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3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1640篇
化学   11246篇
晶体学   67篇
力学   194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56篇
物理学   168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144篇
  1984年   127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122篇
  1981年   122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119篇
  1978年   69篇
  1976年   27篇
  1973年   18篇
  197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Hydroxyl (OH) is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on the Ni(111) surface by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We find clear evidence of stretching, bending, and translational modes tha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modes observed for H2O and O on Ni(111). Hydroxyl may be produced from water by two different methods. Annealing of water co‐adsorbed with atomic oxygen at 85 K to above 170 K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OH with simultaneous desorption of excess water. Pure water layers treated in the same fashion show no dissociation. However, the exposure of pure water to 20 eV electrons at temperatures below 120 K produces OH in the presence of adsorbed H2O. In combination with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studies, we show that the OH groups recombine between 180 and 240 K to form O and immediately desorbing H2O. The lack of influence of co‐adsorbed H2O at 85 K on the O? H stretching mode indicates that OH does not participate in a hydrogen‐bonding network.  相似文献   
992.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的 PW91 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研究了 NiFeB2 合金簇在 TiO2(110) 面的吸附模式. 结果表明, NiFeB2 平行吸附在 TiO2 面的 Ot-Ot 位最稳定, 吸附能为 526.4 kJ/mol. 为了探明 NiFeB2/TiO2 是否具有催化氧化 CO 活性, 进一步研究了 CO 和 O2 在 NiFeB2/TiO2 面的共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CO 和 O2 以 Eley-Rideal 机理共吸附在 Fe 上时, 易形成碳酸盐, 而以 Langmuir-Hinshelwood 机理共吸附在 Fe 上时, O2 发生分解, 与 Fe, Ni 和 B 形成稳定的六元环.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气相色谱-电子电离质谱(GC-EI-MS)法,建立了斑点叉尾鮰肌肉中脂肪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CO2流速为30 L/h、温度45℃、压力25 MPa、时间100 min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油脂皂化10 min,采用三氟化硼法进行甲酯化衍生20 min,经HP-Innowax毛细管柱分离,电子电离质谱检测,以全扫描模式定性分析,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定量分析,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双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定量离子分别为m/z74,55,67和79。14种脂肪酸甲酯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2.2~20μg/L和7.4~60μg/L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0.0%~111.2%,相对标准偏差为2.0%~5.9%。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斑点叉尾鮰肌肉样品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994.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2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蔬菜中24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气相色谱同时分析的方法。样品用含0.1%乙酸的乙腈提取,净化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的方式:在提取液中加入C18(ODS)、石墨炭黑、PSA等吸附剂粉末进行净化,采用DB-1701(30 m×0.32 mm×0.25μm)毛细管柱分离,FPD(P)检测。24种农药的质量分数在0.002~0.05 mg/kg时,回收率在80.1%~102.1%之间、RDS为1.4%~5.1%。各农药的检测限为:三硫磷、三唑磷为0.004 mg/kg、苯硫磷为0.01 mg/kg,其它21种为0.002 mg/kg。  相似文献   
995.
胺基化壳聚糖树脂吸附分离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珠状壳聚糖树脂进行胺基化改性,制备了胺基化珠状壳聚糖树脂,并用FTIR对胺基化珠状壳聚糖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该树脂对绿茶中茶多酚进行吸附分离,探讨了其吸附条件,考察了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胺基化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等温式,也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本实验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5℃,茶汤溶液pH值5,吸附时间2h;最大吸附量达到486.0mg/g。  相似文献   
996.
微波辅助萃取及其联用技术在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萃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用的快速、高效、污染小的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结合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对近年微波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微波与固相微萃取、微固相萃取、顶空萃取、膜分离方法、蒸汽蒸馏萃取、微波催化和消解等方法的联用技术将是微波萃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可用于葡萄和葡萄酒中20种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分散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正化学离子源质谱分析方法.葡萄和葡萄酒样品分别用乙腈(含1%冰醋酸)和乙酸乙酯提取,分散型固相萃取法净化,由气相色谱-正化学离子源质谱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技术进行测定与确证,外标法定量.20种农药在5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均良好; 所有农药的方法定量限(LOQ)均低于10 μg/kg;在3个添加水平(10, 20和40 μg/kg)下,所有农药的回收率均处于71.2%~102.2%之间, RSD≤10.6%.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分散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葡萄样品中百菌清、克菌丹和灭菌丹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萃取条件选定为在10 mL带塞离心试管中加入 5.0 mL葡萄样品溶液,并加入1.0 mL丙酮(分散剂),振荡摇匀后以5000 r/min离心5 min,然后将上层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试管中,加10.0 μL氯苯(萃取剂),分散混匀后再以5000 r/min离心5 min,萃取剂氯苯相沉积到试管底部,吸取1.0 μL萃取相直接进样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3种杀菌剂的富集倍数可达788~876倍;检出限在6.0~8.0 μg/kg(S/N=3∶ 1)范围内.以α-六六六为内标,测定3种杀菌剂的线性范围为10~150 μg/kg,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0~0.9995范围内.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葡萄样品中百菌清、克菌丹和灭菌丹残留的测定,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2.3%~106.1%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4.5%~7.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检测饮用水中新生致突变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二乙酰胺(DCAcAm)和三乙酰胺(TCAcAm)的分析方法.考察了GC/MS和GC/ECD两种检测仪器及不同样品前处理技术对氯代乙酰胺(CAcAms)的检测效果.对比发现,酸催化水解+GC/ECD的分析方法容易受其它消毒副产物(DBPs)的影响,直接液液萃取(LLE)+GC/MS更适合CAcAms的分析;乙酸乙酯(ETAC)的萃取效果优于DBPs分析常用萃取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选定条件下,DAcAm和TAcAm在10~1000 μ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 方法回收率在82.0%~111.9%之间;RSD小于10%;检出限(MDL)和测定限(RQL)均低于1 μg/L.  相似文献   
1000.
双重印迹法制备汞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重印迹法,以N-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乙二胺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Hg2+为模板,合成出Hg2+印迹聚合物.聚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和Hg2+分别由乙醇萃取和HCl洗涤除去,利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且探讨了实验条件对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竞争离子Cu2+(或Cd2+) 存在下,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最大相对选择系数k′>200,且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