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8篇
  免费   1227篇
  国内免费   1876篇
化学   7048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925篇
综合类   234篇
数学   6212篇
物理学   403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633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1292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1063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1129篇
  2006年   896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1.
运用循环伏安法与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阿奇霉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阿奇霉素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能显著提高阿奇霉素的氧化峰电流,阿奇霉素的电极过程完全不可逆,存在典型的吸附特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阿奇霉素浓度在3.0×10-7~2.5×10-5 mol/L和2.5×10-5~5.0×10-4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  相似文献   
912.
A new electrochemical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denosine‐5′‐triphosphate (ATP) based on the electrooxidation at a molecular wire (MW)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CPE), which was fabricated with diphenylacetylene (DPA) as the binder. A single well‐defined irreversible oxidation peak of ATP appeared on MW‐CPE with adsorption‐controlled process and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in a pH 3.0 Britton‐Robinson buffer solution, which wa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conductive DPA in the electrode. The electrochemical parameters of ATP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electron transfer coefficient (α) as 0.54, the electron transfer number (n) as 1.9, the apparent heterogeneous electron transfer rate constant (ks) as 2.67 × 10?5 s?1 and the surface coverage (ΓT) as 4.15 × 10?10 mol cm?2. Under the selected conditions the oxidation peak current was proportional to ATP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from 1.0 × 10?7 mol L?1 to 2.0 × 10?3 mol L?1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as 1.28 × 10?8 mol L?1 (3σ) by sensitive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ed good selectivity without the interferences of coexisting substances and was successful applied to the ATP injection samples detection.  相似文献   
913.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carbon nanotubes (CNT) dispersed in two solvents, water and DMF, and two polymers, chitosan and Nafion is reported. The films were homogeneous when the dispersing agent was water or DMF. In the case of polymers, the surfaces present areas with different density of CNTs. A more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was obtained when CNTs are dispersed in the solvents. In the case of CNT dispersed with polymers, the nature of the polymer demonstrated to be a critical parameter not only for dispersing the nanotubes but also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of the resulting electrodes.  相似文献   
914.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Mo6O19]2-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的非线性光学(NLO)性质. 结果表明, [Mo6O19]2-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作为特殊的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具有显著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通过调整[Mo6O19]2-与纳米管之间的角度, 体系的稳定性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且二阶NLO响应发生了变化. 对静场二阶极化率(βvec)有主要贡献的电子跃迁特征表明, [Mo6O19]2-与碳纳米管之间角度的改变影响了分子内的给受体特征. 当角度达到30°时, 化合物显示出最大的βvec值, 此时杂多阴离子簇为电子受体, 而碳纳米管为电子给体. 此外, 在碳纳米管的端位连接电子给体(如氨基)可有效地增大βvec值.  相似文献   
915.
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纸,并对其进行循环伏安电化学氧化处理.以该电化学氧化处理的碳纳米管(CV-CNT)纸为基体,采用电化学聚合沉积聚苯胺(PANI),随后吸附石墨烯(GR),制备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碳纳米管/聚苯胺/石墨烯(CV-CNT/PANI/GR)复合纳米碳纸.该结构外层为GR,内层由PANI包裹的CNT形成网络骨架,充分发挥三者各自优势构建柔性电极材料.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对其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PANI呈纳米晶须状,并均匀包裹在CV-CNT表面;该复合碳纸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大电流充放电特性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电流密度为0.5A·g-1时,比电容可达415F·g-1;20A·g-1时仍能保持106F·g-1的比电容.由于GR的保护作用,1000次循环之后较CV-CNT/PANI保持更高的有效比电容.该CV-CNT/PANI/GR复合碳纸展现出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柔性电极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6.
将碳纳米管(CNTs)载体分别经混酸与硝酸蒸气预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 然后分别采用浸渍法及机械研磨法负载磷钨酸(HPW), 制备出HPW/CNTs催化剂, 对比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对NOx的吸附与分解效果. 在空速为10000 h-1、 吸附温度为200℃的条件下, 用0.5 g催化剂对1696 mg/m3的NOx进行吸附实验, 结果表明, 以硝酸蒸气预处理且经300℃煅烧后的CNTs为载体, 采用机械研磨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HPW/CNTs对NOx的吸附率与吸附能力最高, 分别为54%与16.6 mg NOx/(g\5h). 对吸附NOx后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催化分解NOx的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研究, 结果表明, 所吸附的NOx在快速升温过程中发生分解, 在此过程中有氧产生, 分解产物包括N2, O2及N2O. 采用电阻炉快速加热与微波辐射2种方式分别对吸附的NOx进行催化分解, 结果表明, 微波功率为700 W时, NOx分解为N2的收率为33.3%, 高于电阻炉以150℃/min快速升温的N2收率. 使用过的催化剂通水蒸气后可实现再生, 对再生后的催化剂进行循环使用研究, 结果表明, 再生后的催化剂吸附与催化分解NOx的性能未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17.
王帅  许国勤 《催化学报》2013,34(5):865-870
使用X光电子能谱(XPS)及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研究了二氧化碳在铜表面的吸附及其光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条件控制将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的二氧化碳吸附物种分别分离在规整铜表面及无序铜表面上,并使用193 nm激光对其照射研究其相应的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只有化学吸附的二氧化碳物种在光诱导下发生了解理反应,而物理吸附的二氧化碳未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918.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将Cu、Zn和Al的硝酸盐并流共沉淀在HZSM-5分子筛的悬浮溶液中,一步合成CuO-ZnO-Al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研究了沉淀剂的种类、加入顺序和加入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适量的草酸作沉淀剂,采用悬浮液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双功能催化剂,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为270℃,压力为3.0 MPa,空速为4 800 h-1的反应条件下,CO2的单程转化率达到28.7%,二甲醚的选择性达到53.2%.BET、XRD、TPR、TPD和N2O滴定等对催化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双功能复合催化剂CuO-ZnO-Al2O3/HZSM-5的结构影响CO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19.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的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选择了最佳分析谱线,并利用标准加入法和基体匹配法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样品用氟化氢铵、盐酸、硝酸、高氯酸溶样,用盐酸定容。结果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与萃取分离盐酸羟胺示波极谱法测定的铟含量结果一致。方法准确,快速,加标回收率为99.6%~101.7%,相对标准偏差为0.97%~2.1%。  相似文献   
920.
以多联吡啶类配体取代咪唑3-位,合成了2个配体,进而得到了2个钌配合物[Ru(tpy-PhCH2-Im-Naph)2](PF64C1)和[Ru(2,2’-bpy)2(2,2’-bpy-(CH2-Im-CH32)](PF64C2)(tpy=2,2’:6’,2″-三联吡啶,bpy=2,2’-联吡啶,Im=咪唑,Naph=5,7-二甲基-1,8-萘啶),通过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紫外、荧光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经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C1的晶体结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C1是离子型化合物,沿c轴方向堆积成规律的孔洞状。电化学性质测试揭示了氧化还原是一个单电子可逆的过程,对应的可逆对为Ru(Ⅲ)/Ru(Ⅱ),E1/2分别为1.26和1.32V。C1C2与CO2的加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能形成碳卡宾,可与CO2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