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8篇 |
免费 | 689篇 |
国内免费 | 79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749篇 |
晶体学 | 89篇 |
力学 | 1382篇 |
综合类 | 60篇 |
数学 | 515篇 |
物理学 | 2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246篇 |
2021年 | 257篇 |
2020年 | 213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253篇 |
2014年 | 319篇 |
2013年 | 437篇 |
2012年 | 305篇 |
2011年 | 389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317篇 |
2008年 | 321篇 |
2007年 | 342篇 |
2006年 | 305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238篇 |
2003年 | 203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155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52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1年 | 4篇 |
1968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并结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2K超导腔垂直测试平台对1.3 GHz 单加速间隙超导腔的磁通排出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研制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精密地测量超导腔赤道位置磁场,并能够将磁场补偿至小于5.0×10−8 T;并对超导腔不同表面温度梯度下的磁通排出效应进行了测量分析;对钉扎了磁场的超导腔进行了射频性能测试,研究了超导腔电阻对磁通钉扎的敏感度,以及在不同电场梯度下超导腔的表面电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制的高精度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满足超导腔磁通排出研究的需求;高的超导腔表面温度梯度有利于磁通的排出;磁通钉扎电阻的敏感度随着加速电场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超导腔的性能下降。此实验研究也为后续超导腔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43.
研究了背电极金属Al膜上二维ZnO:Al光栅的制备及其反射光谱特性.在厚度为300 nm的Al膜上溅射80 nm ZnO:Al薄膜,旋涂AZ5206光刻胶,用波长为325 nm的激光进行光刻制作光栅掩模.采用溶脱-剥离法在Al衬底上制备周期(624~1250 nm)和槽深(100~300 nm)可独立调控的ZnO:Al二维光栅.表面形貌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反射光谱用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测试,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用散射仪测量.结果表明,300 nm Al膜上织构二维ZnO:Al光栅背电极结构,当光栅槽深为228 nm,周期从624 nm增加到986 nm时,背电极总反射率、漫反射率以及雾度均随光栅周期增大而显著增加,而当周期从986 nm增加到1250 nm时,总反射率、漫反射率以及雾度略有增加.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试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实验结果,即随着周期增大,漫反射峰值越大,衍射峰个数也增多.提示背反电极上槽深为228 nm、周期为986 nm的二维ZnO:Al光栅具有较好的散射效果,其中漫反射占总反射的百分比为45%. 相似文献
44.
土壤内水分流动及温度分布计算——耦合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目的在于发展一个计算土壤内水分输送及能量交換的物理模型——耦合型模型,驱动该模型的大气条件是由实测而得的,引用对蒸发的土壤表面阻抗关联了在大气中水汽通量与从地表的蒸发,由于这种阻抗引入,计算模拟的结果与实测值达到了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45.
Yang Wei 《Acta Mechanica Sinica》1987,3(4):344-353
Strain hardening, crack growth resistance and nonuniform load distributio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ductile tearing
process. A defect assessment procedure incorporating with the above features is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ith the final
appearance of “design curves” to facilitat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46.
Sun Shufen 《Acta Mechanica Sinica》1987,3(1):44-51
The coupled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for moisture transport and beat exchange in soil. The model is driven by
atmospheric conditions measured in a field. The concept that soil has a surface resistance to evaporation is introduced in
order to relate the evaporation from surface with the vapour flux in air. With the use of this concep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quit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data.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太阳电池可看成由光子吸收层和接触层两个基本单元组成,接触层是高复合活性金属界面和光子吸收层之间的区域.为了进一步提高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关键是降低光子吸收层和接触之间的复合损失.近年来,载流子选择性接触引起了光伏界的研究兴趣,其被认为是接近硅太阳电池效率理论极限的最后的障碍之一.本文分析了三种类型的载流子选择性接触:在光子吸收层与金属界面之间引入薄的重掺杂层,即所谓的发射极或背面场;利用两种材料之间的导带或价带对齐;利用高功函数的金属氧化物与晶硅接触从而在晶硅中感应能带弯曲.基于一维太阳电池模拟软件wx AMPS,模拟了扩散同质结硅太阳电池[结构为(p~+)c-Si/(n)c-Si/(n~+)c-Si]、非晶硅薄膜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结构为(p~+)a-Si/(i)a-Si/(n)c-Si/(i)a-Si/(n~+)a-Si]和氧化物薄膜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结构为(n)MoO_x/(n)c-Si/(n)TiO_x]暗态下的能带结构和载流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其中c-Si为晶硅;a-Si为非晶硅;(i),(n)和(p)分别表示本征、n型掺杂和p型掺杂.模拟结果表明:载流子选择性接触的核心是在接触处晶硅表面附近形成载流子浓度空间分布的不对称进而使得电导率的不对称,形成了对电子的高阻和空穴的低阻或者对空穴的高阻和电子的低阻,从而让空穴轻松通过同时阻挡电子,或者让电子轻松通过同时阻挡空穴,形成空穴选择性接触或者电子选择性接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