喷射器提升循环性能。针对EIHP循环建立了相应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并与传统热泵循环(CHP)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计算结果,当冷凝器出口温度为100℃,蒸发器出口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相较于CHP循环,EIHP循环的COP提高了15%~27%,压缩机压比降低了20%~46%,容积制热量提高了22%~51%。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冷凝器出口温度,工质配比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69.
由于热源塔在冬夏季工况下的换热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按冬季工况设计的热源塔热泵系统,在夏季工况下运行时存在换热能力过剩的问题,影响系统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热源塔热泵系统,实验研究了其冬夏季工况的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夏季工况下的优化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空气和溶液流量,将热源塔的逼近度和冷幅分别控制在3.5℃和4.3℃,可使得系统性能系数由3.6提升至3.9,并对其节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0.
土壤内水分流动及温度分布计算——耦合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目的在于发展一个计算土壤内水分输送及能量交換的物理模型——耦合型模型,驱动该模型的大气条件是由实测而得的,引用对蒸发的土壤表面阻抗关联了在大气中水汽通量与从地表的蒸发,由于这种阻抗引入,计算模拟的结果与实测值达到了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