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2篇
  免费   4009篇
  国内免费   4892篇
化学   7256篇
晶体学   265篇
力学   3927篇
综合类   435篇
数学   1571篇
物理学   9819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871篇
  2012年   924篇
  2011年   1079篇
  2010年   1039篇
  2009年   1171篇
  2008年   1300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1022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1035篇
  2003年   1060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516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429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方法研究了机翼在0°~50°攻角下的颤振。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攻角α0的增大,机翼的固有频率对颤振的影响越来越大,颤振由线性的强迫振动逐渐发展成为非线性的自激振动,而当α0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尺度分离流交替地从机翼头部和尾部产生,机翼和流场会发生共振,引起机翼的失速颤振。  相似文献   
22.
1+1/2对转涡轮叶排轴向间距对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文对1+1/2对转涡轮中轴向间距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不同轴向间距叶栅流场进行了大量时间精确模拟。研究表明,1+1/2对转涡轮高低压转叶间轴向间距成为追求高效率的制约因素,轴向间距为高压转叶喉部宽度是关键点。因此有关小轴向间距下强激波/叶排干扰的研究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23.
轴流风扇叶片端导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叶片端导叶对轴流风扇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开式轴流风扇比较,分析了叶片端导叶对内部流动作用的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片端导叶的安装位置将影响轴流风扇气动效率,安装叶片端导叶不能提高风扇静压升,但是在压力面安装时能有效地减小风扇叶顶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在设计流量下,压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使泄漏涡的作用范围较小,涡核更靠近吸力面;吸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弱化了泄漏涡的强度但没有减小泄漏涡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24.
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时,人们非常希望能够实时地对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从而及时高效地分析数据,并且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对计算程序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或终止程序运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计算效率,而且对计算程序的改进与发展也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为此,开展了跟踪驾驭式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并设计开发了一个在单机环境下运行的跟踪驾驭式可视化系统TSV(Tracking and Steering Visualization)。  相似文献   
25.
纳米TiO_2用于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实验采用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对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探讨了pH的影响和添加Fe3+的效果及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采用UV/O3/TiO2工艺对其进行处理,pH4-5时,10W紫外灯光照60min,CODcr去除率达84%,脱色率达96%以上。添加Fe3+,对溶液的催化降解速度提高不明显。动力学研究表明,CODcr降解速度对CODcr的浓度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26.
利用北京谱仪Ⅲ探测器模拟和触发系统模拟程序,研究了北京谱仪Ⅲ电磁量能器的触发方案.根据物理目标设计了中性事例触发,巴巴事例判选和带电事例触发的方案,优化了各触发条件的参数,并仔细研究了对本底的排斥能力.研究了一批典型的物理道,给出了它们的触发效率,同时给出了预期的本底触发事例率.  相似文献   
27.
The Langevin equation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ission process of ^112Sn ^112Sn and ^116Sn ^116Sn. The mass distribution of the fission fragments are given by assuming the process of symmetric fission or asymmetric fission with the Gaussian probability sampling. The isoscaling behaviour has been obser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fission fragments of both the reactions, and the isoscaling parameter α seems to be sensitive to the width of fission probability and the beam energy.  相似文献   
28.
The Δ-scaling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ultra-relativistic p p,C C and Pb Pb collision data simulated using a high-energy Monte Carlo package,LUCIAE 3.0.The Δ-scaling is found to be valid for some physical variables,such as charged particle multiplicity,strange particle multiplicity and number of binary nucleon-nucleon-nucleon collisions from these simulated nucleus-nucleus collisions over an extended energy ranging from E1ab=20 to 200A GeV.In addition we derive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from the multiplicity distribution as a function of beam energy for these collisions.  相似文献   
29.
Atomic-scale simulation of nano-grains:structure and diffusion properti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anograi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typical grain size from lto 100 nm.Mclecular dynamics aimub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nanograin sphere with the diameters from 1.45 to 10.12 nm.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rain size on structure and diffusion properties of the nanograin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s the grain size is reduced,the fraction of grain surfac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and the surface width is approximately constant;the diffusicn coefficlent is increased sharply,and the relation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grain size is close to exponential relation below 10nm.  相似文献   
30.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用DSC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放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迭代法以及二分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 ,以积分方程、微分方程和放热速率方程拟合DSC数据 .在逻辑选择建立了微分和积分机理函数的最可几一般表达式后 ,用放热速率方程得到相应的表观活化能 (Ea)、指前因子 (A)和反应级数 (n)的值 .结果表明 :该反应的微分形式的经验动力学模式函数、Ea 和A值分别为 (1-α) 0 .44、2 30 .4kJ/mol和 10 18.16s-1.借助加热速率和所得动力学参数值 ,提出了标题化合物放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该化合物的热爆炸临界温度为 30 2 .6℃ .上述动力学参数对分析、评价标题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热变化规律十分有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