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化学   1276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235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564篇
物理学   6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肖盈  张万荣  金冬月  陈亮  王任卿  谢红云 《物理学报》2011,60(4):44402-044402
众所周知,基区"能带工程"可以改善Si1-xGe x 基区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直流、频率和噪声等特性,但"能带工程"对HBT热学特性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三维热电反馈模型,分析了"能带工程"对射频功率SiGe HBT热性能的影响。考虑到电流增益随温度的变化以及发射结电压负温度系数,给出了器件热稳定所需最小镇流电阻(REmin)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均匀镇流电阻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SiGe HBT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SiGe HBT Ge组分 热电反馈 镇流电阻  相似文献   
982.
ITER超导磁体线圈电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勃  武玉 《低温与超导》2011,39(1):29-33
ITER装置CS线圈、PF线圈、TF线圈是ITER装置超导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性能是超导磁体重要的方面,在研制时对各个线圈的电磁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文中通过PRO/E建立模型用Ansys软件,对ITER导体的线圈在其最大工作电流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的模型分别为:只有CS线圈与PF线圈二维模型;单独TF线圈三维模...  相似文献   
983.
为解决直接冷却超导磁体中接触界面热阻造成的传热不连续问题,以实验数据为依据采用等效模型模拟接触界面热阻;基于有限元理论分析界面热阻对超导磁体热输运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等效模型的采用有助于解决低温下超导磁体接触界面间传热的不连续性问题,为研究高温超导磁体的热输运机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4.
设计并制备四组不同组成的内锡法Nb3Sn单组元线和两组不同结构设计的多芯线.先将所有样品进行210℃/50hr+340℃/25hr的Cu-Sn合金化热处理,接着进行A15相成相热处理.四组单组元线的成相热处理程序是在675oC,700oC和725℃三种温度下热处理100小时和200小时;而两组多芯线的成相热处理程序是在675℃,675℃,700℃和725℃四种温度下热处理128小时和200小时.将所有热处理样品采用X-射线EDS进行A15相组成分布测定,采用SQUID磁化法测定临界温度TC.所得结果表明,经过足够热处理时间后各种内锡法Nb3Sn超导线的最终A15相组成和TC与热处理温度、导线复合体组成和结构设计以及第三元素的合金化掺杂无关,而是由这种扩散与固相反应的机制本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85.
王兵  李志聪  姚然  梁萌  闫发旺  王国宏 《物理学报》2011,60(1):16108-016108
本文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系统地研究了p-AlGaN层掺杂机理及优化设计生长. 明确了生长温度、压力及TMAl的流量对AlGaN层Al组分的影响关系,并给出了各自不同的机理与作用. 研究发现,Al组分介于10%—30%之间能够很好地将电子限定在量子阱区域并保持高的材料晶体质量. 发展了一种新的生长技术来克服p-AlGaN层掺入效率低下和空穴注入不足的问题. 优化条件下生长的p型AlGaN电子阻挡层很大地提升了InGaN/GaN基LED的输出光功率. 关键词: 氮化镓基 LED Al组分 电子阻挡层  相似文献   
986.
甘草中金属元素与总黄酮含量测定与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草药甘草中金属元素与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清除超氧自由基进行研究.测定结果显示,甘草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总黄酮为16.42%,金属元素含量为铁>锌>锰>铜,对超氧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为研究甘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清除自由基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987.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品种山药中常量元素C a,微量元素F e、Cu、M n、Zn的含量。结果表明,山药中被检测的5种元素含量丰富,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各元素回收率在94.5%—104.0%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是山药中微量元素检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88.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milk is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due to their 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Although rapid milk fat separation and transesterification procedur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overall procedure remains time consuming, specially, for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In this work, a fast and simple method for direct profiling of fatty acids from milk using thermochemolysi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method has the capability of directly analyse fatty acids from one drop of milk without fat extraction or cleanup. Our approach for thermochemolysis is based on thermal desorption integrated with a cold trap inlet. The optimized method does not present isomerisation/degradation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shows milk fatty acid profiles comparable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based on fat extraction and alkaline transesterification. Overall, this method ha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high throughput analysis of fatty acids in milk.  相似文献   
989.
制备了不同Ni/Al原子比的NiAl类水滑石样品,焙烧获得NiAl复合氧化物,用于N2O分解反应,研究了NiAl复合氧化物组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活性较高的NiAl复合氧化物表面浸渍碱金属碳酸盐溶液,制备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考察了碱金属类型(Na、K、Cs)和钾前驱物(K2CO3、K2C2O4、CH3COOK、KNO3)对改性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用XRD、ICP-AES、FT-IR、BET、H2-TPR、XPS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Ni/Al原子比为2.7的NiAl复合氧化物催化活性较高;Na、K、Cs碳酸盐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均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其中K的助剂效应最强。钾前驱物对K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碳酸钾、醋酸钾、草酸钾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加入硝酸钾反而降低了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990.
为探索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在石窟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结合岩相分析和前期地调数据,使用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对四川乐山大佛从佛脚到胸部位置共42 m厚的砂岩以平均0.5 m间隔进行高密度XRF测试,做出元素含量和比值变化曲线。研究结果显示,手持式XRF测试结果中的Si,Ca,Al和Fe等主量元素可以较好地与岩相分析结果和自然层划分结果吻合,反映石英、方解石、褐铁矿的含量变化以及岩屑绢云母化程度。元素比值能够反映厚层块状岩体内部的抗风化能力差异,Si/(Si+Fe+Al)可以反映砂岩胶结物含量变化和受溶蚀程度,(K2O+CaO)/Al2O3指示抗化学风化强度变化,S元素含量与Fe、Mn元素的去耦合指示了溶孔发育,综合反映了大佛赋存岩体在胶结物成分、孔隙度和层理发育方面的情况。Cl元素的两段高值与乐山大佛胸部带状滞状区及大佛脚部潜水区高度吻合。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应用在石质文物分析中具有以下三个优势:(1)对大型、不可移动的石质文物本体来说,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提供了高效、无损的岩石化学成分分析手段,主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可以较好地与赋存岩体的岩相分析结果和自然层划分结果吻合,能够成为石质文物本体岩性和岩层划分的辅助手段,有利于进行不同区域石质文物的对比研究。(2)对凿造于同一厚层块状岩层中的石质文物来说,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能够满足测试间隔不到0.1 m的高分辨XRF扫描,元素比值的波动和元素间耦合关系的变化反应胶结物成分、孔隙度、溶孔发育度等方面反应块状岩体抗风化能力的内部差异。(3)Cl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可以精确指示含水量高的岩层,有助于进行滞水、透水情况和水患防治重点的评估,为处于不同气候和水文条件下的石质文物进行病害位置和机制对比提供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