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2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395篇
化学   1530篇
晶体学   73篇
力学   829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320篇
物理学   20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内螺纹通常是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薄弱部位。由于螺纹建模困难、计算量极大而且不容易收敛,工程上普遍采用无螺纹的简化模型进行仿真。简化模型的缺点是无法反映螺纹根部应力集中,所以应力结果是不正确的。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模型仿真的内螺纹根部应力分析方法,该方法把内螺纹根部的应力分解成近源应力分量和远源应力分量,并根据它们的特点提出近源应力转换矩阵、远源应力转换矩阵的概念以及获取方法,利用这两个矩阵可以将简化模型仿真结果转换为近源应力和远源应力,然后叠加得到螺纹根部的最大应力。计算结果显示,内螺纹应力转换法基本上达到了三维细节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精度,尤其是在疲劳强度薄弱部位即孔底端第一扣啮合螺纹根部,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内螺纹应力转换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透平转子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透平转子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传统的转子强度和振动的设计方法为基础,把透平转子的静应力、材料静强度、应力幅、尺寸系数、表面加工系数、应力集中系数、材料疲劳极限、热疲劳累积损伤程度、材料低周疲劳程度、蠕变寿命、固有频率、激振力频率、不平衡响应等处理为随机变量,使用机械概率设计法确定转子设计的可靠度。文中给出了透平转子静强度、疲劳强度、热疲劳、蠕变寿命、避开弯曲共振、避开扭转共振和限制不平稳响  相似文献   
993.
弹性钢丝绳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弹性钢丝绳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和总结,重点概述了离散模型的发展情况,对其它模型如半离散模型,则作了简要介绍;将几种离散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情况进行了对照研究,提出并讨论了目前钢丝绳理论的某些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show that quasi-isotropic materials, such as N-axial fibre-reinforced composites and woven materials, exhibit various degrees of anisotropy in elasticity and strength, and the anisotropy in strength is normally stronger than that in elasticity. In view of som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and based on the general formulation of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and failure criteria of quasi-isotropic material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s for tensor functions, we postulate several applicable models of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and strength for 3-and 4-axial quasi-isotropic materials to reveal the anisotropic effects. In a continued work (Part II), the anisotropic effect in strength of an infinitely large plate with a single elliptical hole or crack is studied, and the proposed stiffness and strength models are verified in terms of micro-mechanical analyses.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995.
含夹杂和微裂纹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细观力学的Eshelby和Mori-Tanaka理论,考虑纤维和微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定向分布微裂纹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纤维体积份数,弹性系数、微裂纹密度,纤维不同取向与基体开裂强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并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拉压性能不同材料的几种结构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拉压性能不同材料(简称具有S-D效应的材料)的几种结构的极限载荷公式。揭示出材料的拉压性能不同对几种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所给出的极限载荷公式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树枝状界面相开裂对纤维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增强铝的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在界面上形成新相。该相并非均匀附着在纤维表面,而是以纤维为主杆形成树枝状。本文利用剪切滞后理论,同时考虑到界面相亦有承受轴向外载的能力,分析了界面相开裂对纤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相与纤维间界面强度以及该界面脱粘后的摩擦应力的增加都能使纤维在给定外载下破坏的概率减小;另外界面相的厚度、沿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的增加却使上述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一种高能材料动静态变温三轴压缩试验装置,在熔点以下温度,通过对国产单质炸药TNT在中等应变速率(2-4/s)及准静态(3×10-3/s)条件下三轴压缩力学性能的测试,得出TNT的杨氏模量E、泊松比ν和屈服极限Y,以及当加载速率和温度改变时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三轴应力状态下屈服极限的一种确定方法。该三轴压缩试验装置以及三轴压缩应力状态下力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处理系统为研究高能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999.
建立P-S-N曲线的双加权最小二乘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金标  姚卫星 《实验力学》2010,25(5):611-616
为充分利用成组疲劳试验数据和疲劳强度试验数据,获得较高精度的P-S-N曲线,提出了一种建立P-S-N曲线的双加权最小二乘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疲劳试验方法、疲劳试验数据分散性和试件样本容量对P-S-N曲线建立的影响,构建了不同来源误差的分配模型。它首先利用疲劳试验的最小样本容量判据处理成组试验数据,导出试验数据分布p分位点的置信区间长度,并进行第一次加权拟合。再结合疲劳强度试验数据,进行第二次加权拟合,推导出了任意可靠度下的P-S-N曲线。作者对17组金属材料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验证所建立的P-S-N曲线的拟合能力、合理性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建立的P-S-N曲线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00.
饱和黄土的稳态强度(残余强度)是黄土边坡是否发生流滑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价饱和黄土的残余强度就需要很好的了解饱和黄土的不排水剪切性能。通过对饱和黄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黄土的稳态强度理论。试验研究发现饱和黄土有两种典型的不排水剪切特性:稳态特性、准稳态特性。且大多数情况下饱和黄土总表现为稳态特性,只有疏松的黄土表现出准稳态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黄土的稳态线与稳态强度线,可以用来分析黄土边坡的流滑机理。探讨了描述黄土稳态性质的参数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物理含义;比较了由地震引发的滑坡与灌溉诱发的滑坡流滑机理的差异,对于地震引起的黄土滑坡土体残余(稳态)强度起决定性作用,而对于灌溉引起的黄土滑坡土体的峰值强度才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