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32篇
化学   6813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73篇
物理学   23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01.
在Pd(PPh3)4催化下,将单体(S)-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S)-M-1]和(R)-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1]分别与2,5-二(4-三正丁基锡基苯)-1,3,4-噁二唑(M-2)通过Stille交叉耦合反应合成了手性高分子P-1与P-2,并用1HNMR、13CNMR、FTIR、UV、热分析、荧光光谱、GPC和CD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手性高分子P-1和P-2都能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在高分子侧链上引入丁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的溶解性能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高分子主链引入亲电子的噁二唑生色团能使其特别适合于作为空穴电子传输层,对氧和热特别稳定,是一类潜在的光电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202.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在H2SO4介质中,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和活化剂乙二胺存在下,痕量铜催化抗坏血酸还原CadionI(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褪色反应,测定了反应表现活化能,探讨了反应机理,建立了选择性地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1.4μg/25mL,方法用于人发及食品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3.
研究了溴酚蓝(BPB)·亚甲蓝(MB)等色染料离子对萃取光度测定银、汞和铜的方法。首先将被测金属离子形成[Me(phen)3]BPB的二氯乙烷萃取液,用KCN解析并反萃入水相,而后加入和溴酚蓝等色的亚甲蓝溶液继续萃取。由于等色染料离子对和Me(CN)nBPB三元络合物同时进入二氯乙烷中而提高了灵敏度、测定Ag、Hg和Cu的摩尔吸光系数均在105L·mol(-1)·cm(-1)以上。  相似文献   
204.
稳定回归法用于复方氯丙嗪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艺立 《分析化学》1992,20(5):560-563
本文应用稳定回归法用于紫外重叠光谱的分析。以复方氯丙嗪为例,不经分离,测定了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的含量。与最小二乘回归法比较,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5.
本文利用DBPF为荧光试剂,在大量CTMAB存在下,用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铁,λ_(ex)为362nm,λ_(em)560nm。线性范围为0.002~0.12μg/mL。三元络合物中,Fe:DBPF=1:3。  相似文献   
206.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硫氰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克太  陈兴国 《分析化学》1998,26(7):836-839
基于3,5-Br2-PADAP硫氰酸根分别与重铬酸根,铈(IV)在硫酸介质中反应成不稳定的蓝色产物,建立了两种测定微量硫氰酸根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新方法,在前一方法中,硫氰酸根含量在0.80~7.20mg/L范围内可定量测定,检出限为0.27mg/L在后一方法中,硫氰酸根含量在0.80~6.40mg/L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为0.30mg/L。当进样体积为100μL时,进样频率为60次/h,所建立的两  相似文献   
207.
一阶导数停流法测定药物和饮用水中的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尊本  郑朱梓 《分析化学》1994,22(7):695-697
本文利用Fe^3+离子催化H2O2氧化四甲基对苯二胺的反应,将采用停流技术获得的动力学曲线转换成一阶导数曲线,根据导数峰高值与Fe^3+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测定药物和自来水中的含量,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0-40.0ngFe^3+/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7%-101%之间,检测限为1.92ngFe^3+/ml。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导数动力学法比一般非导数动力学法具有线关  相似文献   
208.
测定痕量锰的锰(Ⅱ)-锌试剂-重铬酸钾体系催化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Na2B4O7-NaOH缓冲介质及加热条件下 ,锰 (Ⅱ )对重铬酸钾氧化锌试剂引起褪色 ,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 ;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69~40μg/L,检出限为0.22μg/L ,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7.1kJ/mol,反应表观速率常量1.10×10-3/s,用该法测定蒙药样品中锰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9.
建立了一种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1 0 0存在下 ,用 2 -(3 ,5 -二溴 -2 -吡啶偶氮 ) -5 -二甲氨基酚 (简称 3 ,5 -diBr-DMPAP)作显色剂选择性测定乳粉中微量铁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在pH 4 0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中 ,以 746nm为测定波长 ,可选择性测定乳粉中微量铁 ,本法线性范围为 0~ 1 2 5 μg· (1 0mL) - 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83× 1 0 4 L·mol- 1·cm- 1,回收率为 98 1 %~ 1 0 2 4% ,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 (CV)分别为 2 5 %与 3 1 %。该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结果灵敏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10.
Summary The fluoroescence quenching of 1,4-dimethoxynaphthalene (1) and 1,8-dimethoxynaphthalene (2) by tetraphenylporpyrin (3), 9,10-diphenylanthracene (4), and 3-cyano-4-phenyl-6-(p-tolyl)-pyridin-2-one (5) has been studied in chloroform solution. The quenching occursvia a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The rate constant for the energy transfer (k ET) of donor2 is slower than that of1 by the same acceptors, indicating that the steric effect dominates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effect in all systems. The calculated critical transfer distances (R 0) are 17–72 Å. In contrast, charge transfer is the predominant pathway of electronic deexcitation in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donors1 and2 by 7,7,8,8-tetracyanoquinone-dimethane (6) in chloroform. The roles of temperature and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the donors on the efficiency of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1 and2 by acceptor6 have also been studied.
Wechselwirkung des angeregten Singlett-Zustands von 1,4- und 1,8-Dimethoxynaphthalin mit einigen organischen Verbindungen: eine Untersuchung zur Fluoreszenzlöschung
Zusammenfassung Die Löschung der Fluoreszenz von 1,4-Dimethoxynaphthalin (1) und 1,8-Dimethoxynaphthalin (2) durch Tetraphenylporphyrin (3), 9,10-Diphenylanthracen (4) und 3-Cyano-4-phenyl-6-(p-tolyl)-pyridin-2-on (5) in Chloroform wurde untersucht. Die Löschung verläuft über einen Resonanzenergietransfermechanismus. Die Geschwindigkeitskonstante für den Energietransfer (k ET) ist bei gleichem Akzeptor für den Donor2 niedriger als für1. Daraus läßt sich schließen, daß in allen untersuchten Systemen der sterische Effekt über den Effekt des Ionisierungspotentials dominiert. Die berechneten kritischen Transferdistanzen betragen 17–72 Å. Im Gegensatz zu diesen Beobachtungen verläuft der vorherrschende Relaxationsmechanismus bei der Fluoreszenzlöschung von1 und2 durch 7,7,8,8-Tetracyanochinon-dimethan (6) über einencharge-transfer-Prozeß. Die Einflüsse von Temperatur und Geometrie der Verbindungen auf die Effizienz der Fluoreszenzlöschung von1 und2 durch den Akzeptor6 wurden ebenfalls untersuc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